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应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种类的美学宝库,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美的学科。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美学系统。语文教材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我们可以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通过对审美对象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从而提高审美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人文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的意义。美感的心理功能包括:感受和直觉、知觉和表象、想象与联想、情感、理解等…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围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课文朗读和作文教学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了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作为语文教师,要以文学艺术的魅力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努力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上审美教育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叶淑云 《考试周刊》2012,(22):32-33
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并通过朗读范文、分析课文,正确鉴赏美、主动创造美,不仅可以使美育落在实处,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学语文课文包含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美,小橘灯的朴实美,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能唤起学生情感,一方面能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对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育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但语文课文只是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创  相似文献   

12.
闫桂霞 《考试周刊》2015,(12):30-31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涵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小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多媒体呈现的视听感受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语文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如果教育理论不包括审美教育的研究,则是不完整的理论。语文是一种充满美丽的学科。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不同结构体系的美学。教育的中国主题教育如果缺少美,则将是一个糟糕的教育。仅仅拿教材来说,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我们可以依靠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欣赏美,准确地创造美。这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银娥 《中学文科》2007,(11):21-22
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隋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结构的美学系统。小学语文教材集中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在朗读中充分感受美1.增强美的感受。教师范读不但可以再现课文的情趣,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教师因势利导,就会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王方 《文教资料》2009,(10):126-128
古代诗歌以极其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中职语文教学直接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更应具备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古代诗歌的审美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大量的古诗古词,在美的氛围中体味绚丽的自然美、丰富的情感美、深刻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7.
世界的变化无常、不可理喻颠覆了对待世界、历史和人生的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类陷入极其滑稽荒诞的生存困境.当“荒诞”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最典型的审美形态和最核心的审美范畴之时,反观在这种审美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创造我们不经要问“荒诞”是毁灭,还是创造?  相似文献   

18.
陆雨晴 《语文天地》2011,(18):22-23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语文教育如果缺乏审美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我们的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 ,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特别是随着中学语文课程的改革 ,中学语文教学更加突出了语文科学的文学性。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 ,挖掘作品的美 ,营造谐和的审美氛围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注重美读 ,以声传情。教师和学生声情并重的诵读吟咏 ,用读怡情 ,从而感受作品的美。《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思乡名作 ,在教学中宜以诵读为主 ,辅以点拨 ,分步骤采用范读、齐读和美读等 ,让学…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