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磁体、通电直导线、圆线圈和螺线管的磁力线实验是中学电磁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传统的实验方法是在一块平板上均匀地撒上铁粉,将平板放在永磁体上,用手轻敲平板,使被磁化的铁粉按一定方向排列形成磁力线;电流磁场的演示则多用自制或生产的专用仪器,方法与以上相似。上述实验方法的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2.
一、通电螺线管磁力线的投影实验 通电螺线管磁力线的演示实验虽然容易作好,但因为演示实验在讲桌上进行,只有前面少数学生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影响了实验效果。如果利用投影能增大可见度这一特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通电螺线管磁力线”投影用的演示器,在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就能克服上面的缺点。 通电螺线管磁力线投影演示器制作方法如下。把两张除去薄膜的废胶片重叠在一起,从胶片的中间部位打两排小孔,每排6个。用气筒子穿过小孔,将两张胶片固定在一起。注意让两胶片之间留一些空隙。再用细漆包线通过气筒子绕成多匝线圈的螺线管。最后在胶片之间放入适量的铁粉,并用万能胶把胶片四周粘结在一起。整个装置如图1所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奥斯特演示实验存在两个困难:一是,本实验若用J206型小磁针,由于地磁场影响,单导线电流要大于0.3A才可偏转,但大部分学生仍看不清。若用J205型磁针,单导线电流要大于0.5A才略有偏转,此电流已大于R20型的额定电流,这样极大地缩短了干电池的使用寿命,对于条件差、以干电池为主要实验电源的农村中学来说,浪费太大。二是,目前中学物理实验室所用的几种磁针均为竖直轴,磁针在水平面旋转,课堂演示可见度甚差。鉴于此,我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较为理想的仪器——电流磁场演示仪。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那么磁场的方向及强弱分布情况如何?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动手制作几个简易的小实验,可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螺线管电流周围磁场的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中关于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实验,若按照教材所述的方法进行演示,因一般螺线管的磁性较弱,即使用倔强系数很小的弹簧,也很难使实验获得成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用了磁针指示,但因磁针在转动时所受阻力极小,学生很难从偏转角度的变化,比较出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变化;同时,从磁针转动的速度虽然可以说明问题,但对于还未接触过运动和力之数量关系的初中生来说,总感到有些牵强,不易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力线谱、磁力线谱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部分之一。电力线谱的传统演示方法与仪器存在问题较多,如可见度小、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大、成功率低、演示效果欠佳等。这套仪器除可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外,特点是把电力线、磁力线、电场力、磁场力及一些电磁现象演示仪器集于一箱,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与静电感应起电机、学生电源配合使用,可以完成中学物理演示实验二十多个。  相似文献   

7.
修理磁力线演示器的一些体会林梓澄(广东江门市侨中529000)安徽合肥教学仪器厂生产的磁力线(包括电流磁场)演示器(J2403,J2404),在教学中配合幻灯投影,使用方便,效果也较好.但却存在一些问题,演示器内的铁粉会慢慢发锈,严重影响盒内液体的透...  相似文献   

8.
“2 5W16Ω”号筒式扬声器音膜上的线圈 ,其匝数较多、机械强度也较大 ,并可通入较强的电流。若稍加改制 ,便可成为一件能演示多种实验的简单仪器 ,对边远的山区学校来说值得推广。改制的方法很简单 ,只要把音膜的外部边缘及内部膜片剪去 ,保留线圈部分 ,就可以用它做各种实验了。   1.演示环形电流的磁场将改制好的音膜线圈 ,用强力胶粘在一块作为底座的小木板上 ,让线圈平面跟木板平面垂直 ,置于“反射书写投影仪”上 ,给线圈通入电流 (电压为 3V~4 .5V) ,并将小磁针先后放于线圈中心及周围不同的位置上 ,小磁针的指向就把环形电流的…  相似文献   

9.
在教初中物理第二册“磁场”一节时,要演示磁力线的形状图。一般只能在平面上实验。为了能竖起来,让学生观察和便于传阅,我们采用固定法,制作了一套永磁体的磁力线图。 制作方法是,把永磁体放在桌子上,磁体上面放一块热的不良导体。取一只生物实验室用的铝制解剖盘,将半支白色蜡烛放在盘里,用220V、1000W  相似文献   

10.
奥斯特实验     
(1)创意 我们演示导体周围的磁场时,通常把小磁针移到导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测量。本装置是用自行车条辐制成两根金属柱,利于连接电源和导电。同时,导线可以沿金属柱随意调整高低,可放在磁针上部或下部(如图1)。这样磁针可以放得更稳些。  相似文献   

