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在晚期创立了“人学辩证法”的思想体系。他运用这一思想体系,一方面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后于《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中改题为《方法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有生命力的“哲学”,马克思主义是上升阶级即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方式。任何超越马克思主义的企图,都只能回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陈腐观念卜去,只能表面上有新的色彩。另一方面,他同法国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梅洛——庞蒂一样,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存在主义化的批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由于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而变得“僵化”了,“停滞”了,患了“贫血症”,失去了生命力,他说:“马克思主义在像月亮吸引潮汐一样地吸引了我们之后,  相似文献   

2.
在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中,“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分支。在这一流派内部,萨特和梅劳—庞蒂的观点也各自有所区别。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表现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此书涉及问题颇多,本文仅对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并着重就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态度作出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接近”的理论表现和产生的原因;论述了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和一些带有根本性理论问题上的分岐与对立;并进一步从存在主义的存在观和基本原理诸方面,阐述了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理论。由此文中认为,存在主义并没有和马克思主义真正结合,也没有真正接近马克思主义,它本身也并非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中,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分支。在这一流派内部,萨特和梅劳——庞蒂的观点也各自有所区别。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主要表现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此书涉及问题颇多,本文仅对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并着重就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态度作出必要的分析。萨特的“人学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范畴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的书名中所用的“批判”一词有专门的含义,他是在仿效康德所著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对“批判”所赋于的意义上来使用的。康德当时所谓的“批判”主要是指考察、研究、分析、判定的意思;在他看来,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考察、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确定人的认识能力在构成知识时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竭力以人本主义解释、“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成为一种思潮。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晚期马克思主义有一块“人学的空场”,应该“把人恢复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使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起来。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人学理论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弗洛伊德关  相似文献   

6.
萨特尔写《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是为了用他的存在主义来补充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尔宣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超越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重弹马克思主义的老调。他认为左倾教条主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削弱,所以他要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要用一种哲学把在历史上被取消了的人恢复起来,把主观性的因素加入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去,以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弗罗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个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著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等著作;本文着重于澄清这一问题:究竟他是怎样曲解马克思主义的? 弗罗姆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弗洛伊德主义,但他又鼓吹把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两人的思想“结合”起来以建立他标榜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并进而把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 弗罗姆推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后者“新发现的无意识的过程以及性格特征的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平台上,始终未曾真正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萨特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萨特自认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匮乏,他的存在主义将是一种重要的理论补充.这是一种十分奇特而难解的关系.本文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方面进行相互比较,以便从中可以窥探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9.
辩证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即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不能一概而论,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于教书育人不无俾益。一、政治教学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防止走向极端在初三政治教学中,关于“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却又不是人类理想的‘黄金时代’,阶级社会充满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却又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这两个看似相矛盾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原始社会和古代阶级社会的本质。必须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这两个问题,否则,就容易…  相似文献   

10.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萨特晚期哲学的新样式。本文概述了萨特接近马克思主义之初试图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案,分析了其功过得失及其原因,表明两种哲学的主导性原则根本对立的理论想融合在一起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人学空场”“人学空场”是萨特企图以他的存在主义“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一个观点。萨特表面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不可超越的哲学”,实际上却攻击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主要表现是,马克思主义忘记了“人”的真正的存在,不了解人的本质,因而把人变成了附属品,抹杀了人的特性,贬低了人的地位,把“人”这个最重要的东西丢掉了,这样,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出现了一个“人学空场”,存在主义成了马克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中,结构主义被认为是一种以形式主义的方法论为特征的科学主义思潮。它要求打破“原子论式”的研究,而对对象进行整体的研究。它以存在主义这种人本主义的批判者、替代者的姿态登上舞台,并提出一种“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相对立。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分析方法,又运用了辩证方法。正是这种综合运用了辩证方法和分析方法的“辩证分析”,使列宁得以揭示帝国主义的本质,论证帝国主义向民族解放的转化,并揭示和论证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化。总体而言,正是这种“辩证分析”使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达到了“表述的精确和论证的严密”。因此,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方法论证明,分析方法与辩证方法并不是像分析马克思主义和辩证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那样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人学的哲学理解是古今中外哲学家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比较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区别,对于正确认识存在主义人学实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安德烈·高兹融合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高兹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有内在联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为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存在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对人的存在(即“个人存在”)的关心。雅斯贝尔斯说:“一切事物在其中和通过它完全成为真实的那种东西,……排除了人的存在,这对我们就意味着陷入虚无。”(《回忆与展望》)存在主义伦理学社会学说的中心论题是个人自由。“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里所说的“自由”,绝对不是天马行空式、漫无目的的、无任何约束的所谓绝对自由,而是人对“外在场”(周围世界)的觉悟.是“我在”的强化与追寻。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主义”(W·考夫曼《存在主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陶富源先生始终以战斗的唯物主义精神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可以这样概括其哲学研究的特质,即: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第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辩证物质本体论.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说明.陶先生通过对物质具体形态及其统一性的具体分析、物质观与实践观的辩证统一,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辩证物质本体论等讲清楚了“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在破除重重艰难险阻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开创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既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奠定的现实条件,又是一项缺少前人经验的前无古人的崇高事业;既是一项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又不得不应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挑战的伟大工程;既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民族性特征,又具有以人类自由和解放为导向的人类性特征。这些矛盾关系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辩证性”。深刻把握这些“历史辩证性”是未来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西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其哲学除了强烈唯科学性与理性主义外,同时也具有理性与非理性,辩证与非辩证,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开放与封闭,创新与审旧等中介色彩,阿尔都塞别出心裁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方法及其解读结论,在受到理论界关注的同时也招来众多评议,赞成认为他把理论界对马克思哲学的解释,从官方的或正统的乏味注释,重复论证中解放出来了,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打开了一条“新路”,因而使那些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人经以后又颇感失望的人们,重新看到了复苏马克思主义的希望,批评购认为他打着“保卫马克思”的旗号歪曲了马克思哲学,甚至是主观地,精巧地伪造出马克思学说,认为当他以正统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保卫,守护神自居的时候,不过是借马克思主义之名,偷运结构主义,企图用结构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批评和指责,阿尔都塞没有无动于衷而是积极回应,并通过回应重申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学文科》2007,(5):2-9
[考点学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首先,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第二,它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历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