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法国崛起的"新小说",以反传统为旗帜.它对传统的反叛和否定主要体现在反对传统小说编织和虚构故事,以故事性吸引读者;否定传统小说以人物为中心,把对"物"的描写作为创作的主要任务;反对文学承担社会职责,推崇形式技巧.新小说的主要创作特征是注重对物的描绘;独特的"内心描写";时空交错;绘画法;迷宫式结构;追求文字的结构变化,甚至以文字游戏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2.
伍大福 《湘南学院学报》2003,24(6):42-45,55
梦境描写在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有着悠久的传统,由于多数梦境描写偏离现实,充满荒诞迷信的色彩,过去人们对它的评价通常不高."三言"、"两拍"中写到梦的故事多达六七十篇,占全部篇数的三分之一强,但少有人对其梦境描写作直接研究.虽然这些梦境描写大多只是散落在许多故事之中,通篇描写梦境的故事不多,但它们的文化价值和叙事功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国演义>对荆州战役发生、发展和变化、结局的全过程描写,与史籍记载的对比、印证,论述了荆州战役的生动、真实的艺术描写给予读者充畅审美享受中具有的"以史为鉴"、"喻世明言"的作用,批驳了"大意失荆州"说之非.  相似文献   

4.
"造"与"诣"都可做位移动词,其词义特征与句法表现类似,在历时的语义变化中也呈现出相同的轨迹;到明清时期,表位移意义的"造"与"诣"在口语中消失.本文通过语料调查描写了它们的词义演变,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演变轨迹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社会哲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地下室人"的心理描写独具特色.本文主要探析双重人格反映内在本性和精神状态的矛盾变化、对话或对话化的内心独白、心理描写与梦境幻觉等下意识相联系,其特点及成因,从而更好地认识理解该小说,同时深刻感悟作者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二拍"中描写了近二十个商人,时来运转、暴发致富反映了商人的共同愿望,依靠灵通的商业信息致富是求财有道的表现.重义轻财、与人为善反映了凌濛初理想中的儒商品格,重利轻义而不择手段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热中于高攀权贵是"官本位"社会对商人的必然影响,但民间对商人的看法却因"好货"的时代思潮而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左巧云 《新作文》2022,(2):65-67
[教学目标] 1.明确侧面描写的含义,感知侧面描写的作用. 2.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运用原则. 3.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侧面描写来构思行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侧面描写进行构思写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艺术天子"宋徽宗组织了一场绘画比赛,画题为"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现代语言理论,从句法结构、事件类型、情状类型、时制结构等方面对历时语法中的"Vx(著)着"中"(著)着"、的全部分布进行描写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共时角度和历时角度对"VX(著)着"中"(著)着"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许多共时的语法变异能够从历时变化的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写"具有抒发倾吐、描绘描写、书写、倾泻疏导、移置搬运等多种含义.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来说,"写"都是指一种落笔肯定、笔迹和作者当下的内心状态有紧密对应关系的运动和状态.  相似文献   

10.
"春秋三传"中都有关于战争描写的内容,其中<左传>描写战争的成就最高.以往的学者多从文章学的角度讨论战争描写,文章则从叙事学角度,以<教之战>为例,通过对结构、内容和人物、视角、主旨的分析,来窥探"三传"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1.
"太虚幻境"是<红楼梦>里很有代表性的一段描写,也是全书的大纲领,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它反映了贾府生活的堕落和宝玉性格的发展,是小说中人物、环境、情节描写的缩影,集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蔡瑱 《现代语文》2006,(10):49-51
○.引言 (一)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asymmetrical phenomena)普遍存在,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对称/不对称的界定,更多是从意义分布、语义搭配等来考虑.不同学者对"对称"、"不对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有分歧,造成他们在描写同一语言单位的不对称现象时有一定差异.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界定本文讨论的"对称"和"不对称"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红楼"佛语     
张威 《华章》2010,(22)
<红楼梦>描写了两个宗教世界:一个是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理想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以外的世俗世界.作者在追求人的无限性这一理想时,对理想世界表示了赞美和向往,对现实世界表现了嘲笑与贬低.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思考和探索中国文明现代转型的重要作家,早在留日时期的文明论的中心概念便是"立人".这不仅是异国体验,也是中国文明和文化现代转型的落脚点,是探索和思考中国国民性和人性的出发点.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和清醒的个人思考促使鲁迅立人思想有所变化,由期望"天才"而转向对现代"民众"的出现和培养.  相似文献   

15.
<失街亭>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比如对马谡的"三笑"和孔明的"三哭"的描写."三笑"的原因很明显,不管笑谁,都是马谡自视甚高的表现;"三哭"则不同,分别反映了孔明不同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周颖 《现代语文》2008,(3):45-46
本文对副词"都"的前指和后指的情况分别进行描写,试图找出"都"的语义指向和"都"的歧义之间的联系,并提出消除"都"的歧义的各种手段.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的第二人称系统中有平称"你"和敬称"您",说话人选用哪种形式,表明了交际者双方的关系以及言者对听者的态度.我们借用了语域概念和语用学的理论,对同一语域和不同语域中同一听者动态交替使用"你"和"您"的现象,进行了描写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了众多描写女子借助易装或沙场建功立业,或科场一举夺魁,或勇敢突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而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作品,从中可以梳理出中国文学"女扮男装"母题的嬗变流程,并探寻其所揭示的反封建主题的演变与时代变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从语义特征、语法特征和语用特征三方面对澧县话的形容词"V人"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对形容词"V人"与词组"V人"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初,茅盾创造了中国式的"新浪漫主义"文学新观念,即:创作方法上,它把反映现实和展现理想结合起来,达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融合;艺术手段上,它把客观描写和主观见解统一起来,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本质上,它是比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更高一层的新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