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1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职业培训师新职业。这标志着职业培训师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并将通过制定职业标准,规范培养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职业培训师,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培训师资队伍,为实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向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劳动者,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相似文献   

2.
对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培训中职业针对性不强,社会力量办学规范化意识差,职业培训指导的灵活性、创新性不足,国家职业培训经费投入监管质量不高等现实,启发我们:加大调查研究和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逐步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职业培训包"是融合了能力需求、技能培训和资格评估于一体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是能够直接为行业企业提供优质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规范、标准、科学的培训模式。探讨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具有通用性和先进性的"职业培训包"的技术策略,对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水平、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培训》2013,(3):24-25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36号文件,围绕落实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着力健全完善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劳动者职业能力大幅提升,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围绕提高劳动者技能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相继实施了国有企业招工培训、玉树灾区重建人员培训、未就业大学生技能培训、3+1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项目,全省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6.
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是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劳动者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培训》1999,(11):18-20
劳动保障部发出《关于印发在职业培训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若干意见》的通知劳动保障部目前发出《关于印发在职业培训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若干意见》的通知,本刊编发如下。一、职业培训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坚持职业培训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方向,把培养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激发劳动者的创新意识,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经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培训》、《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现代技能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中国职业技能开发研究动态》等刊物和单位的联合评选,一九九四年我国职业技能开发十大新闻为: 1、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是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国家确定职业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致力于职业能力的开发和提高。由日本劳动省每五年修定一次并由日本国会认定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把职业培训、技能竞赛作为国家的一项公共事业,从法律上明确下来,无论日本政府还是企业、社会团体都承担着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义务。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从财政上对职业技能的开发、全体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提供援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本市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和优化,人力资源的矛盾日益表现为:城乡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技能水平与岗位技能要求不相适应,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并存,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坚持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校大力推广的提升毕业生职业能力培训,从职业技术培训的管理体系实施,需求和发展目标出发,并结合多年从事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实践的经验,提出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强,能持久性跟踪、管理,从多层次,多角度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的的职业培训管理平台.以此实现高校学生的学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多重提升,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具有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职业培训是指接受培训人员进行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活动。它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就业的重要基础。职业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提高职业培训质量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简称“职业培训券”)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托电子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电子社保卡”),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的具有认证、结算、管理等功能,精准对接培训资源与培训需求的电子凭证(电子券),是国家为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加速职业培训工作信息化、便捷化的新举措。持有职业培训券的劳动者在参加培训时,不用事前个人垫付资金,省去了事后报销环节。  相似文献   

14.
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发展方向与主要对策 (一)总体目标 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是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总的目标设想是贯彻落实《劳动法》,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职业培训,保障和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技能为宗旨,以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基本依据,以各级职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培训》2002,(8):11-12
为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提高,从现在起到“十五”末期,实施本计划。一、目标任务(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提高下岗失业人员、青年劳动者、企业在职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今后3年,要重点做好再就业培训和技工培训工作。强化再就业培训,力争使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就业率达到50%以上;推行创业培训,力争使成功创业率达到40%;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劳动者,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提高;全面…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职业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劳动者这一目标,将职业培训工作做大做实,将技能鉴定工作做细做好,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快做强。目标任务是“4321”,即再就业培训400万人,创业培训30万人(100个创业培训试点城市),职业技能鉴定规模增长20%,培养新技师10万人。我们希望各地职业培训工作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在处理就业与培训的关系上,要从注重就业的数量扩张转向注重就业数量和质量并举,东部地区更应形成以素质就业为主导的新格局;二是在指导职业培训的方针上,要从以培训资源供给为主导转向以市场需求为…  相似文献   

17.
劳动部 《职教论坛》2002,(15):11-13
为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提高,从现在起到“十五”末期,实施本计划。一、目标任务(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提高下岗失业人员、青年劳动者、企业在职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今后3年,要重点做好再就业培训和技工培训工作。强化再就业培训,力争使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就业率达到50%以上;推行创业培训,力争使成功创业率达到40%;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劳动者,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提高;全面…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劳动部获悉,国家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会议上说:培训工作也就是就业工作,要把职业技能开发与就业紧密结合,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为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为此,国家劳动部将从今年开始,在部分城市推行职业培训集团化的试点工作,建立一批多功能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9.
1.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2.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职业技术和技能3.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的鉴定书,就业的通行证4.就业准入———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5.再就业培训———劳动者再就业的加油站6.创业培训———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孵化器7.劳动预备制度———为青年劳动者就业做准备8.加快技工学校改革发展,为企业输送最需要的技术技能工人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宣传口号  相似文献   

20.
一、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993年6月和1994年9月召开的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提出建立职业技能开发体系的新思路,得到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产业部门、行业组织的劳资、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和企业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个以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灵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化管理的职业技能鉴定为重点,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推动力,以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目的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