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铃于猫     
很久以前,一群老鼠聚在一起商量,商量如何智取它们共同的敌人—一猫。它们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利弊。最后,一只小老鼠站出来,说他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你们得承认,”他说道:“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我们的敌人能够偷偷摸摸地接近我们。如果在它靠近之前我们能得到警告,那我们就能轻易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的个性、家长制及其形成原因朱洪陈独秀是一个“对一得一失都喜怒形诸颜色”的人,他的朋友、同志、敌人对他的个性均洞若观火,以至朋友畏他、疏远他,但不记恨他;同志气他、开除他,但不断其后路;敌人抓他、关他,但不杀他。陈独秀个性总括起来是“倔”、“偏”...  相似文献   

3.
我们发表在本刊上一期的“论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揭示引发伦理行为目的的根本原因,从而说明每个人为什么会有利己、利他、害己、害他四大目的。可是,这四大目的一经产生、存在,它们相互间的联系是否也有规律可循?有的,那就是: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必定恒久利己,而只能偶尔利他、害他、害己。这个规律,也可以从人的社会本性与自然本性两方面来考察:前者可以名之为“伦理行为目的之社会律”,后者可以名之为“伦理行为目的之自然律”。  相似文献   

4.
下面几句话都是“名言”,尽管它们不是出自名人之口: “有些人不愿承认自己也会犯错误。而事实却证明他们常常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怎样力求完善的人,身上都有令人遗憾的弱点。”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所以说,如果我们犯了点错,那也是一件很正常的  相似文献   

5.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曾指出,封建赋税制度有“三害”:“田土无等第之害,所税非所出之害,积莫难返之害。”即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加受商人的一层盘剥;历史上的赋税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这就是“黄宗羲定律”。  相似文献   

6.
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学校,实行的都是择优录取制,而在周总理的故乡——淮安,却有这么一个人敢于反其道而行之。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就是徐向洋。这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1960年生,下过乡,参过军,打过仗,当过大学教师,在他身上既保留有军人那雷厉风行的作风。同时又不乏儒雅的学者风度,使之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1996年,徐向洋的儿子上小学6年级时数学只考了10分,被同学给起了个外号叫“徐十分”。老师也认为他的儿子是个不可救药的“差生”,  相似文献   

7.
开心情报站     
开心情报站阿笨特工向你发出热情邀请———如果你身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千万记得向本情报站报告哦!(要求:真人真事,字数:300个以内。)一号情报员:福建莆田市涵江区江口石庭中心小学六(1)班黄晓涵报告上语文课,老师分析了一病段。全改对的居然没有一个人,老师唉声叹气着数了数病段中有几处错误,说:同学们,其实这病段中的十处错误,它们就像十个敌人,你们要消灭它们,放过一处,就等于放了一个敌人。”听了这番话,搞笑大王”林宇长叹了一声,自言自语地说:“唉!我放掉了好几个敌人,却误杀了几个自己人。”(也就是病段有几处没错他改了,有错的反…  相似文献   

8.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词语朴素无华,通俗明白,但其内涵却十分深刻,耐人寻味。教学这篇课文时,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指导学生抓住上点词语,反复咀嚼品味,比较异同,坚持词语教学与挖掘文章主题相结合,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又灵。例如,文中有三个描述李大钊同志神态的词语:1.敌人扭身时:“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2.敌人提审时:“我看到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3.敌人审讯时:“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在学生初步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后…  相似文献   

9.
理发     
头乃“人之元”,头发便是“元之元”。可见,处理好头发是何等重要。几个月以来,我的头发疯长,显得杂乱无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孩,于是我不得不到理发店去了一趟。理发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以本人经验,首先得选个好地方。但装修豪华的地方万不可去,除非你真把钱当作身外之物;而装修简陋的地方也不能去,除非你不在乎自己的脑袋。进了理发店,坐上那硬邦邦的转椅,一块白布往身上一罩,却不见得多白,还有各种斑点的渲染,宛如虎皮条纹。转椅正前方有一面大镜,其妙处就是让我知道理发师怎样“收拾”我的脑袋,合乎了顾客…  相似文献   

10.
在张爱玲的比喻世界中,色彩不仅仅是作为相似点而存在,在更大程度上,它们是作者情感心绪的隐密传达。这一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同样的月,却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颜色;同样的色,却在不同人的身上得到不同的表达。这些“同中之异”最后却能体现“异中之同”,正是“参差对照”的别具匠心。  相似文献   

11.
“革”期间,毛泽东的两段名言:“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曾风靡神州大地,家喻户晓。然而,这两段名言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却并非人人都了解,请看——[编按]  相似文献   

