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月痕》作为狭邪小说的代表作,曾经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其地位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超过《红楼梦》。自其出刊以来,备受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对它的文学解读也因为衡量文学的价值标准的异同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将从作者生平及成书过程、文本的分析及解读等方面,对近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花月痕》的研究进行整理研究及总结,并附有笔者自己的看法,力求窥探此中研究的不足并探寻出《花月痕》研究的新空间,丰富《花月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魏秀仁的《花月痕》是一部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一般论者简单地视为狭邪作品,认为是受才子佳人的影响而成,而没有深入进行探讨。本文试图从作者的独特个性、文人心态、历史时代、受经典作品的影响等方面简略地探讨魏秀仁《花月痕》的自叙性,探索《花月痕》的艺术渊源,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影响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魏秀仁的《花月痕》是一部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一般论者简单地视为狭邪作品,认为是受才子佳人的影响而成,而没有深入进行探讨.本文试图从作者的独特个性、文人心态、历史时代、受经典作品的影响等方面简略地探讨魏秀仁《花月痕》的自叙性,探索《花月痕》的艺术渊源,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影响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花月痕》是晚清的一部长篇小说,共十六卷五十二回,系福建侯官魏秀仁所作。关于《花月痕》一书的成书年代,历来众口一辞,并无异说。鲁迅先生曾说:“其后有《花月痕》十六卷五十二回,题‘眠鹤主人编次’,咸丰戊午年(1858年)序,而光绪中始流行。”《花月痕》作者魏秀仁在本书前后序中也未明确说明创作时间,仅在前序末题:时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花月痕》文本的双重含义.即行动与价值的二元关系,以及个性与权力、金钱的关系,试图对《花月痕》进行一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花月痕》作为晚清早期狭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连接古今,不仅上承古典才子佳人小说范式,更是开一代小说的新风气,隐含着一定的现代性。它表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启了颓废气息和浪漫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自228页至231页详细地介绍了《花月痕》,《花月痕》描写的是韦痴珠、刘秋痕及韩荷生、杜采秋这两对才子和妓女的故事,鲁迅先生把它放在“清之狭邪小说”类,与《品花宝鉴》、《青楼梦》、《海上花列传》同列。198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花月痕》,在其“出版说明”中认为:“全书布局巧妙,行文缠绵,文笔细腻,哀艳凄婉,情意动人,对后世鸳鸯蝴蝶派小说颇有影响。”然而,一些  相似文献   

8.
《花月痕》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其中清末文人韦痴珠坎坷的人生遭际以及与妓女刘秋痕的爱情悲剧缠绵悱恻、催人泪下。究其人生悲剧的原因,本文主要从韦痴珠无望的宿命意识、矛盾性的性格、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作者魏秀仁对"花月留痕"式的人间真情的追求四个方面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晚清的狎邪小说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花月痕》和《青楼梦》为标的,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托,尝试从预叙、时间刻度和叙事视角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细读分析,能做到对作者写作套路更准确的把握和对文本脉络更加清晰的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晚清狎邪小说的叙事特征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海上花列传》是“近真”型狭邪小说的开山之作.与《花月痕》和《贵楼梦》等“溢美”型狭邪小说相比,《海上花列传》突破传统,开启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在多个方面展现了时代和社会赋予小说的现代性特点.如,作者用一种历史与文化的眼光来审视海上青楼的庸俗之变,并将物欲横流的现实诉诸笔端;又如,《海上花列传》的人物刻画更丰满、更真实,每个人物都善恶并陈、妍媸俱现.这些都标志着狭邪小说创作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的成名作《春明外史》向《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学习了择取社会事件糅化为小说情节,从而使之发挥社会批判作用的本领,对传统章回小说的改良做出了贡献。此外《花月痕》的回目、诗词和哀伤情调等作品的外部特征及其内在精神气质也都对《春明外史》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花月痕》对《红楼梦》明显有着模仿痕迹。笔者拟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文章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诗词酒令的插入等诸方面来谈谈《红楼梦》对该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形象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它以一个作家对他者的理解和想象置换了一个缺席的他者。在晚清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年代,知识分子们有一种忧虑、惶惑、迷惘的末世情绪。小说《花月痕》中柳秋痕所采取的对现实的抗拒性姿态,是动荡年代男性欲望对娼妓想象的变形。  相似文献   

