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有学习系统呈现的是一种离散和孤立的教学思维,缺乏学习者与内容的深度互动,缺乏信息聚合机制,缺乏群体思维操作,缺乏分工合作与整合工具,信息、知识、行动、情感、价值缺乏有机联系。新型学习系统构建强调从数据到智慧——知识创新的多维构面剖析,从习得到建构——学习过程的多重隐喻整合,从个体到群体——教学主体的双向互动回归,从认知到发展——学习系统的整观取向诉求。协同学习系统构建有三个基本取向:整观思维、协同机制、场域联动。协同学习系统以协同观与知识管理为基础,观照知识社会中个体与集体的知识建构和协调发展,为知识时代的教育教学系统变革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建构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建构成为一种新的学习隐喻,探究知识建构的微观动力学机制是提升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协作标注和可视化知识建构的新型协同学习技术系统,通过实验研究和口语报告法,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建构动力学机制,探究学习技术系统在支持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结果表明,协同学习机制在学习者个体和群体知识建构的不同阶段起着动力作用,协同学习技术系统较好地实现了知识的集体建构和集体记忆的图式化呈现。本研究能够对学习技术设计和协同学习系统建构提供一种微观指导。  相似文献   

3.
协同学习机制是一种能适应知识时代需要的新型学习方法,旨在提供群体思维操作和合作建构机制,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互动。而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所追求的正是沟通、互动与合作,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知能向群体知能转化进而再促进个人知能的发展。基于协同学习构建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系统,可以实现教师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协作便捷化,为推动跨校、跨地区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4.
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知识和技术领域的革新已经重组了人们的生活、交流与学习方式,并进而对时下的学习技术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提出了协同学习系统的模型,旨在创建一种适应知识时代学习需求的新型学习技术系统概念框架。系统协同观要求从整体的角度关注个体与群体在认知、情感和行动维度的发展;学习场域的构建则为学习新框架的实施提供了动力和平台;知识管理视角探讨知识的创造和寻找适宜的社会和技术条件以支持知识建构,注重学习、知识分享和合作;协同学习新框架为应对变革提供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高职旅游英语口译教学现状,以协同学习系统框架、释意理论和口译语境论、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旅游英语口译协同学习框架。该框架融合了协同学习元模型“深度互动,信息汇聚,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多场协调”的基本原理以及释意理论和口译语境论中的“意义”、“语境”元素与高职教育的“应用”价值取向,运用协同系统观从整体角度关注高职旅游英语口译教学中的教师、学生、企业在认知、情感和意动维度的发展,以丰富高职英语教学设计内涵,创意教学并为高职旅游英语口译教学改革提供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知识建构是一种社会性协商与对话的意义建构过程。基于协同学习工具套件所构建的适应集体学习情境的新型学习环境,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来探究课堂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所形成的社群结构、社会关系以及参与特征。结果表明,协同学习环境中,通过支持教师主导的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形成了知识聚合性的社会关系网,使学习者的观点、想法快速地进行汇聚从而支持深度知识建构,同时也清晰地描绘了社群中学习者的参与特征。本研究可以为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新技术革新教学提供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CSCL协作知识建构是CSCL的核心所在,本文在现有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动机理论和组织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异步CSCL情境下学习者协作知识建构活动的动力开展深入探讨,创新性地提出异步CSCL情境下协作知识建构活动的动力机制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华南师范大学07级同学异步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进程开展个案研究,发现个体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动机会引发个体间的认知性、社会性和教学性互动,个体间的互动以群体规范、群体认同感、情感交流和教学管理等为中介对个体的后续动机产生影响,实现协作知识建构。在群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和群体均要注意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动机,促使协作知识建构活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互分析的协同知识建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该指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主要研究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以及设计工具支持这一过程的实现,而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和情感交流是实现协同知识建构的基础。目前,交互分析是明确CSCL中协同知识建构的本质、把握其规律的主要研究方法,其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通过分析成员个体和小组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化、关系网络形成、互动结构、协同知识建构水平等来探讨协同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该最后还分析了一个以这一方法来评估协同知识建构水平的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9.
远程高等教育资源协同创新本质上是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的路径创新.在明确远程高等教育资源建设研究界定基础上,将理念、组织、机制和技术四种影响因素纳入远程高等教育资源协同创新研究逻辑框架,可以实现“理念驱动—联盟管理—机制创新—服务协同”四大驱动路径的整体协同创新,从而演化成为一个基于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远程高等教育资源自主发展系统.  相似文献   

10.
高校课堂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更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场域、理念、技术构成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逻辑框架。场域维度关注师生互动的公共情景构造与多维场协同,理念维度强调教与学关系中师生协同与去中心化,技术维度强调技术赋能与数字教学平台建构。在高校课堂教学“场域-理念-技术”三维合一的理路中,实现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助推高校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