11.
一、改进的必要性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广大物理教师公认左手定则是学生难理解的一个教学难点。如果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这一实验做不成功,左手定则和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就无法讲解得清楚,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1987年第二版的初中物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装置,是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的情况,以讲授用左手判定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磁力线方向和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第二册十章五节图10—28所示“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演示实验装置,当电源用6V蓄电池时,不管选用什么螺线管,弹簧和铁块,由于倔强系数小的弹簧所挂的铁块小,而能挂较大铁块的弹簧,则倔强系数大,所以灵敏度低。因此,在实验中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力,相对于挂铁块的弹簧来说,作用力就很小很小,以至于弹簧的变化几乎观察下列,无法演示。为此,我们改进如下。 第一种改进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A表为演示电表直流电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第二册中,演示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实验效果很不理想,难以成功。该实验难以成功的关键有二。(1)选用弹簧作为磁性强弱的指示器不合适。从理论上来说,由弹簧的伸缩来表征挂在弹簧下面的铁块所受磁力的大小,从而说明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弹簧下端挂了一铁块,弹簧已经有一伸长,而空心螺线管通电后产生的磁场较弱,磁场对铁块的吸引力大大小于铁块的重力,所以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弹簧的伸长。而在实验室要选择到倔强系数合适的弹簧又颇不容易。(2)实验时螺线管离铁块的距离难以把握。距离过大,磁…  相似文献   

14.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力演示实验 ,主要是研究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导线中电流方向的关系。原演示装置 (图 1)是用弹簧把一段直导线 AB水平地悬挂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 ,设法使导线 AB只能上下移动 ,不能左右移动 ,电流经弹簧引入导线 AB,慢慢转动磁铁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图 11.磁场方向跟导线 AB中的电流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时 ,载流导线受到的作用力是否变化 ?2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何时受到的作用力最大 ?何时受到的力最小 ?用该装置做课堂演示实验 ,要使学生看到通电导线受到力随θ角变化的情况 ,和在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电磁学教学中,磁力线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物理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这一概念,对磁场磁力线的空间分布有一个直观形象的印象,用实验来显示磁场的磁力线分布是很必要的。但以往的实验只能显示某一平面的磁力线分布,也就是只能显示空间磁力线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不能全面显示磁力线的空间分布情况。下面介绍一个巧妙的实验,能直观的显示出磁场磁力线的空间分布情况,是一个明显的改进。 一、器材:玻璃缸一只(鱼缸或大号烧杯)、透明胶水约2千克、细铁屑约0.1千克(细铁屑要非常细小,并且不要生锈)、条型磁铁、马蹄型磁铁及需要演示的其它磁源、细玻璃棒一根。 二、实验:将透明胶水倒入玻璃缸里,再向胶水中均匀洒入细铁屑,一边洒一边用玻璃棒搅拌,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教学中 ,磁场屏蔽实验、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 ,仪器多、操作不便 ,可见度低。特别是实验室已有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很弱 ,效果欠佳。为使操作方便 ,现象明显 ,便于观察 ,增大可见度 ,特设计制作本装置——“磁场屏蔽、通电磁线管磁性强弱演示器”。一、原理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平衡力知识以及力矩平衡原理制成。通过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判断磁场能否被屏蔽 ;观察指针偏转角度大小 ,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二、结构与制作1.指针用长 2 2厘米、宽 0 .4厘米、厚 0 .1厘米的铝…  相似文献   

17.
初三物理 (人教版 )第十章《生活用电》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这一节通过图 1、图 2分别演示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及“总功率过大”实验。图 2这两个演示实验缺陷是 :仪器过多 ,组装费时 ,在讲台平面上演示不够直观 ,易触电不安全 ;若用电教板则不能用 2 2 0V交流电 ,用小灯泡等代替又无说服力 ,学生不易接受。为此 ,我做了一个教学板 ,把两个实验在此板上分两步进行 ,用于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制作材料一块长 6 0cm、宽 4 0cm、厚 1 5cm的木板 (漆成白色 ) ,一个安放木板的支架 ,一个闸刀…  相似文献   

18.
四、电磁现象电磁现象主要是讲磁场的产生、磁场的性质、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电流的关系、电磁铁的应用、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感生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哪些因素、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目前在教学中,演示实验较多而学生实验很少,学生做题多而不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4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中的演示实验: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用普通学生电源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学生电源提供的电流较小,演示效果不明显。在教学中我们运用倍压整流和大电容放电原理制成了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相互作用演示仪,现介绍给同行。  相似文献   

20.
从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球用导线连到A、B板上,这时A、B二板铜箔面都朝里放置,用一块小铜片挂在B板上,将B板开孔遮蔽.然后将金属球置于A、B电场的轨道中,摇动起电机,金属球便能在A、B电场中来回加速运动.若不需来回加速运动,可将挂在B板上的小铜片去掉,当A B加上高压后,将金属球用漏斗滑到A板上,这时金属球便带电,然后在电场中被加速,冲出圆孔,达到演示加速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