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同 《世界文化》2003,(3):16-17
自从有了我,姐姐就常住在姥姥家,偶尔回来一次,她望着裹着尿布一把鼻涕、一把口水的妹妹,眼睛里充满了绝望。姐姐永远是那样,静静地坐在一边写功课或看小人书,而我不是,当我刚会跑的时候,就已经疯得没影了。姐姐也不是总和我说话,她会指着胡同口的垃圾箱对我说:“瞧,你就是妈妈从那里捡来的!”我信了姐姐的话,每天翘首等待清洁工的来临,在他们一铲一铲往外铲垃圾时,我总会心惊肉跳地喊:“小心,里边有小孩!”时不时的,只要爸爸给我买了好吃的,我也会偷偷分出一半扔到垃圾箱里,免得里面的小孩饿死。只为了我经常无缘无故把好吃的扔进垃圾箱,不…  相似文献   

2.
雨娃 《大理文化》2014,(9):44-48
正想飞的周芷怡小小的人儿也有大大的梦想。周芷怡大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每次看武侠剧,剧里的人使用轻功时都会迎来她的阵阵惊呼。"姐姐,你看,她会轻功耶,她好厉害啊。""姐姐,为什么她们都会轻功,我却不会?""姐姐,我好想飞呀。这样每天早上上学就不会迟到了,放学后也可以呼啦一下就飞回来,多棒啊!!"每当小家伙和我说说这些话时,就眯着她的小眼睛,一副陶醉状,仿佛她现在已经会飞了。  相似文献   

3.
安静的汉普郡村庄是“简分子”仰慕的地方:在一所红砖房子里,简·奥斯汀和她母亲、姐姐一起度过她生命的最后几年,简的小说也是她在这里居住期间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间谍博物馆     
华盛顿一家新建的最现代化的私有国际间谋博物馆中,间谍工艺显得生机勃勃。提到间谍,也许人们心里会想到“阴险”这个词,然而,我的女儿在八岁时曾画了“好间谍气球”和“坏间谍气球”,以图形的形式指出间谍有好有坏。他们的确有好有坏,当然是取决于他们是为你工作还是为你的对手工作。就像爱丽卡(我女儿)的画中所表示的那样,“好间谍气球”在纸的一边,而“坏间谍气球”则在纸的另一边。间谍也许会同时为双方服务,好坏同时兼备。不管是好是坏,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间谍无疑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大多数人都对间谍神秘并且极度危险的工作如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5.
我急匆匆地冲进当地的百货商场,想赶在节前随便买几件圣诞礼物。看着拥挤的人群心里不免有些怨气,这得耗费多少时间,圣诞节简直成了负担,但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从人群中挤到了玩具部。我无意中瞥见一个大约5岁的男孩儿抱着一个可爱的洋娃娃,他一直在抚摸那个娃娃的头发。我情不自禁地注视着那个男孩儿,心想,这个娃娃是送给谁的呢?只见他转向一个女人并直呼他阿姨的名字说:"我的钱真的不够吗?"她略显不耐烦地说:"你知道你的钱不够。"她让男孩儿待在原地别动,她去买别的东西,马上  相似文献   

6.
“你走来,他走来,我们走到一起来。” 作为汉语教师,通过与各国留学生的一次次接触,心中感慨很多。韩国女生韩国女生金惠真,就像是邻家的乖乖女,第一次见面就觉得特别亲切。她总喜欢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用一双细长的秀眼看着你,恨不得把课堂上听到的每一个汉字都存储在记忆里。更有趣的是,有一次她告诉我:“老师,我做梦都在学习汉语,连梦话都是用汉语说的。”真是学得疯狂。如此认真地学习,惠真汉语进步自然很快。不久,金惠真就可以用汉语很细致地跟我说些心事了:惠真第一次在中国过生日时,男朋友从汉城飞过来,让她惊喜不已。男朋友送她一件特别的礼物,一个可以铺满床的特大号小鸭子绒娃娃,黄绒绒的毛,柔和细软。躺在上面,感觉好似朋友的手指在肌肤上轻柔滑过。那个冬天,惠真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温暖的微笑。很快,她升入了中级班。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金惠真特意找到我,心事重重地说起她的苦恼:一个中国男孩爱上她了,她也很喜欢他,和他在一起很快乐,他和她男朋友完全不一样。她这个“汉语迷”爱屋及乌地爱上中国男孩,她将怎样向自己的韩国男朋友交代呢?在中国半年,好像都快要忘记男朋友了。她想继续留在中国读研究生,可是男朋友怕她飞了坚持要她回国。我对她说:“暑假还是...  相似文献   

