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联对日宣战与苏军进驻哈尔滨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晤,根据秘密缔结的《雅尔塔协定》,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二三个月内,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8月9日,苏联后贝  相似文献   

2.
1945年2月由美、英、苏三国签署《雅尔塔协定》之后,苏联为什么选定8月8日向日宣战,并发兵150万挺进东北?台前幕后,发人深思。斯大林:“如中方不签约,苏联就不好出兵”1945年2月下旬,蒋介石为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连连失利而搅得焦头烂额,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发来一道密电更是使他惊得目瞪口呆。密电说:“本月上旬,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的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对外公布是专门讨论欧州战事,实际上是针对亚州对日作战的事进行磋商,并订有极不利于中国的机密条约。美、英两国为了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在斯大林的强硬态度下妥胁屈…  相似文献   

3.
1945年2月初,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戒备森严,在雅尔塔松林深处的斯大林别墅中举行了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的圆桌会议.共同商定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等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秘密协定.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条款便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雅尔塔会议预示败相毕露犹作最后挣扎的日本侵略者的日子已不多了.然而,在日本高层,不少军政头目并不知道雅尔塔协定的秘密条款内容,还对苏联的立场与日苏中立条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苏联政府保持中立,并展开了一场云谲波奇的对苏外交战……  相似文献   

4.
<雅尔塔协定>秘密出笼 1945年2月4日,在苏联红军攻入奥地利,法西斯德国崩溃在即的背景下,斯大林来到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与罗斯福、邱吉尔举行了一次所谓安排战后世界的重要会议.会上,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三国首脑就原则上分割德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否决权的使用、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苏波和德波边疆、波兰政府的组成和南斯拉夫等战后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或初步协议.  相似文献   

5.
罗斯 《北京档案》2005,(7):39-39
1943年11月28日,美英苏三国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举世瞩目的首脑会晤,并发表了<德黑兰宣言>.早在1943年9月的一天,希特勒就收到一名代号"西塞罗"的双面间谍发来的密电:"11月29日,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进行秘密会晤……"  相似文献   

6.
1945年2月由美、英、苏三国签署《雅尔塔协定》之后.苏联为什么迟迟不出兵对日宣战,令人纳闷的是苏联为什么选定8月8日向日宣战,并发兵150万挺进东北.这台前幕后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1945年2月由美、英、苏三国签署《雅尔塔协定》之后,苏联为什么迟迟不出兵对日宣战,令人纳闷的是苏联为什么选定8月8日向日宣战,并发兵150万挺进东北,这台前幕后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朝鲜战争中,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斯大林和毛泽东就看出,金日成已经抵挡不住美军的进攻,如果苏、中不出兵援助,金日成就完了,美国就会占领全朝鲜。斯大林有他的打算,他不想让苏联出兵和美国直接冲突。当时苏联刚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久,  相似文献   

9.
雅尔塔协议蒋介石震惊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2月4日至11日,美国、苏联、英国三大国的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和邱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开会,商讨最后对日本作战等问题。在这个会议上,美国为了减少美军官兵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伤亡数量,  相似文献   

10.
由俄罗斯作家Π·谢别列夫编著的《民族大会战》一书将于第二季度由印桑科学生产联合公司出版,共5卷。这是一套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全面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况的历史性学术巨著。作者为编写这部书花费了40多年的时间,其中30多年是在档案馆度过的。他还多次走访了熟知内情的著名军官。 该书内容极为丰富,苏联和德国、西欧和北非、中国和日本、斯大林和朱可夫、希特勒和约德尔、罗斯福和艾森豪威尔、丘吉尔和蒙哥马利、毛泽东和蒋介石、弗拉索夫和保卢斯,亲自参加过这一可怕  相似文献   

