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熹是我国传统阅读学完整体系的创建者。他高度重视阅读在治世育人上的重要作用,深入论述了阅读的意义、过程,阅读心理品质的重要作用及培养,提出了封建时代完整的阅读序列,总结出了许多阅读技法。朱熹的阅读理论是在前人阅读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而创立的。他承前启后,继续开来,在培养中华英杰,建设灿烂的华夏文明上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汲取知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主要手段,也是外语水平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然而对于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速度慢,效率低仍是一个明显的弱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只有阅读的方法正确,才能切实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用时最多,却不尽如人意,忽视学生的阅读心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学生阅读心理研究,从阅读的动机与过程两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阅读品质属非智力因素。对于与阅读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有人着眼于阅读习惯,有人侧重于阅读态度,有人强调阅读心理,有人注重阅读兴趣,然而。无论习惯、态度、心理、兴趣,都只能是阅读需要具备的某个方面的浅层次的要素,既不能涵盖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囚素,更未能从根本上揭示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质。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实乃一种品性,一种素质,一种长期作用于人的品质。汉代哲学家、文学家扬雄在他的《法言·学行》中指出:“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可见,把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概括为阅读品质,不仅更全面,也更接近问题的实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学生阅读心理的误区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中学生已不满足于程式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也不满足于只了解课本上的知识,他们渴望到更辽阔的知识天空去翱翔。图书阅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以自主的学习空间,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创造、健康发展的有益途径。不可否认,由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学生在阅览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成为语文教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该向课外延伸拓展,以阅读促写作。课外阅读的指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推荐书目,培养有选择的阅读习惯;二、指导阅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强调积累,构建和共享“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7.
卿笃辉 《初中生》2006,(1):53-54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去读,阅读感受和阅读收获往往不一样,一些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只注意让自己沉浸到字中去,而从来不留意阅读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各种阅读方法进行认真分析和探究,让学生掌握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机构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加强对儿童课外阅读的指导,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励儿童广泛阅读,相互交流,提高课外阅读水平,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0.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训练没有目的性;只注意技能的训练,忽视能力的形成;用相同层次的练习去教每一课课文;阅读是为了找答案而不是为了真正的理解。教学要从误区中走出来,正确指导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