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东坡原名苏轼,那为什么又叫“苏东坡”呢?故事是这样的: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苏轼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被王安石以“用诗文谤讪新政”的罪名抓进乌台审问,世称“乌台诗案”。多亏宋朝开国皇帝规定,宋朝不许杀文人,才得以免死。但死罪免除了,罪还是要治的,于是,苏轼被贬官为黄州团练(负责统领黄州这个地方的军队)。到黄州后,苏轼住在黄州城外一个叫东坡的地方。这里有山有水,又很清静,苏轼很喜欢这个地方,于是,苏轼就给自己起了个号叫“东坡  相似文献   

2.
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之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壁赋》和  相似文献   

3.
在唐代"尚法"书风走到极致时,北宋苏轼于唐人之外另辟蹊径,率先提出了书风"尚意"理论,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实现着自己的美学主张,创作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此帖是苏轼在遭受"乌台诗案"(宋神宗元丰二年,王安石"新法"已不可争论,而苏轼仍在发表反对言论.  相似文献   

4.
苏轼生活的北宋仁宗至徽宗时期,政治斗争非常激烈。理想高远、才华横溢的他在政治上始终处于党争的夹缝中,被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都视为异己,因而屡遭打击,仕途坎坷。1079年,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就是在他被贬后的第三年(1082年)游览赤壁时所作。苏轼临终前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虽为他的自我嘲讽之语,但黄州确实是他人生的重要驿  相似文献   

5.
<正>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47岁,这一年是他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年头。是年三月七日,苏轼去黄州东南三十里沙湖(亦称螺蛳店)看田,因生活所迫,他想买几亩水田,有朋友作介,这次他是前去看看是否能买。途中遇雨,一行人都被淋湿,苏轼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词。  相似文献   

6.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47岁,这一年是他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年头。是年三月七日,苏轼去黄州东南三十里沙湖(亦称螺蛳店)看田,因生活所迫,他想买几亩水田,有朋友作介,这次他是前去看看是否能买。途中遇雨,一行人都被淋湿,苏轼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词。  相似文献   

7.
黄州贬谪是苏轼的孤独精神之旅,对苏轼的人格完成和诗文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轼在黄州获得了人格的超越和艺术才情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5,(4):42-45
苏轼与王安石同为北宋重要的政治家,在王安石所主导的变法运动中,苏轼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政治斗争之中。要搞清楚苏轼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真实的、具体的态度,必须尽量淡化苏轼身上的党派标签,从其具体言行中寻找答案。熙宁二年四月的《上神宗皇帝书》,是苏轼对于王安石变法之态度的一种真实体现,反映了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理性批判。而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却注定了苏轼在北宋党争政治中的坎坷命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民族文化传统的深沉影响为基本依据,阐释了苏轼关于“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形而上“功业观”的实际内涵,重点论述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困顿中建立“平生功业”的成功范式。这个范式的本质特征蕴涵两个积极的层面;一是“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是苏轼建立“功业”的精神支撑点;二是主动地接近黄州人,适时地转移其生活方式,在与黄州人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中实现其“平生功业”。同时向读者展示了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东坡居士形象。  相似文献   

10.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政治上已受排挤的苏轼,因写诗讽刺王安石的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他被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贬官黄州后,苏轼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辟地耕种,过着闲居生活。苏轼本有济世之志,但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官场上屡屡失意。面对此,他却能心境坦然,乐观旷达,在“偷得浮生半日闲”里寻找乐趣,自乐其乐。写于此期的《浣溪沙》、《记承天寺夜游》正是他这种复杂微妙心境的真实写照。一、恬淡景致清隽意境《浣溪沙》写于1082年,是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后所作。全词由景始笔:“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小溪潺潺,兰草…  相似文献   

11.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次贬谪,是苏轼仕途和人生的低谷,却也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黄州5年间他写下了许多彪炳千秋的作品,其中"黄州三绝"更是苏轼黄州时期思想嬗变、情感变迁的见证。本文拟从此出发,探究其谪居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元旦,应朋友之邀我到黄岗一游,实是冲着苏东坡去的。黄岗有东坡赤壁,"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西北,因赤崖如壁,故称赤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居黄州,常游于此,并写有著  相似文献   

13.
本是对苏轼黄州时期咏花诗的审美解读。黄州贬谪是苏轼人生旅途中的非常重要时期。他的感情,他的人格操守,他的内在精神,通过咏梅花、海棠、老枳等得以寄寓。章从三方面对其黄州咏花诗予以赏解,指出咏梅诗是其精神格调的映射;咏海棠诗是其灵魂道德的投影;咏老枳诗是其美学情趣的展现。由此也能看出苏轼对诗品与人品、物与我等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4.
被贬黄州是苏轼的人生低谷,但他却能由凄苦孤独转为乐观旷达,其心路历程值得探究。本文从苏轼的黄州词作入手,深入分析了苏轼的心灵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记承天寺夜游》一是苏轼在1083年(元丰六年)贬官到黄州(令湖北黄冈)的第四年写成。当时他身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衔,实际上是以罪人的身份被安置在黄州。  相似文献   

16.
贬谪黄州,是苏轼仕途首次遭遇到最严重的打击。初到黄州,自然悲凉,但自从躬耕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不仅他的人生态度变得更加坚毅沉稳、超然豪放,更让他的文艺创作达到了新的巅峰。苏轼诞生于四川眉州,但黄州让苏轼浴火重生为苏东坡,黄州才是苏东坡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17.
黄州时期是苏轼文化艺术创作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个人思想观超越传统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苏轼以诗文和书画创作为表征,在超然旷达中进行了思想观的探索,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文首先分析了苏轼黄州初期的境遇,随后从两个方面说明了黄州时期苏轼的文化创作特点,以及思想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第三年的初秋。他与朋友贺舟在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  相似文献   

19.
《苏轼黄州代表词赋导读与审美》是一部关于赏析苏轼黄州代表作的文作,在本文里作者主要介绍了创作该著作的初衷,为读者怀古、览胜、赏文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0.
问: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系何官职,苏轼在黄州处境如何? 答: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被逮入狱.十二月释放,次年二月初抵贬地黄州.苏轼的正式官衔是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水部员外郎为水部(工部第四司)副长官,检校有寄衔之意,非实授之官,团练副使系地方军中助理,但也只是挂名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