11.
1945年5月和8月,同盟国先后取得了欧洲战场和远东战场的胜利,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同盟国之间主要是美苏两国,虽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还没有表面化。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一个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说,强调只要资本主义世界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要求苏联人民对此要有所准备。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发表了充满火药味的演说,提出了“铁幕”一词,鼓吹“所有讲英语的民族结成兄弟联盟”来对抗共产主义。美国一些好战分子,对丘吉尔的演说叫好。这两篇演说后来被看作东西方的…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9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并将日本殖民者驱逐出中国领土,继而控制了东北的局势,而日本在殖民统治中国东北时期的大量资产被苏联拆运回国,关于该项资产是作为苏联的"战利品"还是中国抗战胜利对日索赔的一部分,文章将从法理和对日索赔两个角度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苏联出兵我国东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根据“以战养战”的侵略方针,先后在东北投资100万美元,建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体系。东北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山城重庆,那时为国民政府“陪都”。这是1945年的夏天,刚到公历6月,天气已经相当燥热了。深居简出的蒋介石脾气时好时坏,情绪很不稳定。当然,这不仅是因为雾都闷热难耐,偌大一个国民政府总统,不能不为国事操心啊!宋子文担了个难办的差事,问蒋介石,去了苏联怎么说?蒋先生当然想得深远了。德国法西斯已经完蛋,日本人也好比如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最让老蒋伤脑筋的,是那个打垮希特勒的斯大林,世人公认的反法西斯英雄,在雅尔塔会议上,他就领教过此人的谋略和凌厉。苏联要出兵满洲,收拾小日本,这自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弄得不好,就是“赶狼引虎…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157万人,分三路出兵中国东北、内蒙古及朝鲜北部,对日军发起进攻。苏联红军后贝加尔方面军所属各集团军越过中蒙边境进入内蒙古地区,第三十六集团军于11日攻占满洲里筑垒地域;坦克部队在海拉尔筑垒地域遭日军顽强抵抗,  相似文献   

16.
1989年,苏联开始对党和国家以前的秘密档案进行解密,苏联解体后解密工作进一步加快。被保存下来并允许历史学家们查阅的斯大林档案献,主要是那些还是斯大林生前就送交给各个机密档案馆的献。内容是1944年至1953年各个部门呈交给斯大林的件。几乎达3万多份,其目录1994年由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同编制。斯大林拥有独立于内务人民委员部之外的自己的秘密情报网,其秘密情报员有权查阅任何一家档案馆的材料,并采用其他手段收集重要人物的“专案材料”,这些“专案材料”构成了斯大林的机密私人档案。  相似文献   

17.
中苏东北经济合作谈判是战后东北问题中一项重要内容.1945年10月至1946年5月,同绕经济合作问题,中苏双方进行了大半年的交涉与谈判.这次谈判从其起因、过程,到结局,美国因素一直贯穿始终.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后.  相似文献   

18.
苏联军工业又称作"国防工业",由于受到保密制度制约,它就像一潭深不可测的湖水,外界很难了解里面到底藏着多少秘密。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为保密起见,苏联报纸在介绍空战时根本不写本国飞机的型号,全部用"我们的雄鹰"、"红星歼击机"或"斯大林的勇士"来代替,结果苏联人只听说过德国容克轰炸机与梅塞施米特战斗机,却不知道本国的"米格"、"雅克"等系列战机。随着苏联解体,蒙在"国防工业"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战争。它最后以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在这场战争中,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盟军三巨头运筹帷幄,叱咤风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战争也透支了身体,三人最后都因脑溢血而逝世。临危受命丘吉尔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从34岁起先后出任商务、内务、海军、军需、陆军、空军、财政等大臣职。66岁任英国首相。77岁再度拜相。他著作等身,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在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里是不多见的。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加紧扩军备战,展开咄咄逼人的侵略扩张。作为内阁大臣…  相似文献   

20.
散木 《兰台内外》2013,(6):14-15
周恩来率团出席葬礼 1953年3月5日晚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郊外昆采沃的别墅中去世,享年74岁。斯大林去世六个小时之后,苏联的广播电台和主要报纸《真理报》公布了该消息。此后,苏联方面宣布全国默哀八天,停止工作,并定于3月9日安葬斯大林。斯大林的遗体先是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宫,然后停灵于工会大厦圆柱大厅,接受人们的瞻仰。苏共中央还决定,瞻仰结束后将斯大林的遗体安葬在红场的列宁墓旁边。苏联领导人组成了悼念和安葬斯大林的治丧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