7.
水山 《大理文化》2010,(12):41-43
在省城读大学的侄女暑假返校,从千里之外的滇西老家给我捎来一只火腿。火腿是放在一个蛇皮口袋里的,一提那沉沉的袋子,我就知道,那一定是姐姐精心为我挑选和腌制的一只大火腿。姐姐在几天前就给我电话,说侄女过几天就开学了,要让她带一只火腿给我。我一听不禁窃喜,因为心里老早就念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白宫的网站上,被列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成员的只有三位:一位是写《夏洛的网》的E?B?怀特,一位是写《戴高帽的猫》的苏斯博士,另一位就是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劳拉于1867年2月7日出生在威斯康辛州丕平小村北部7英里处大森林中的一个小木屋里,在家中排行老二,她上有姐姐玛莉,下有妹妹琳琳、葛丽丝和弟弟菲德烈克,姐姐玛莉14岁时因感染猩红热而失明,弟弟9个月时天折。  相似文献   

9.
生活小札     
粉盒 三燕来约二丫进城去打工,说城里可是个好地方,城里的人可有钱了,九红上次回来就给了我她的电话号码,你看看九红都已经有自己的电话了,九红还说,我们一进城去就找她,在她那儿吃,在她那儿住,你知道吗?九红可有钱了,她还送我一盒外国粉呢!要用香皂洗完脸后才能搽,你看看,你闻闻,多香啊!二丫在往火塘里凑柴,透过火塘里升起的缕缕青烟,她看见了三燕手里的粉盒很漂亮,不过她知道现在她最需要的不是粉盒,而是钱,爹有病,妈又死得早,两个弟弟要  相似文献   

10.
闲人     
妻子患了子宫瘤,要住院做手术。她对丈夫说,饭可以叫女儿回来做给你吃,顺便到医院里给她送来,女儿也忙,要上班,刚刚分配到新单位,不能请假。女婿开夜班车,还有公婆也要照顾,所以她最不放心的是乖乖和银苍。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的纸傀儡戏在德国北部的基尔市又卷土重来了,并且正在以它那引起怀旧之情的魔力吸引着许许多多成年人和孩子们。表演者是用纸剪裁后经手工上色的十到十五公分高的人物,在儿童放娃娃的玩具小屋那么大小的舞台上移动,观众一次最  相似文献   

12.
潘莉 《华夏文化》2000,(2):47-48
中华民俗中,处处可见鱼的踪迹:传统年画里,光屁股娃娃抱鱼、骑鱼的图案屡见不鲜,鱼是表现吉祥主题的重要题材;在许多地方,祭祀时其它东西没有尚可,不用鱼则被视为对神灵的最大不敬;更不用说广大城乡,逢年过节时吃鱼的盛行习俗。  相似文献   

13.
向明伟 《大理文化》2017,(12):34-36
正我不是村里最不听话的孩子——母亲或许并不那么认为。至少,她觉得我应该把她托人介绍的亲事答应下来,然后,才有资格跟她去谈打工的事情。她不再躲进屋里低声训斥,而是变得峻颜厉色,甚至有些歇斯底里。说她声震屋瓦,确实有些夸张,但是同住一个四合院里的叔叔,包括另外一家近邻,神色显然不同于往常了。"你不应该那样气你的母亲,你的父亲才死了多久?"他们阴沉着脸,对我说罢,转身就走开了。他们不理解我的  相似文献   

