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20日 多云 前几天在水房洗脸,跟同学刚打完招呼,对方突然传出一句:你考研吗?愣住了。以前看笑话书,上面写道有学生见面,打招呼就是:你考了么?那时还只觉得好笑,没想到现在就已成真了。刚入学时,对高考还记忆犹新,心里暗暗想着,  相似文献   

2.
《生活教育》2008,(2):28-28
一天往往从早安等招呼语开始,请问,你平常都是怎么打招呼的? A:扬手打招呼B:鞠躬打招呼C:只动嘴巴,表情不变D:拍拍对方的肩膀或手臂,说:"你好!"  相似文献   

3.
做客礼仪     
做客是一种最常见的交际方式,是人们联络感情、扩大信息来源、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但是,要达到这样一些目的,必须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事先招呼拜访别人时,应选择一个对方方便的时间,因此就得事先打招呼,使对方在各方面都有所准备。不打招呼,做“不速之客”,是不礼貌的,还可能造成不必  相似文献   

4.
新编中学英语教材重视“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排除本族语带来的负迁移影响,使他们在日常交际中准确表达,很有必要进行东西方文化异同的对比教学。 (一)打招呼。中国人见面,常以“你上哪儿去?”“吃过饭没有?”来招呼,但以此来问候英美人,就变成了期待对方给予答复的真正问题,而不再是招呼语或寒暄语。中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往往会用本族文化套用到  相似文献   

5.
闲话打招呼     
任课老师向我反映,近来我们班的同学见到老师,或如同路人,或躲躲藏藏,或爱理不理,连个招呼都不打,真没礼貌。我一听,这还了得,立即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学生要不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怎样和老师打招呼?我提出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应主动向老师问好,但也有少数同学反问道:“老师为什么不可以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呢?有时我们见到老师就问好,老师为什么没有反应呢?”嘿,这些问题提得还真尖锐呢!  相似文献   

6.
热闹的海底节上,两条小鱼相遇了。“嘿,咱俩长得好像啊!我叫橘儿,你呢?”一条橘红色小鱼高兴地和另一条淡绿色小鱼打招呼。淡绿色小鱼吓了一跳,小声说:“我叫小绿。”然后仔细看了看橘儿,“真是差不多呢。你会不会是我失散的姐妹啊?”小绿刚一说完就脸红了,“哎呀,对方假如是个男生……”  相似文献   

7.
当你拿起话筒用英语打电话时。开头打招呼的第一个词便是Hello。Hello相当于汉语中的“喂”,打招呼时只要说一次就可以了。然后告诉对方你是谁,并说明想与谁通话。例如:  相似文献   

8.
见面礼仪     
主动招呼走在路上或在公共场所,遇见相识的人时,要主动地打招呼,问候致意。可以说“您早”、“您好”、“晚上好”等。说这些时,双目要注视着对方,表示出自己的一种诚意。如果看到对方时距离较远,就应该走近些再打招呼,远距离地大声喧哗是很不礼貌的。在公共场所大声呼叫,也很可能引起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9.
“啊扭哈塞油!”(韩语你好),“空你基哇!”(日语你好)……如今的年轻人见面打招呼能用几句简单的小语种,能随口唱出一整首韩文歌曲,已成为令人羡慕的时尚。小语种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就业前景好,不妨看看下面这几位同学的就业故事——  相似文献   

10.
乔佳 《小读者》2012,(6):31-31
我出生在五月.是春天和夏天交错的一个时间段。 新学期报到的一天.我遇见了原来的一名同学.她已经转到了一班。不再是三班的成员了。看到她.我没有去打招呼.因为我和她在原班就不多说话。唯一一次.还是老师叫我去办公室。可是没有想到.她竟然和我打了个招呼,我只得愣愣地也和她打了一个招呼。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与束缚     
在空中,一只小鸟遇见了一只风筝。小鸟拍拍翅膀打招呼说:"风筝老弟,你看我多自由啊,想怎么飞就怎么飞!"风筝瞧瞧身旁的小鸟,平静地说:"我也一样啊。"话音未落,小鸟就哈哈大笑起来:"你那也叫自由?  相似文献   

