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菲律宾华裔中学生族群文化认同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按比例选取菲律宾大岷区、吕宋区、未狮耶区、棉兰佬区22所华校的2050名华族中学生为被试,从政治身份认同、社会关系状况、华族习俗认同、宗教信仰认同、语言认同五个方面调查当代菲律宾华族中学生的认同现状.结果发现:当代菲律宾华族中学生已经高度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菲华"中学生的 "母语基因"呈弱化之态势;华语教学绩效不彰,师资、教材、教法等瓶颈问题依然凸显.据此,本文进一步指出新时期菲律宾华语教学应充分挖掘"母语基因"之优势,改善华语教学环境,努力激发菲律宾华族中学生华语学习的融合型动机.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华校华语教学研讨会在大雅台市举行由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和菲律宾教育部联合举办的"菲律宾华校华语教学研讨会",在菲律宾各界的支持下,于1993年10月21日至24日在风光腐族的大雅台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3个行政区的72所华校的148位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菲律宾学生学习华语的主要场所。由于环境的影响,菲律宾华校学生对华语课不感兴趣,华语学习动机缺失。课堂管理成为华语课教学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华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范畴,但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华语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这一交际工具外,还有着“传道”的使命,承载着“化教学”的任务。华语教学应该处理好化内容与语言项目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对菲律宾高校汉语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菲律宾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对高校汉语教学与华校华语教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菲律宾华教中心邀请,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周健教授一行四人于2008年8月11~23日访问了菲律宾,考察了马尼拉和宿务两地的华语教学,并举办了3场华语教学讲座。8月16日在马尼拉侨中学院大礼堂分别举行了“汉字教学的方法”和“汉语语感教学模式”两场讲座。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有很多由教会创办的天主教或基督教学校,这些学校的汉语教学大有相似之处。在宗教学校和菲化学校中,义德中学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笔者在菲律宾义德中学做汉语教师志愿者期间,对学校的华语教学情况作了探讨,发现了一些问题,继而从学生、教师、教学的角度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学校的华语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挽回华文教育的颓势,菲华社会展开了"拯救华文教育"的行动,以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菲华商联总会和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等为代表的社团积极主导和参与了华文教育改革的探索。改革进程可分为三个时期:1.解决华文教育的定位和华语教学的定性问题;2.完成了制订教学大纲、编制教材和改革教法的工作;3.围绕解决师资和考试问题展开探索。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已基本形成共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值得指出的是:在族群融合的大背景下,挽回华教发展颓势的努力十分艰难,华文教育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汉办"和菲律宾华教协会的不断努力,菲律宾华语教学蒸蒸日上。然而华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立足于华文课堂教学,分析字词、句子、语法、课文等教学环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华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范畴,但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华语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这一交际工具外,还有着"传道"的使命,承载着"文化教学"的任务.华语教学应该处理好文化内容与语言项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简称5C标准,以其注重外语学习中的沟通交流和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根据作者在菲律宾的教学实践,进行了5C标准下针对菲律宾某华校中四华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希望给今后的海外汉语教学带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菲律宾为例,分析了海外汉语教学中的学生因素,发现学生对华语的重视程度、课外使用华语的情况、学习动机会直接影响到学习人数,对华校的生存产生深刻影响。目前,菲律宾华校的学生人数呈现下降趋势。面对此情形,华校应多渠道解决贫寒学生费用,改变汉语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激发学生的融合性学习动机,同时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立体语言环境,来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于12月4日在侨中学院举行第五次华语教学讲座,邀请美国卡罗来纳简宛文教中心创办人简宛、美国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前会长吴玲瑶和北美华文女作家喻丽清主讲。菲律宾首府大岷区30多家华文学校的华文教育工作者和关心华文教育的社会人士300多人出席听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印尼印华学校学生使用的《华语》与《HSK标准教程》两本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考察二者的教学对象、编写理念、教材体例、练习设计,并结合笔者在印尼印华学校的教学实践,尝试提出针对印尼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教材的编写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马来西亚非华裔学习汉语的人数也日益增加。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材逐渐引起了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社会与多元语言的国家,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材已见雏形。现有的教材多具有鲜明的本土化色彩,部分教材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多媒体立体化成为多数教材的又一特色。然而各种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缺乏明确统一的水平等级标准作为编写参考。这些教材所呈现出来的显著特点,对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小学自然》电视教材看系列电视教材的选题与编审丁新如何编制高质量的电视教材,使之在中小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小学自然》系列电视教材为例,谈谈系列电视教材的选题与编审.一、选题标准《小学自然》系列电视教材编委会的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卫星电视教材编制规律的探讨孙宁卫星电视教学是一种以电视教材为主要施教媒体的远距离教育形式。如何编制出与文字教材有机配合的、顺应卫星电视教学基本规律的高质量电视教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教师和编制人员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也...  相似文献   

18.
黄声仪女士现任台湾台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系暨研究所教授,她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与教材的编写研究工作,科研成果颇丰。主要著作有:《王若虚及其诗论研究》《国小国语科习作内容及其教学之评估》《国小新编国语习作的走向》《华语教学能力认证考试“华语口语与表达”测试重点分析》《LQ智慧语文》等。本刊此期发表的《台湾国语教科书插图的走向》一文,是黄声仪教授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举办的“第六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上所作的专题演讲。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对教材编者以及语文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小学汉语拼音教材的特点□江苏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高如珍目前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与《汉语拼音方案》不完全相同。小学拼音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是在《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后编制出来的。它是帮助小学生识字、...  相似文献   

20.
电视教材的基本特质及设计意识简论(下)徐皓三、电视教材工艺性设计中的电视意识在把握电视教材的教学性之后,电视教材编制质量的提高,还依赖于工艺性设计中电视意识的建立和强化,也就是说,电视教材必须电视化。在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非电视化的创作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