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抒发情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特征,是音乐审美的中心。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演唱中缺乏情感表现力,同时,表现形式也缺乏创意,因此,他们的演唱很难打动听众。让学生有表情地歌唱,提高学生歌曲表现力是我们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钢琴教学是一门授予学生演奏技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科目,但是目前很多钢琴教学都进入了注重演奏技巧而忽略了音乐表现力的误区中,导致学生的演奏毫无魅力.本文阐述了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意义,提出了教学中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钢琴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来巩固钢琴基础,不断培养敏锐的听觉和内心歌唱性,达到提高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想 《考试周刊》2011,(20):225-226
舞蹈是一门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它通过有韵律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舞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从其表现形式来说,"动"是舞蹈的核心。正因为如此,舞蹈教学中教师更偏重于对舞蹈技艺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其实,在舞蹈艺术中,肢体动作只是一种表现手段,情感才是其要表现的本质。在舞蹈教学中,除了要求舞蹈的动作标准和技术难度外,更要着力培养舞蹈者的情感表现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舞蹈艺术的灵魂,提高舞蹈的情感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美的人体动作艺术,以身体动作来展示心灵、表达情感,是人类情感最集中、最激动的表现形式,是人类的情感表达极至状态的体现,它抒发情感的效果比诗歌和音乐更为显著.因为只有人的内心感情到了用文字和语言都难以充分表达的程度,才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舞蹈正是运用了人们表达感情的这种特殊形式,构成了它独特的表现手段、表现力和思想性,也是舞蹈的灵魂和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应该与教师的情感投入、语言感染力,师生的互动等因素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跨时空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有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感性认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丹 《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53-154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它的本质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本能表现。音乐能力是音乐创造的基础。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Power ofSensetion and expression in music)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的作用,并通过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音乐系声乐教学模式的分析和对声乐演唱中培养音乐表现力的探索,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一、音乐表现力声乐演唱中准确、生动的音乐表现力会让人感到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会使歌曲产生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演唱者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是富于表现力地通过歌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简笔画虽然造型简洁却很具表现力。其中,线条作为它最重要的造型手段,不仅能够准确造型,而且还有着很强的情感表现力。这就使得简笔画简洁的造型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本文就着重探讨简笔画中线的情感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舞蹈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舞蹈的特殊表现形式可以让表演者把自己的情感和情绪通过自己的舞蹈动作充分表现出来,同时也是培养舞蹈学生展示自己表现力的重要形式。对于舞蹈表演者的要求不仅仅是优美的舞姿,同时也要让自己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充分地利用起来,通过自身的相互结合以及完美配合感染观众,表现出属于舞蹈的美。本文就以形体舞蹈对肢体语言的美育功能探究为大家做介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蹈认识的不断加深.芭蕾同现代舞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飞速趋向接近、借鉴和互相融合.芭蕾舞强调程式化的手势描述和规范的动作,注重姿势和形体的结合;现代舞强调体验和感悟的抽象性表达,注重力度与情感的结合.两者互相借鉴、互为融合,增强了各自的表现力,开创了芭蕾和现代舞双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按照声音的属性——声音的自然属性和声音的社会属性,将声音划分为自然性声音和社会性声音,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性声音的六个主要特征,指出这些特征在声音的感知过程中可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对语言感知的理解及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诗歌因其汉语语音的特点,有独特的音乐性。诗人创作诗歌不仅重视内容,也重视音律。以《登高》为例,谈谈“审音”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通过“审音”,有助于读者比较全面、细致地了解诗人的情思意趣;把握诗人及作品的风格、节奏,更好地理解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与毛诗即《诗经》音系比较,三家诗异文表现出共同的韵部系统特点,反映汉代齐鲁方音特征:脂、微相混;歌部细音与支部细音合流,与脂微相近;鱼部一部分字读入麻,与歌戈合为一部;侯部三等与鱼部合流;侯部一等与幽部合口合流;幽部开口与宵部合流;后鼻音韵尾在中元音后演变为前元音韵尾,前鼻音韵尾在低元音后弱化或脱落;入声韵尾有大量的弱化和脱落的趋势。三家诗异文反映的语音特点,既有方音变化的性质,同时也有历时音变的性质,它们演变趋势很多地方代表汉语语音历史音变的趋势,因而可以与利用其他材料研究得到的结果相印证。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它在声音媒体方面存在较严重缺陷,影响了使用效果.分析产生声音缺陷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唐诗人张祜以宫词、山水题咏诗著名,他还创作了许多乐舞诗,其中笛诗更是别具特色.笛诗既有抒写思乡之情的,也有叙写帝妃生活的作品,后者极具史学价值;张祜以诗绘乐、以形状声,创作技巧十分精湛.  相似文献   

16.
练声与歌唱     
练声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是练声的运用。练声的步骤可分为基础训练、针对性训练、声部特征训练、全方位提高。用声音准确地、完整地塑造艺术形象是最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增补汇音>是一本方言韵书,它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漳州地区漳浦以东接近龙海、厦门一带方言的语音实际,本文将之与普通话音系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发现:<增补汇音>更多地保留了早期历史性的语音标准,而普通话则保留着晚期历史性的语音标准.  相似文献   

18.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作品以生动的创作题材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采用普遍分析与典型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说题目的象征意义以及小说中墓督教原型人物和意象的象征意蕴,揭示了福克纳对人、对社会,特别是对他自己进行的深刻、客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兰山区是临沂市委市府所在地。临沂兰山方言历来为人们口耳相传。系统地研究临沂兰山方言的语音体系,完整地记录兰山方言的的声韵调、声韵拼合及音变规律,可以使人们了解兰山方言的理论体系,把握兰山方言与民族共同语之间的联系,增强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五言今体诗包括两联四句的五言绝句、三联六句的五言小律、四言八句的五言律诗、少则五联十句、多则百联二百句的五言排律这四种。如果对姚鼐的《今体诗抄》进行举证分析,便不难发现:其平仄句式凡23个,可分甲、乙、丙、丁四个系列,每个系列都包含基本平仄句式及其变格平仄句式两类,基本平仄句式每个系列都只有一个,变格平仄句式每个系列都有若干个,数量并不完全相等。不论是平韵诗,还是仄韵诗,只要是五言今体诗篇,其各个诗句的平仄配搭就要符合以上23个平仄句式中某几个平仄句式,不能有另外的平仄句式;若有,那就一定不是五言今体诗篇。当然,在各个诗句平仄配搭完全符合23个平仄句式中某几个平仄句式的前提下,诗句在配搭成篇时,其平仄还必须合乎“对”和“粘”的规则,在押韵和对仗上,也要符合格律标准,否则,也一定不是五言今体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