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构建了文化语言学,期望可以通过这种人类学语言文化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的合成理论,在当人类学家在文化研究中遇到的语言现象时,做出有解释力的分析。该文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苏轼《江城子(记梦)》许渊冲,杨宪益和伯顿·华兹生的英译本为例进行语篇情节分析,并对其译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同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两门新兴学科。着重分析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在其理论研究中对认知语言学的吸纳、修正与重组,从而使认知语言学家从文化性认知的角度来深入研究语言,也使语言人类学家从认知科学的维度来审视语言和文化,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是不可置疑的事实。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古迪纳夫(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19世纪的德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语言,分析语言中的"精神力量",认为语言既能揭示未知真理,体现普遍的人类精神,又能揭示不同的世界观,反映不同的民族精神.洪堡特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人类普遍语言学,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史上有重大建树.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语言学文献中使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术语,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语境的研究开始于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伦敦学派,最早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来的,30年代J.R.Firth通过吸收Saussure和Malinowski的观点,发展出了语境理论。随着语用学和语义学等语言学科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语境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语境理论对语用语义的研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与实践中更具有重要性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语境是语言学文献中使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术语,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语境的研究开始于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伦敦学派,最早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来的,30年代J.R.Firth通过吸收Saussure和Malinowski的观点,发展出了语境理论.随着语用学和语义学等语言学科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语境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语境理论对语用语义的研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与实践中更具有重要性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化语言学理论有其传统的文化维度和认知科学的维度,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体系的核心就是将传统的对语言进行研究中的人文性与强调人类认知能力的认知语言学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了对语言的立体认识.帕尔默将认知语言学理论整合到传统的对语言与文化进行的研究之中,为我们开辟了一种关于对语言学进行研究的新的、更为科学的视角.文化语言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因而对外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理论素养、语言文化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将人类语言学的部分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结合。帕尔默认为文化,认知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更往往打上民族的烙印,应该从文化视角看颜色隐喻。因此本文从文化性认知的角度出发,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框架,以英语色彩词"green"为研究对象,基于metalude语料库进行分析,试图对颜色隐喻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希望对相关方面的色彩隐喻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在继承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语言研究的"语境理论",后经韩礼德的整合与发扬形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弗斯作为倡导从情景语境入手研究语言的先驱,突破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桎梏,开功能主义语言学之先河,不仅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奠基,也为语料库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几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启示,其语言学遗产至今仍为这些领域的语言学家所珍视。  相似文献   

10.
应用语言学重点关注各类语言的实际使用,重视语言文化、使用习惯等领域。本文通过分析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进程,并对其发展进行研究,明确应用语言学将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易勇 《教育探索》2013,(1):52-53
功能语言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从英国伦敦学派继承和发展而来的一个学派,它是从社会文化和人文角度来研究语言的。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符号性、普遍性、特殊性、层次性和功能性。功能语言学语法观认为,语言是一个交际系统,我们对语法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发现语法是通过怎样的组织结构来使语言使用者进行意义的构建与交换的。将功能语言学应用于外语教学时,应使之与传统语法理论相区别,应更多地从功能和意义上对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语言学中的专有名词,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语言现象。对地名的研究应该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地名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桓仁县104个村的地名进行调查、研究,对桓仁地名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与分类,并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描写性语言研究注重语言的本体研究,阐释性语言研究注重语言和其它学科关系的研究。文化语言学用阐释的方式全面揭示同民族文化特征相一致的民族语言的结构规律,建立起语言学新体系。文化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语言三要素的文化内存的基础上的,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大文化语言学是美国学者帕尔默创建的年轻学科。它以认知语言学为框架,整合了语言人类学对文化和语言的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化语言学思潮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认知性和意象性。文化语言学认为言语交际是人类认知活动,并把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运用到语篇分析中,构建出“语篇情节”。  相似文献   

15.
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已经逐渐转向,从以往对语言及其幕后的认知普遍性的研究转向了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对语言与认知的研究。本文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视角下,通过对比研究中西方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用法,进一步分析在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模式之中隐喻的语义差异,并对其进行跨文化比较,以期对语言研究、翻译研究和跨文化交流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现如今,随着地球村的不断发展,语言和文化的不断碰撞和融合,英语语言学也不再是单一的语言基础研究,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其跨学科的研究以及研究的深度,从而拓宽英语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因此,本文将从多维视角,即哲学视角,文化视角及政治视角对英语语言学进行研究,以适应英语语言学研究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筱 《文教资料》2012,(31):36-3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在博厄斯语言学、人类文化语义学、人类语言文化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意象作为其研究的重点。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唐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本文分析了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唐诗意象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白易凡 《英语广场》2018,(10):14-15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英语语言学进行了深度研究,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对英语语言基础的研究,更涉及对英语语言学的深度研究以及英语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多维视角下对英语语言学进行探析逐渐成为众多学者追崇的研究方式之一。基于此,本文在对多维视角下英语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从哲学、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角度对英语语言学进行了研究探析。  相似文献   

19.
情景语境应与更加宏观的文化语境相结合来进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其中会涉及到语言共同体,语言变体理论和语域的研究.所以,在进行语言教学时,社会语言学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帕尔默将认知语言学理论整合到传统的对语言与文化进行的研究之中,为我们开辟了一种关于对语言学进行研究的新的、更为科学的视角。文化语言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因而对外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理论素养、语言文化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