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珞珈 《出版科学》2009,17(5):1-1
道德是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它在客观上表现为一定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如道德理想、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等,主观上表现为人们的道德实践,如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等.  相似文献   

2.
帅青 《大观周刊》2012,(50):11-12
如何行为才算是有道德的行为,这是西方哲学亘古不变的探讨话题。普遍的行为法则、人是目的及意志自律是康德给我们提供的道德行为三大规律。此三大规律构成了一个整体有机的道德评判依据与评价标准,依康德看来,任何道德的作为行为,无一能逃脱它们的验证和考察;同时,对现代伦理、道德有深层的借鉴意义,极具现当代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3.
全面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主要是强调各种个体素质的有机结合。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是个体的人的体质、性格、气质、知识、品德、能力和条件等多种要素的结合。它是一个由道德观、价值观、需求倾向、实际技巧、知识结构和水准组成的系统。它是档案事业发展、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档案人员的道德意识,是档案人员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等等。道德意识是支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档案人员的道德行为,是档案人员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是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有…  相似文献   

4.
周玉梅 《大观周刊》2011,(26):180-18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品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多年来的教学表明.中学生不仅富于情感.而且往往情感胜过理智。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如果只有认识,没有情感,认识就不可能转为行为.学生只有在有了明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时,才会形成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5.
谭平  剑陈敏 《新闻通讯》2008,(11):45-46
关于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的6次调查有力地说明了我国最近十年来新闻道德建设面临的观念上和实践中的危机。这些调查表明,我国新闻工作者虽然在建立新型职业道德方面已具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但有相当部分新闻工作者没有做出相应的新闻道德行为。根本的内在原因在于这些新闻工作者缺乏与新闻道德认识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便是道德行为的唯一动力。”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播者的德行是大众传播者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行,反映了大众传播者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应具备的一种利益意识和责任意识。实事求是,弘扬正气,勤奋学习,业务精良,关心和尊重大众的权利,慎独和反思精神是大众传播者的主要德行。它要通过大众传播者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信息道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其中,信息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确保信息社会的和谐发展,信息道德的建设势在必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阐述信息道德的概念及社会中存在的信息道德失范现象。分别针对信息道德意识、信息道德规范和信息道德行为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以期对我国目前的信息道德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观其  焦少梅 《青年记者》2012,(24):18-20
道德问题都是现实问题,一是因为,现实的问题激发人们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和质疑,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道德评价来自现实。二是因为,道德状况的变化,也来自现实。如马克思、恩格斯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们所理解的道德与责任,应该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这也是衡量~个记者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对道德与责任的坚守是造就记者强烈的新闻敏感、独到的报道角度、积极的传播效果的一把“利器”。记者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应该选择的道德行为和对社会或他人所承担的道德义务就是记者的道德与责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普遍关心和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在分析评价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时,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视,那就是大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存在的反差现象。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图书馆和档案馆职业行为中,因为利益追求和价值判断上的差异,图书馆员和档案馆员(后文统称"馆员")在职业活动中常常需要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正确理解馆员职业道德原则、坚持正确的职业价值是一名合格的馆员所必须保持的职业要求. 1 馆员道德选择 1.1 馆员道德选择.道德选择是指"行为主体(个人或社会集团)在一定目的和道德意识支配下,对某种道德行为所作的自愿自觉的抉择",或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抉择".首先,道德选择应是建立在道德自律和为道德而道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自主的选择.其次,馆员道德选择要考虑到馆员道德所具有的公共性、公益性与服务性等显著特点.据此,我们可将馆员道德选择表述为:馆员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其职业行为所作的自由自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曾宪亢 《大观周刊》2013,(10):341-342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同时不应忽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蕴含着空间维度。这一维度经列斐伏尔和哈维的发展,形成了空间辩证法和地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为我们理解当代问题提供了的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SERVQUAL模式关于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从读者需求与图书馆"范式演变"的角度,论述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实现和图书馆界、图书馆员重视馆员专业能力与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相关,并指出馆员专业能力与道德行为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每一次社会的良性变化,包括利他的、利公的道德行为的增多,都以刚健质朴之气的恢复为前提。比如,中国历史上每一次良性变化,都始于士人群体——当然最初肯定是其中少数人——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5.
论读者非道德行为的防范和规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读者管理中各种非道德现象的分析,揭示各种失德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优化信息环境、强化诚信通识教育等防范和规避读者非道德行为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迎来新中国第3个记者节的时候 ,适逢党的十六大隆重举行。这些日子以来 ,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为迎接十六大的宣传报道尽心尽责 ,以自己的出色工作为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党代会召开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此时此刻 ,在喜庆盛会之际纪念自己的节日 ,我们会倍感欣慰和骄傲。与今年的记者节相呼应 ,本期我们发表了两篇论文 ,对记者的职业意识和记者道德行为的评价作了分析与论述。在“媒介批评”专栏里 ,对体育新闻界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作了揭露和批评 ,实际上这些现象的出现和新闻工作者的总体素养与道德观、价值观是不无关联的 ,很值得正视…  相似文献   

17.
编辑道德行为选择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彭敏宁  昌兰 《编辑学报》2005,17(2):92-93
编辑队伍的素质关系到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编辑道德选择能力是编辑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阐明编辑道德行为选择的内涵,并分析编辑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强调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应从心理角度入手,培养编辑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编辑自身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实践中自觉地培养道德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道德的修养。道德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人与人关系的准则。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意思是说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持和发扬的。现在有人把道德通俗地解释为“人们内心的法律”,是非常恰当的。新闻道德是泛指新闻界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严格说来,它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又有所不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指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的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它不是  相似文献   

19.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05,(6):47-48
5月22日,武汉市道德档案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青山区地税局召开,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车延高、青山区区委书记黄克强以及市明办、市公安局、市档案局、市城管局的领导出席了会议。青山区于去年8月正式启动市民道德档案建设工程,将居民的道德行为记载在册、集中保管?迄今,钢都花园“两平方公里”明示范区的11个社区已全面启动建设“道德档案”。  相似文献   

20.
目前网络传播中出现了较为鲜明的后现代伦理特征:道德主体的虚拟化和道德语境的虚无感、道德中心的离散和道德权威的消解、道德祛魅的极化和道德界限的模糊以及道德行为的非理性化等,从而导致网络社会出现大量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在对网络传播中后现代伦理特征的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应确立网络道德的实在性,以话语共识协商法建构道德新范式,并树立网络生态伦理观,以责任伦理规避网络伦理中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