12.
张军霞 《家长》2011,(11):1-1
学校放假的第一天,你约了同学去打球。他们大中午就跑来大声呼喊你的名字,把门敲得咚咚震响,把邻居们从甜美的午睡中惊醒,而由于晚上熬夜写东西,刚刚入睡的我立刻感觉头疼欲裂。但为了维护你的面子,我仍然微笑着和你的同学打招呼。  相似文献   

13.
父母带孩子出门遇到熟人时,往往自己先打招呼,看孩子不吱声,就批评说,这孩子不懂礼貌,怎么不叫人呢!弄得孩子既尴尬,又委屈。其实这种情况多是父母自己先跟别人打招呼,让孩子站在身后没有插嘴的余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不知如何称呼对方。父母在教孩子打招呼时,应该教导他要以亲切的态度跟他人打招呼,而不是只有形式上的问候,不然孩子就无法理解打招呼的意义所在。礼貌就是从这样的亲子关系中首先教育养成的。试试看这样说如何:“啊!是陈妈妈呢!我们一起跟她问好吧!”能埋怨孩子不懂礼貌吗  相似文献   

14.
眼睛不大,鼻子不挺,皮肤不好,一上火就会冒痘——一看,就知道我是路人甲的命。某次偶遇小学同学,我很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同学也很热情地回应我,然后一脸迷茫,再恍然,叫起来:"哦,你,你是那个……"看她尴尬地怎么也想不起我的名字,我只好走上前替她解围,拍拍她的肩说:"对,我就是胡瑾芳啊。"从小学到现在,我一直是枚"小透明",长相一般般,成绩一般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一些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有的教师会长叹师道不存,世风日下;有的教师会抱怨教师地位低下,连学生都不理不睬了;有的教师觉得无所谓,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认为,师生之间应当和谐平等。师生相见,不一定只有学生先和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可以和学生先打招呼。如果老师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打声招呼,师生关系可能会更加融洽。  相似文献   

16.
气:汽大哥啊,不知你有没有注意,最近有不少同学常常分不清你我,我们是不是有必要作一番自我介绍? 汽:既然有同学分不清,就有必要啊,你先来。气:我是个象形字,就像云气升腾的样子。我一般是指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  相似文献   

17.
103次举手     
同学会上,我们高谈阔论,话题跑个不停。一不小 心,就跑到当年的数学老师身上。数学老师是大家公 认的好老师,教书好,人也好。 同学问我:"你也承认老师好,那你怎么还老是戏 弄他啊?" 我大吃一惊:"我没有啊!" 同学言之凿凿:"还说没有,我那时候坐在你后面。 你老是举手,举了手又不问问题,搞什么啊!老师总是 兴冲冲急忙跑到你旁边,然后又尴尬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18.
同桌的微笑     
开学那天我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手里抱着一摞书,很沉,显出一副狼狈样.坐下之后收拾了大半天才安静下来.这才发现前面多了个新同学.我不好意思和他打招呼,毕竟别人是个男孩子嘛.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却转身和我打起招呼来了.  相似文献   

19.
四季的感动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都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悄然流逝。朋友,千万别让这美妙的感觉如细细的流沙从你的指间溜走,请学会珍惜吧。——题记春“这鬼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灿烂,怎么一下子就……”我心里不住埋怨。又一阵冷风袭来,我不禁连打了几个寒颤,喷嚏一个接一个,鼻涕开始不听招呼。我只好咬牙忍着,好不容易捱到放学,我顾不得招呼要好的同学,便赶忙向家里冲去……“叮铃铃……”怎么没人接电话呀,哦,对了,爸爸妈妈都在医院值班。我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头怎么这么昏、这么沉啊?我模糊着眼睛看了看表“,啊,糟了!”已经8∶30了。我拿起话筒…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和普及,我们与各国友人交流的机会逐步增大,与此而来的见面会谈也越加频繁,其间所涉及到的商务礼仪特别是初次见面的招呼用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两人相识后或相识时的问候语,是说话人肯定与对方之间关系的一种标志。我们大胆探索和共同讨论了一些国家的打招呼形式,从而更好地来传承我们的文化,促进中西方友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