14.
《花月痕》是晚清狭邪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狭邪小说结构和内容的典型意义,为进行存在主义哲学层面的分析提供了契机。通过对名妓的存在环境、名妓与名士的关系以及名妓的才学即“艺”的实质性分析,可以凸现名妓消极的存在状态和存在地位,同时也可以发现在这种状态下一些超越性行为和解脱之道。  相似文献   

15.
魏子要论略     
清代狭邪小说,继《品花宝鉴》之后,复有《花月痕》。《花月痕》作者为谁?因小说第一回有“小子南边人”一语,便有人说是“江南名士”,又有人说是“湘人某”。这些说法出诸揣度,均与事实大相径庭。《雷颠随笔》及《小奢摩馆脞录》,虽云其为魏子安,但前者以他为“同、光朝人”,后者却谓之生于闽县,也都不甚确切。鲁迅则以充分的根据,断定此书为嘉、同间侯官魏子安作(《中国小说史略》)。谢章铤《题魏子安所著书后》五绝三首,  相似文献   

16.
《花月痕传奇》是清代作家陈烺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描写男女因缘的传奇作品,全剧围绕萧步月与霍映花的镜花水月之情展开描写,体现了陈烺超脱的人生感悟。剧本的情节构思、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安排都很独特。剧本中林宾日和登龙的序,其他评论家的题辞、评辞以及每折的批点,分别从剧情、结构、语言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对剧本进行批评。结合剧本从这些评点可以看出,《花月痕传奇》的文人意识很强,作为文学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寄情于青楼"的主题模式,强调"真情"、"痴情"、"知己感"是近代前期狭邪小说对"情"的表现.以《花月痕》、《青楼梦》、《绘芳录》为例,分析"情"在近代前期狭邪小说中的表现形式,虽不涉淫亵,风度优雅,但终因用情对象乃青楼女子,世人对其颇有微词.  相似文献   

18.
浩瀚的古书,常有种种妙处,可供后人发掘品藻。《海上花列传》、《花月痕》、《痴婆子传》固然是春光明媚,其实就是在《古今说海》、《西青散记》,甚至《木草纲目》中,也不免泄漏缕缕春的消息,绮思妙想,无穷无尽,春意冶荡,思绪不会寂寞。 《本草纲目》卷52人部,解释乳汁是“仙人酒”,“此造化率微自然之妙也,令人肥白悦泽”,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国小说创作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长篇白话作品中言妓题材的盛行.《品花宝鉴》、《青楼梦》、《花月痕》、《海上花列传》,其卷帙繁多,蔚为大观,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本文拟就19世纪言妓小说所表现的情爱旨趣略陈己见.就描写男女相悦故事而言,19世纪言妓小说与明末市井小说、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有着较为接近的血缘关系.与市井和才子佳人小说相比,言妓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将生活场景由社会家庭转向青楼妓院,人物由市井细民、才子佳人而变为嫖客娼妓,同样写男女相悦故事,言妓小  相似文献   

20.
《花月痕》中有大量关于疾病的描写,尤其是主人公韦痴珠、刘秋痕,是在病中不断深化对对方的同情怜惜,最后痴珠病死,秋痕也自缢追随他而去。这些疾病描写亦隐藏在诗词中,都有提到病、病体虚弱之意。对疾病的描写不仅助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最后悲剧高潮,也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同病相怜"与"病中恩爱"。对韦痴珠病情详细变化的描写,一是揭示人物命运的悲惨,二是魏秀仁自身贫病交加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