14.
<正>伊突然觉得满目苍凉。而满目苍凉是因为,满心的苍凉。但是伊依旧坐在海风瑟瑟的阳台上。这里是离海最近的地方,也是她觉得能够静心读书的地方。她总是把她正在读的和想要读的书放在桌子下的竹筐里。她希望那里的书都是她所喜欢的。那些书灯塔一般地,仿佛能照亮你的灵魂。她把这当作生活中最好也最有意思的事情来做,所以她从来没有厌烦过读书。她像喜欢大海一样地喜欢读书。  相似文献   

15.
故乡是什么     
《寻根》1997,(4)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什么?故乡是能够使你心疼心酸,同样也能够让你心花怒放的那一块独一无二的土地。故乡就是当你听到别人谈起她时,你的心跳会加剧,她发展了,她进步了,她美丽魅人,她为世人所知,所称赞,你就兴奋不已;故乡就是当你听到别人批评她时,你的脸会发红,...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汀是同性恋者吗田耀编译简·奥斯汀(1775-1817)"很高兴听说奇勒姆舞会举办得很成功,而且我也听说你同肯布尔先生跳了四支舞,"简·奥斯汀1801年在给她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这样写道,"跳四支舞固然很好,可我无法理解你为什么要同这个蠢货跳四支...  相似文献   

17.
为爱练习     
<正>那些维持两性关系的指南都鼓励人们只要遇见特别的日子,就该精确地、大声地把"我爱你"说出来,也不管对方会不会尴尬。我和妻子都不是那种喜欢用"我爱你"来表达感情的人。我相信表达爱意并不一定需要那三个字,也无需频繁示爱。同样是爱的语言,完全可以用别的话来形容,比如"没有了我你怎办?""只有你最懂我"。我和妻子就经常有这样的对话——我:"我死了你会后悔的。"她:"必须的。"  相似文献   

18.
往事的联想     
奶奶八十三岁了。中风以后使她不能说话了。夏天里我的一项家务活儿就是给她收拾房间。只是在她醒着时去拾掇,我感到怪不自在的,因为我的一举一动她都盯着看个没完。有一天,我揩拭奶奶来同我们一起住时带来的那只旧皮箱,它的小弹簧锁突然崩开了。奶奶那会儿正睡着了,我不禁好奇地往箱子里张望了一下。里边放的东西不多:有几本旧记事本,一张奶奶的结婚照片,还有一只带项链的金鸡心。鸡心里放着一张奶奶十五六岁时的照片。原来我长得非常象她;我要早知道该多好呀。我翻开一本记事本,看见第一页上这样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时光荏苒,人生易老。一生谁无乐和愁,记录下来好处多。愿你的日记能向子孙表明你此生并非虚度。你亲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玛拉德太太患有心脏病,因此她丈夫的死讯应尽可能委婉地转告她,不致使她一下子崩溃。是她姐姐约瑟芬告诉她这个噩耗的。约瑟芬话说得含含糊糊、断断续续而又遮遮掩掩。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赶到了这儿。他在报社上班。火车出事的消息传来时,他在死亡者名单上看到了布伦特利·玛拉德的名字。等到第二封电报传来,他确信真相无疑后,就匆匆赶往玛拉德太太处,以防某位冒失的朋友莽撞地告诉她这个凶信。许多妇女,听到这样的噩耗,会茫然失措,不能接受残酷的事实。而她则一头扑在姐姐的怀里,悲声抽泣起来;悲痛欲绝后,便独自一个人上楼去了自己的房间…  相似文献   

20.
德国少女安妮·佛朗克的日记本的第一页上是这样写的:“1942年6月12日,我13岁的生日那一天,父亲送给我这本日记本,当做祝贺我生日的礼物。和蔼可亲的父亲、母亲、姐姐,还有许多朋友围绕着我,多么美好的生日呀!”安妮写下这幸福的一页后,还没过一个月,她一家人为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大搜捕,便离开德国来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住在一所细长的楼房的三楼上。三楼是安妮父亲办公的地方。当德军占领荷兰以后,她一家便避居后楼,用书柜把后楼的楼门堵死。一家人在这秘室里住了两年零一个月。由于有人告密,盖世太保闯了进来。她全家和同居者共8人被捕,送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安妮和姐姐、母亲相继因患病死在集中营里。只有父亲奥托·佛兰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