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崔玉涛 《父母必读》2014,(10):46-47
孩子生病了,不同的父母,表现出来的心态和行为也不一样,这对孩子的康复有直接的影响。诊室中,有三类父母,崔大夫都有特别的话要说。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时,家长的表现有诸多不同。作为医生,面对不同的家长,也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所以,我们一天当中“变脸”数次。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批又一批越来越有个性的独子家长和越来越多的祖辈家长,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的特别行为:爱发脾气的、好动的、孤僻的等等。本文就这些孩子的特别行为,展开探讨:是生理的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如何进行调整或训练,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态,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任教八年了。在这八年中,我见过许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成绩表现出的不同态度,现列举几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学习成了当今家长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这本是好事。可是家长们普遍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学习结果,却忽视孩子的学习过程,这就使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所谓重视学习结果,就是对学习的最终结果感兴趣。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家长们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名次,忽视形成学习结果的实践过程,其表现之一是忽视对孩子学习状况的了解。如果问家长们孩子在校学习哪些课程,对课  相似文献   

5.
新生入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当然由于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个性以及家长教养态度和方式的不同,孩子的焦虑程度和表现也往往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平时由老人和保姆带的孩子焦虑程度相对较高,焦虑时间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默默无闻的孩子,用极端一点儿的话来说,就是“被忽视的孩子”。话题要从幼儿园的“开放日”谈起。每到开放日,孩子们就会特别兴奋,那些性格外向的孩子格外活跃,但是也有些孩子只是把这种喜悦放在心上,挂在脸上,却并不急于表现自己。这让他们的家长很不满意,于是有的家长就会把火发向孩子,就像任利萍老师文中的那位家长;也有的  相似文献   

7.
每个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加之生活的压力都把关注孩子考试分数的多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更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我们做家长的更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过程和分数,其实是一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潘学娥 《学子》2012,(3):27-28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知道其工作的不易。现在的孩子被娇宠的真是难于管理。而形形色色的孩子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教育又决定着孩子们的不同表现。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家长一套准则,学生一套理由,教师一套道理的情形。面对这样的三角关系,我们虽然开设了“家长课堂”,努力寻找当今“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契合点,可问题还是层...  相似文献   

9.
每个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却把关注的点盯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更无法找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无法给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我个人认为,做父母的,更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过程和分数,其实是一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化论坛》2009,(2):41-41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生存是必须的,竞争是残酷的,孩子美好的未来没有必要的、基础的知识是不行的。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担忧和焦虑,唯恐孩子学不好知识和技能,影响未来的前程。孩子除了学校的正规教育之外,还要上各种特长技能培训班。家长觉得该教的都教了,孩子该学的也学了,但是广大的家长仍然忽视了一个方面一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一、学生心灵的成长需要欣赏 孩子的心灵像久旱的田地,渴望被家长和教师的欣赏,渴望肯定的甘霖。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一味地肯定孩子,会让孩子听不进意见相反的话,会让孩子过分地在意别人的评价。这种疑问的错误是没有把表扬和鼓励分开。表扬和鼓励有很大的不同。表扬是夸赞孩子这个人本身,而鼓励是把夸赞重心放在孩子所做的事情上。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们常常这样说:你这样做,对得起父母辛辛苦苦的养育之情吗?……班主任们相信:面对家长的呵斥,孩子会害怕退缩,面对家长的眼泪,孩子会浪子回头……  相似文献   

13.
王萍  彭蕾 《山东教育》2004,(30):38-38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以后,作为家长,你肯定收到过幼儿园老师希望家长参加开放活动的通知。面对这样的通知,你是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还是找个借口搪塞过去?在参加幼儿园开放活动时。你是满眼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将他视为整个班集体的一员?现场的你,完全是个旁观者,还是过多地干扰了老师、孩子的活动?综观家长在幼儿园开放活动中的表现,身为教师的我们,想向广大的家长说几句心理话。  相似文献   

14.
杨怡 《家长》2011,(4):11-11
第一,积极肯定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进步,大力表扬。让孩子看到老师、家长与他分享着努力过程中的幸福与快乐。 第二,面对老师提出的孩子的不足之处,家长不应立即否定孩子过去的良好表现,而应该与孩子站在同一立场上去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帮助孩子改正。  相似文献   

15.
【按】一位家长,为自己孩子表现出的朦胧的“爱情意识”很焦心。今天,我说说对此的看法。光明老师:
  今天的我们(指成人:家长与老师),面对孩子朦胧的爱情意识,持什么态度是首先要弄清的———因为你的后续行为都是根据这态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儿童写作业磨蹭通常被认为是外在表现的“坏习惯”,但孩子“坏习惯”的养成是内外多种因素造成的。家长和老师在面对孩子的“靡蹭”时,要注意弄清“磨”的原因。按磨蹭受其心理的影响不同,可分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依赖、学习困难和“完美”人格等几个不同类型,家长和老师应根据不同类型形成的原因及特点,采取相应的矫正对策,改掉孩子磨蹭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症状是求救的信号,也是唤醒家长的载体。采用“感受+描述+验证”回应方式共情家长,抱持其情绪,增强面对问题的内在力量;运用换位思考的认知调节方法帮助家长转变认知,正视“面子”问题,防止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业表现起伏而感觉“丢人”,进而把情绪传递给孩子,加重压力;引导家长降低不切实际的期待,鼓励和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刚开始工作时,面对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次、性格迥异的家长,缺乏与家长沟通的经验,再加上自己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园沟通的重要性,仅仅与熟悉的家长或者是性格比较外向、主动与老师沟通的家长沟通较多,忽视了对其他家长的交流。结果发现,在组织各项活动时,经常与老师沟通的家长不但配合好,孩子表现的也特别好。由此可见,家园沟通对幼儿发展有相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龄的孩子读什么书好责任编辑/贺利娟特约撰稿人/卜卫策划主持/孙云晓贺利娟编者接: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读书、多读书,然而,每当我们去书店给孩子买书时,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往往油然而生茫然之感。为此,特邀请本刊兼职研究员卜卫小姐来跟家长...  相似文献   

20.
张淑一 《学前教育》2007,(Z1):50-51
<正> 腹泻是儿童常见病之一。虽然儿童腹泻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是各个季节腹泻的特点是不同的,夏季腹泻多与不良的饮食卫生有关,秋冬季则多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如果孩子大便稀或呈水样,则很可能患了腹泻,家长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一、病情观察腹泻的表现外在而明显,很容易判断。孩子出现腹泻后,大多会到医院就诊,医生往往要详细询问孩子的病情,因此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