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作家赖和既是台湾新学运动的先驱,又是一位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他在五四新化运动催发下,为台湾的新诗和白话小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赖和为新学探索的一生,丰富了祖国的化宝库,他的创作实践,体现着两岸化血脉的汇流与涌动。  相似文献   

2.
俞英 《云南教育》2007,(10Z):3-4
他远涉重洋,成了世界社会学大师伯恩斯坦的学生; 他心怀天下,主动到台湾最贫困的东部做了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他代表“草根”。成了台湾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他奔走两岸,扮演着大陆和台湾教育文化的传播使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继7月18日以台湾“总统”身分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遭到拒绝之后,陈水扁于27日第二次去函潘基文、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王光亚,“再接再厉”要求加入联合国。陈水扁重申他推动“以台湾之名加入联合国”的决心。对于美国反对,他声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绝不涉及‘国号’变更”,也不违背“四不”承诺。陈水扁同时歪曲声称台湾取得“国际组织会员身分”,完全符合“与台湾关系法”所定义的台湾现状。  相似文献   

4.
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台湾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研究对象,作者认为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比较系统,主要表现在他揭示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背景、关键以及方式,并对台湾问题解决的时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台湾作家白先勇以现代派的创作身分步入文坛,但他钟情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创作以此为基础,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奠定了他在台湾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80年代,他的部分作品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流离群体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表现出他回归传统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6.
陈映真是一位认真的人,他的价值就在于他的远见和对现实的洞察力,在《华盛顿大楼》系列小说中,他能冷静地剖析外国资本大肆入侵台湾,导致台湾的经济、文化,人的意识出现殖民化倾向的现状,并捕捉到台湾社会殖民化倾向下人性的异化。这对当代大陆的改革开放不无现实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乡土小说家中,黄春明是颇为突出的一位。几十年来,他一直以饱满的人精神关注并反映台湾由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期民众的命运和心态。其作品,无论是乡土写实还是都市批判,都以表现真善美为旨归。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陆坛而言,他的作品具有权可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余光中是台湾当代文坛的著名的多栖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散文创作理念指导着他的散文创作,对台湾文坛乃至整个华语世界的散文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试图从其散文创作理念出发,探讨余光中独特的散文理论、对台湾散文的创新以及其散文创作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末天启年间,漳州人颜思齐因得罪官府,为免遭搜捕,逃到日本平户。经多年苦心经营,他积累巨资,成为当地华侨领袖。后几经波折终于到台湾扎根,是开发台湾的先锋人物。他在台湾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台湾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阮经天在亚洲大陆的发展非常出人意料,他生于台湾,短短几年间就跃升为亚洲影视界最为著名的年轻演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引读辛郁,本名宓世森。这位193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江南才子,在台湾诗坛被称为“冷公”。他的“冷”,既因为他时常是一副冷淡的神情,也因为他的诗作中时常流露出的一股冷冽肃杀之气。作为战乱中流落到台湾的诗人,他总能体味到一种生命之中的茫然和无奈。他的代表诗作有《豹》、《演出的我》、《石头人语》等。多读一点他的作品,便会感到他那无可排拒的冷肃之气并不能掩盖住蕴藏在诗行中的一颗火热滚烫的心。台湾诗人洛夫评说他的诗时曾说:“冷是他的语言,热是他潜在生命的燃烧。他的诗堪称冰河下的暖流。”诗作家书屏息噤声读家…  相似文献   

12.
个人档案     
《广西教育》2006,(11C):F0003-F0003
不单在电影方面,谢霆锋的音乐创作才华也开始受到肯定,成为全面的创作歌手。他还为其他歌手作歌,为青黄不接的香港乐坛,带来一股清流。1999年10月,台湾地震后,部分香港艺人回流台湾。谢霆锋第一张国语专辑《谢谢你的爱1999》在台湾推出后引起轰动,港台内地相继掀起霆锋热潮,谢霆锋就此成为四大天王之后香港娱乐圈最受瞩目的e时代偶像新天王。  相似文献   

13.
陈映真作为台湾乡土文学的主将,构建了完整而系统的乡土文学理论体系。他认为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主张文学为人生服务,文学要明确其“人间性”品格,并指出台湾文学具有鲜明的中国属性。陈映真的乡土文学观对于指导乡土文学的正确健康发展,对于台湾社会的思想文化及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考察了刘铭传在台湾进行教育实践的大气候和小环境并把他在台湾的教育实践归纳为继续维护科举取士制度,创办西学堂以培养新式人才和对高山族人推行“汉化教育”三个方面。刘铭传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台湾近代化和高山族人民的抗日斗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啸 《特区教育》2011,(1):63-65
我年逾八十的老爸,1949年从台湾回到大陆,故地重游宝岛是他的心愿,这个春节,我就帮他实现了,带着爹妈鸭子报了一个在台湾过年三十的团。说实话,我不太适应跟团,我谁啊,资深户外人士,标榜名人大山拜拜,向来钻的都是人迹罕至美如仙境的地方。跟团去台湾,我已经很识相地没得瑟我的户外装备了,拉杆皮箱,  相似文献   

16.
漫步在藤长叶茂、金果垒垒的葡萄园①——评文晓村的《九卷一百首》古远清在当代台湾诗人创作中,文晓村的新诗以明朗、健康和富有中国特色为人们所称颂。在他新近出版的《九卷一百首》(台湾,诗艺文出版社1996年)中,完整地呈现了他三十多年来创作的面貌和理念。其...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史研究,受“史料学派”的影响,大多学埋首于整理史料,以辨别史料真伪、发掘原始史料为主,方豪即是其中较为杰出的代表。他在台湾史料的介绍与校订,尤其是整理研究方志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为后来的台湾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今天,台湾史学界仍然对史料有足够的重视。当然,在整理史料的基础上,方豪也做一些研究,其解释性观点也未能脱离当时的史学主流。  相似文献   

18.
司马中原是台湾一位著名的乡土作家.他的小说与台湾本省乡土作家的不同在于他小说独特的“野味”.他将自己最富有影响的小说统称为“乡野传说”.本文从他小说的主题入手,试图对他的乡土小说作一粗浅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一、官方和民间的评价 郑成功是我国最早一位反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民族英雄。他的业绩集中反映在他的一首诗里:“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正因为如此,他成为我国最早反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英雄和开发台湾的先驱,而他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为我国台湾的发展奠定了始基,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可以彪炳千秋。不幸的是,郑成功惨淡经营台湾,正处于明清  相似文献   

20.
台湾作家林清玄快60岁了。他每天对自己的要求是写3000字,不为发表,只是练笔,他说写作积累才会有突破,他不会放纵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