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之初的一天,黄土高原风呼呼,沙漫漫。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迎着风沙,爬上黄土高坡,站在山梁上。一群孩子提着竹篮,背着竹筐,兴高采烈地跑着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主席听着听着,陷入沉思,周总理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笑吟吟地问道:“主席,您在想什么呢?”毛主席回答:“我在想孩子们唱的这首歌,想想看,我们共产党创立才28年呀,而我们的祖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怎么能说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呢?”周总理意味深长地说:“您是诗人嘛!您给改一改吧!”毛主席胸有成竹地说:“在‘中国’前…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方法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一整套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它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认识到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实现“结合”的中间环节,没有这个中间环节,就不可能实现“结合”。可见,学习毛泽东方法论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①。毛泽东的革命精神是他人格的重要闪光点。自学生时代起,毛泽东即立志以“改造中国,改造世界”为终生奋斗目标,未尝一日稍懈。他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之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1936年,在同斯诺谈话时,他曾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②毛泽东在大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同我们党一起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在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前,他没有低过头,在敌人施展的种种政治欺骗面前,他没有上过当。他始终如一地保持坚定的革命方向。他伟大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一生所进行的事业和提出的理论,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非凡的印迹,而且有着巨大久远的影响。有人说他是“世界级”、“冠军级”的伟大历史人物,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中国魂”。①就他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光辉思想来说,确实如此。特别是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不仅是现代史上的“中国魂”,而且是当代和将来的“中国魂”。 博大精深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概括。其总体思想和基本点是什么?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②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③它更集中地体现了“中国魂”,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初探荣瑞和,田玉森1毛泽东虽没有直接使用过“对外开放”这个概念,但其对“对外开放”理论的阐述却是相当深刻的。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就其理论根源来说,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对外开放理论,又批判地吸取了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对外开放理论的合理...  相似文献   

6.
试论毛泽东法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都有创造性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法学方面却论述很少,缺乏系统,因而有人断言毛泽东没有“法制思想”,“只讲政策不讲法律”,“只讲人治不讲法制”等等。这些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毛泽东法制思想是很全面、很丰富、很深刻的,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法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为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虽然取得过不少积极的成果,但从1957年开始,“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以至发展到后来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就造成了毛泽东在探索中收获的一些积极成果没有很好地被付诸实践和始终如一的坚持。毛泽东的失误和偏差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8.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卓越领袖。他一生为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研究和探讨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开拓,对于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意义。一、探索从批评苏联体制的弊端开始,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阐述  相似文献   

9.
赵爱仙 《考试周刊》2009,(30):20-21
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产。为了能让英语读者阅读、鉴赏这朵中国文化的奇葩,中国译者将毛泽东诗词翻译成了英文,并且有好几个版本。“山”是毛泽东诗词中很重要的意象之一。中国的译者在翻译毛泽东诗词中的“山”的时候用词很准确。即使在一个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形式.没有进行统一.也有可能对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影响。本文作者对外文版和黄译版中毛泽东诗词中“山”的译文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毛泽东创造了一套理论体系,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言语方式。后者,“毛式语言”和毛泽东思想一样,对曾经在毛泽东时代生活过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语言风习,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毛泽东的语言艺术进行论述,展示作为一代语言大师的毛泽东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其见解亦非同凡响。他认为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写得最好的是《红楼梦》,并说,“一个人一生能写出一部《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已经是不错了。”“看了这本书就懂了什么是地主阶级,什么是封建社会,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推翻它!”在谈到人才时,他则借用《西游记》中的故事,指出:“要提倡唐僧西天取经精神,多出些孙猴子,少些唐僧的‘愚’气。”毛泽东对孔子的道德思想,也有独特的看法。据2001年6月7日《报刊文摘》报道,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对陈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是毛泽东民主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但其中包含丰富的“民主传统”,它经过近代的发展和演变,给自身增添了新的文化因子.这就使得近代民主思想能够对毛泽东民主思想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成为毛泽东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中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文章思想概说曾祥芹,王绍令从1936年到1993年,毛泽东思想研究已有56年的历史了。但是,还没有人专门进行“毛泽东文章思想”的研究。我们提出“毛泽东文章思想”这个新概念,是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并列的术语,它包容“毛泽东新闻思想”,属于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14.
青年毛泽东为什么不出国青年毛泽东为什么没有出国留学呢?有许多人都不明白。实际上,毛泽东当时就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1920年3月14日,毛泽东在给同乡周世钊的信中写道:“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谜。中国出过...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不仅在国内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早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年代里,毛泽东就引起了外界的注意和兴趣;当代西方“毛泽东学”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毛泽东的实践活动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国情观,也就是毛泽东关于国情问题的思想观点的总和。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没有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同样也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我们说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就在于它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研讨毛泽东的国情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外部世界所知甚多。他不间断地读书。本世纪中期没有其他一位世界领导人——甚至戴高乐都不例外——像毛泽东那样读那么多书,写过那么多东西。” (《毛泽东的后半生》,美国罗斯·特里尔著 )应当说,罗斯·特里尔所表述的“他不间断地读书”是非常符合毛泽东“活到老、学到老”的实际的。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是终身学习的一生。终身学习成就了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进而也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毛泽东是 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位倡导与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他对终身学习的目的、时间、范畴、途径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代号“迪克西使团”成员谢伟恩的多次谈话中,曾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和美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设想。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的“设想”没有能够实现,但这一“设想”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容,这一宝贵的思想遗产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指导意义。我们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在理论和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设想的利用外国资金和科学技术发展我国落后经济的思想。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9.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一次休息时,毛泽东主席对贺龙说:“中国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谁看不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贺龙说:“没看过,不过我不是外国人。”毛泽东看着徐海东问道:“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徐海东说:“《三国演义》看过,《水浒传》也看过,《红楼梦》嘛,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看过。”毛泽东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毛泽东说过,《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当时农民起义,群雄割据,占了好多山头,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它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意蕴,其民生思想的核心是“保民”,“爱民”.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的实践形成的.既在“革命”中践行“民生”,又把“民生”的履行作为“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进而达到“革命”与“民生”目标的融合与实现.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关怀的一面,又体现出与时俱进,超越前人的一面.因此,深入研究毛泽东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