12.
智慧芯片     
“不是我不努力,只是……”笨笨一边低着头,一边哼着自编歌曲《我太笨》。笨笨?谁呀?难怪你们不认识,他成绩平平、表现平平、相貌也平平……总之,老师总说在他身上找不着“闪光点”。唉,其实他付出的努力比班上的优等生要多几十倍。谁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外加百分之一的才智?他早知道,大多数人都具备那百分之九十九,真正难办的是那百分之一呀!只听“劈———啪”两声,笨笨又摔了个“屁股墩”,头上鼓起了一个尺来高的大包。“倒霉,为什么这种事总发生在我的身上?碰到鬼了?”此刻,却见那块大石头自动滚了两圈,摇身变…  相似文献   

13.
偶尔看到一个网友的论述.说是做教师的应该具有一种“霸气”。这“霸气”一词,很自然地让我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孟德诗歌中的“霸气”,更想到了他的“王气”和“菩萨气”。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他是个“官场儒将”,从事高教管理几十年,业绩不凡,身上却没有沾染一丝世俗气;有人说, 他是个“学术狂人”,笔耕不辍,获奖无数,著作等身; 还有人说,他是个“博爱教授”,对五湖四海求知若渴的青年人充满爱心,鼎力相助;更多的人说,他是个“教育智囊”,随物赋形的思想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他  相似文献   

15.
拳王也矮小     
拳台上。1米55的他,体重不足49公斤,站在拳台上,凌厉的眼神却始终散发出一种霸气,这种霸气让对手胆怯。几个小时后,当他身缠金腰带,被高高举起时,他不禁有恍如隔世之感。那一年,他17岁。也是在那一年,他从职高辍学。此时的他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挑战世界职业拳王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拳王也矮小     
肖如 《家教世界》2013,(11):10-10
拳台上。1米55的他,体重不足49公斤,站在拳台上,凌厉的眼神却始终散发出一种霸气,这种霸气让对手胆怯。几个小时后,当他身缠金腰带,被高高举起时,他不禁有恍如隔世之感。那一年,他17岁。也是在那一年,他从职高辍学。此时的他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挑战世界职业拳王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一个是刚入高中的少年,他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在飞翔;一个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嘴角还残存着年少的稚嫩。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在这个火热的夏天,他们走到一起,汇成了军绿海洋里最美的画卷。“站直了。谁都是一片风景!”初次相见时,他便大声吼出这句话。猛然抬起头,我看清了他的面孔:高高的,黑黑的,瘦瘦的,不太打眼,却有一些霸气。  相似文献   

18.
生言 《江苏教育》2005,(3A):38-38
在一所不大的学校里任个校长,说老实话还能算个“官”吗?但是,当你看到一些年轻人被提拔为校长后的行径,你就会对校长是不是“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来是正常的开会布置工作的场合,却被他当成了显示权力的舞台;本来是大家的一致意见,却由于事先未向他请示,没有体现出他一把手的“权威”,他便有意否定;本来是一件打个电话就可解决的事,他却要老年教师楼上楼下地跑,直跑得气喘吁吁。难怪老年教师这样唉声叹气地说:“难道当官的脚就那么金贵?”……这些人正是年富力强之际,却推掉课务,一心一意地去做“官”。一句话,这些校长身上的官气太重。  相似文献   

19.
“过剩”是一种自然界和社会中时有所见的现象。雨水过剩,农田要涝;高档房子多了,卖不出去;大商厦过剩,就要倒闭;营养过剩,就会有许多“胖墩儿”;冗员过剩,企业可就有破产之虞了。“过剩”,实际上是浪费。“人十之,己百之”,这话不错。勤勉有加,但要细算算账,可能也有“过剩”之嫌了。人家用十分力干了的事,自家却要十倍于人。笨鸟固然是先飞了,倘人家一如“龟兔赛跑”的兔子早早地去睡了大觉,那倒罢了,倘不是———而是用那九十分的力气做了许多其他的事,自家可就不一定合算啦!己不如人,人十之,己能不能二十之三十之…  相似文献   

20.
图中那个脚踩滑轮的人,其实是借助同伴的力量而毫不费劲地向前进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其他三个人不给他支撑,稍一停顿,他就会由于滑轮惯性而摔跟头。这里其实也折射出了一个“怎样做人”的问题。我们知道图中那几个人抬木料很辛苦,但那个脚踩滑轮的人却把他本应付出的劳动加在别人身上。当他为自己的投机取巧洋洋自得时,可想过同伴为此多受的劳累?当与同伴领取同样的薪水时。他是否会脸红?患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