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等三种。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线路接地技术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直接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非直接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两类;也可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其中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或经低值电阻器或低值电抗器接地,并要求全系统的零序电抗(X0)对正序电抗(X1)之比(X0/X1)为正并低于3,零序电阻(R0)对正序电抗(X1)之比为正并低于1。反之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不同接地方式在发生系统中性点接地故障时所反映出来的特点也不相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故障,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情况及原因,也重点阐述了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涉及变压器的倒闸操作时变压器中性点是否接地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系统划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而10kV配电系统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通常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根据10kV配电系统中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大小将小电流接地系统划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而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主要是由10kV系统中配电电缆长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在不断的发展中,伴随着其发展,配电网也由架空线逐步改为电缆出线,这就使得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从而对配电网中最主要的电气设备─—变压器和电缆线路的绝缘耐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更加合理的对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直接影响到配电的经济型,安全可靠性,除此之外,还会直接性的影响到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机电保护方式以及过电压水平和通讯干扰等。本文通过对变压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不同接地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概述,阐明了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被广泛的运用到配电网中。  相似文献   

6.
刘安 《科学大众》2013,(7):119+73
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电力系统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之一。文章从理论上详细介绍了电力系统中四种主要接地方式,分别是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同时指出四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对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使用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汕头市10kV系统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迅速判定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是配网保护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及澄海区10kV系统的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原理及处理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对特区配电网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讨论,对电力系统在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作了比较,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对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推荐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课题。对电力系统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作了比较,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对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推荐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仿真和大量6kV系统模拟接地实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稳态接地和单相电弧性接地故障时零序分量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分别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设计可以满足稳态接地和电弧性接地的选线方法,且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故障判据大、便于实际应用等优点。经实验验证具有较高的选线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株洲地区110KV是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及10KV是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下面分析三个问题:1、大电流接地系统变成为不接地系统运行有什么后果;2、如何防止110KV系统变为不接地系统;3、当110KV变成不接地系统后如何处理?关于中性点的运行的规定.分散在"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湖南电网地区调度规程","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等有关条文中.并无完整和统一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变电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的可靠与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对电网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方法进行介绍,在选择电网中主变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应做到既不使接地点数目过多,也不能使接地点太少来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三相交流配电网中,中性点在正常的运行情况下与接近大地电位,一般可以认为是通过地电位进行控制和分析,在配电网中这个中性点是不固定的。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涉及到电力系统多个综合性技术方式,并且结合当前实际工作中的各个技术性问题分析。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电气设备和各个线路的绝缘水平以及继电器的灵敏性,一般都是选择能够避免各种因素干扰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本文提出了架空配电网络、电缆和架空线路混合的配电线路中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旨在为日后同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水平、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等等。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接地方式的比较,阐述了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应结合实际电网结构和发展来选择合理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应用的发展及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改造和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经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现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接成星形的三相变压器绕组或发电机绕组的公共点。论述了现有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了灵活接地方式,并就灵活接地方式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在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中,要结合实际因素综合分析,如经济因素、安全供电质量因素、过电压因素、高电位转移因素、电网机电保护的选择性灵敏性以及电弧重燃条件等,确保配电网中性点接地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文章对中压配电网中采用的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对接地技术工艺的利用和选择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旨在为同行日后工作中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其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此反应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几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其应用装置。  相似文献   

19.
电容电流指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的容性电流。本文针对煤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重点探讨煤矿电容电流的治理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供电。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中大多数故障为接地故障,占总故障的70%以上。在我国为减少停电,6kV-35kV电力系统中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这种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出线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点流过的是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或补偿后的电容电流,其接地故障电流较小不必立即跳闸切除故障,因此需选出接地线路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采取措施后再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