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较量后面的教育孙云晓我想起了对第一届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采访。1992年在青岛举办的那次活动中,中日孩子之间的鲜明对比,与草原夏令营惊人地相似。我问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你们与日本孩子相比怎么样?"男孩子坦率地摇头,说:"不如他们勇敢,也不比他们能干。""这是为什么呢?"听我这么问,  相似文献   

2.
一波三折     
“好消息,好消息!”表妹接完电话,便闯进我的房间对我说。我奇怪地问:“什么好消息,你这么高兴?”表妹摇摇头,说:“不是我的,是你的,刚才姨爹说,他们公司要办一个夏令营.凡是职工的孩子都可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常有朋友这么问我:“中职生中有很多孩子厌学,你有没有相对有效的对策?”被问的次数多了,我便反问他们:“假如你带着一群孩子去远行,可还没走几步,他们中就有很多人躺在地上不肯走了,甚至还直喊脚痛。你是否想过,会不会是穿在他们脚上的那双鞋子不合适呢?”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我给六年级的孩子上课,我问:“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班上五十几个孩子,只有七八个举手。我又问:“那你们可以把梦想卖给我吗?”几个孩子说:“可以,但是得看多少钱。”只有一两个孩子说不可以。我对他们说:“除了那几个不卖给我的,其他同学的梦想都可以拿去扔掉了。因为可以随便抛弃的梦想,不是你真正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袁岳 《生活教育》2010,(3):70-70
一位90后的妈妈同时也是中学老师,她问我:“为啥现在学生中的男孩比女孩还要柔软内向?”我的回答是:“因为他们的妈妈爱他们比一般女孩的妈妈爱的更多”。爱的更多成为更弱化孩子社会行为技能的一个来源,岂不是悲哀么?是的,这就是现实。在我最近与朋友们的来往中,我的著作《调教》是大家经常索要的礼物,当然我也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本书的主题甚至某些不足。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都问我“你说我们爱的有问题,难道我们不用爱我们的孩子么?”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几位家长问了我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当他们问自己孩子问题时,总是问不出什么答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我通过观察了解,发现这几位家长大致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经常问孩子一些相同的问题。如:“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上课发言了没有?”“今天学了什么?”……经常是这样,孩子当然没有与你交谈的兴趣。这里提供几种有利于与孩子交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是做谈话的发起者。要引导孩子们说话,成人得有想像力。比如问“告诉我,你今天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尹良俊 《教育文汇》2013,(11):46-47
早春的一天,几个邻居找到我,让我指导他们的孩子写一篇关于春游的作文。我问孩子们:“都到哪些地方玩过?”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哪也没去过。”  相似文献   

8.
家族大爆料     
公交车上,前面座位上的孩子突然回过头来,问售票员:“阿姨,我要去中关村,怎么还没到呀?”售票员说:“孩子,你坐反了。”“哦。”孩子艰难地翻过身,把下巴搁在椅背上嘟着嘴,问:“阿姨,你现在能告诉我了吗?中关村怎么还没到呀?”  相似文献   

9.
常猛 《师道》2010,(4):27-27
今天放晚学的时候,刘诺乐呵呵地跑到我跟前,问我“夏天”的“夏”字草书怎么写。我听后先是一惊:她怎么会问我这个问题呢?是不是我以前给他们讲过,现在想拿来考我?我们班的孩子知道我的记性不太好,所以他们经常会拿些我以前讲过的东西来考我。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11.
常猛 《教师博览》2011,(1):44-44
今天放学的时候.刘诺乐呵呵地跑到我跟前,问我“夏天”的“夏”字草书怎么写。我听后先是一惊:她怎么会问我这个问题呢?是不是我以前给他们讲过.现在想拿来考我?我们班的孩子知道我的记性不太好.所以他们经常会拿些我以前讲过的东西来考我。  相似文献   

12.
朱莉  木制墙 《家庭教育》2009,(10):32-33
经常有不少年轻的父母问我:“张老师,你认为什么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我的回答是:“健康、快乐。”也就是说,父母要经常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健康不健康,快乐不快乐?”  相似文献   

13.
主题由来 有一天我问幼儿:“你们看到的海是怎样的?”孩子们纷纷说起自己对大海的印象。胡班拮说:“我看到的海水黄黄的。不是蓝蓝的。”其他的孩子也都觉得我们这边的海不是很美。徐子鸣等几个孩子都说:“我们看到海里有许多垃圾。海水发臭了。把小鱼都臭死了。”顺着他们的话。我问:“那这些垃圾该怎么办呢?”于是。有关“海洋环保”主题的生成活动生成了。  相似文献   

14.
爱的结晶     
记得小时候我问妈妈“我是哪来的?”妈妈告诉我:“你是捡来的”中国的家长,一旦孩子问起自己是哪来的,他们就会很不自在,以为孩子想跟他们打听那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事实上,孩子只是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感到好奇,家长给一个适合他们年龄的回答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5.
康松 《教书育人》2014,(8):25-25
从小就教育儿子要诚实不撒谎,有一天上小学的他问我:“省里领导要来学校检查,校长和老师要我们对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等统一口径,都按老师教的说,我该怎么办?”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好反问:“你说呢?”儿子很为难地说:“来检查的人问到我,我只能是不理他们。”我追问:“要是你不得不回答他们的提问呢?”儿子想了想说:“我会对他们说,我不和陌生人说话。”他虽然无奈,却很巧妙地坚守了自己的诚实,也在善良地试图维护学校的利益。让孩子诚实,又让孩子撒谎,都是某些老师的要求,这让孩子们如何处之?  相似文献   

16.
还记得1992年8月.《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带给我们的震撼吗?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题为“草原探险”的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孩子输得一塌糊涂: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仍坚持走到底;  相似文献   

17.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爸爸去学校接孩子,问:“最近数学学到什么地方了?”儿子同答:“在学三角函数。”说完,孩子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爸爸,三角函数它有什么用啊?”孩子的问题一下子把爸爸给问懵了……也许在孩子提问之前,爸爸从未用“三角函数”来解决过任何生活中问题。阅读之后我也陷入了思考:我们现在所创设的数学课堂,到底有多少知识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呢?孩子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天,孩子在纸上随便画着画,边画边和妈妈闲聊:“妈妈,我喜欢画画。”妈妈问:“是吗?你为什么喜欢画画?”孩子说:“让我想一想,嗯……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很喜欢画画。”妈妈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长大后,要画好多人家喜欢的画呢?”孩子说:“没有。”妈妈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留给孩子时间自己“回味”刚才的对话:“是啊,我怎么没想过长大当个画家呢?”“嗯,我得从现在开始使劲儿画画,将来画好多好多的画给人家看。”  相似文献   

19.
直接回答。父母认真思考,热情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能增强孩子们的好奇心,扩大他们的兴趣范围。孩子提出的问题,在你可能理解的范围内,用正确的事实直接告诉他们。如问:“鱼在水里不痛苦吗。”应马上回答:“鱼在水里很快活。”再如,孩子指着父母的结婚照问:“相片上怎么没有我呀?”可答:“那时你还没生出来呢!等你长大了也可以照呀。”孩子不但能接受,还会对未来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20.
我为何写──《夏令营中的较量》孙云晓(本刊副主编副编审)由于多年从事青少年研究和文中国孩子暴露出来的种种弱点,尤学创作,我时常思考一个问其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依然引题: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孩子在世界同龄人中竞争实力如何?感谢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