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揖同志去世了,近五十年来一直战斗在新闻战线上的老战友就这样匆匆离开我们了。大约在他去世的两个星期之前,他曾经两次到我家里来,和我谈到他最近工作的情况。一次谈到他负责筹备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就是纪念延安时期同在延安城东清凉山工作的《解放日报》,新华社、广播电台和出版局等单位的一个纪念馆。他说这个纪念馆的筹备工作已经快好了,10月就叫以开馆了。他还拿来了他最近写成的两篇文章给我看。一篇是讲延安《新中华报》的创办经过,一篇是讲延安《解放日报》在1942年是怎样进行改革的。他很高兴地告诉我,总算把他在延安工作期间这两件大事写出来了。还有一次是同我谈到筹建新闻中心大楼的问题。他当时很乐观地告诉我,新闻大楼的修建方案已经经国务院和书记处的同志批准了,已经送到北京市政府去了,很快北京市政府就要开会把这个事情敲定了。这两次谈话他心情很愉快、很开朗,回想起来,情景宛如昨日。想不到这竟是我们的诀别谈话,而他的两篇文章竟是最后遗作,那个新闻中心大楼也成了他未竟的遗愿!我知道他犯病人医院是在他入院以后的第二天,  相似文献   

2.
视野     
《视听界》1991,(4)
新闻短些是民主的要求《中国记者》今年第4期报道了胡乔木同志在1990年12月关于短新闻的一次谈话。乔木说,新闻一定要短,这样可以多登一些。读者希望多知道一些消息,多知道一些消息比单纯说道理好,如果每条新闻拉得  相似文献   

3.
一本30万字的书放在案头,这是商恺同志的新著《报海帆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商恺同志193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48年进入《人民日报》当记者,1958年调至中央办公厅在胡乔木同志身边工作多年,“文革”后重返人民日报社,80年代初离开记者岗位后又来到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持工作。他是在我国新闻战线上奋斗了60年的老记者,今年已是75岁高龄的老人了。但他仍然笔耕不辍,把近十多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工作期间所写的根据胡乔木同志新闻思想整理而成的系列文章,以及一些有关新闻业务的文章和讲稿,再加上  相似文献   

4.
王揖同志去世了,近五十年来一直战斗在新闻战线上的老战友就这样匆匆离开我们了。大约在他去世的两个星期之前,他曾经两次到我家里来,和我谈到他最近工作的情况。一次谈到他负责筹备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就是纪念延安时期同在延安城东清凉山工作的《解放日报》,新华社、广播电台和出版局等单位的一个纪念馆。他说这个纪念馆的筹备工作已经快好了,10月就可以开馆了。他还拿来了他最近写成的两篇文章给我看。一篇是讲延安《新中华报》的创办经过,一篇是讲延安《解放  相似文献   

5.
类别:新闻人才学编号——胡乔木盛产“社论”1941年2月,胡乔木被毛泽东点名调去当他的秘书。同年5月,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博古是社长,他提出每天要发一篇社论,社论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胡乔木电成了博古的约稿对象——有时,是博古请毛泽东写社论,毛泽东嘱胡乔木写;有时是博古直接约胡乔木写。胡乔木第一次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题为《救救大后方的青年),在1941年6月8日刊出,胡乔木在这篇文章中显示了他写政论的深厚功底。于是,《解放日报》编辑部“抓”住了他,约他不断写社论,光是1941年6月份便发表了他写的4篇社…  相似文献   

6.
“新闻求短”,说来已成“耳茧”之谈。早在1946年,胡乔木同志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呼吁“作文要短些、再短些!”他认为:新闻的五分之四要在500字左右,这对读者、作者都是大解放。这个观点提倡了几十年,到了八十年代的今  相似文献   

7.
从1948年8月底到1949年3月下旬进北平以前,有半年多的时间,我在西柏坡胡乔木同志直接领导下的新华总社小编辑部里工作,经常接近中央领导同志,受到他们的亲切教诲。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受益很深。象是住了一次短期学习班,从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到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立场,应掌握的党的方针政策,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一次很有成效的训练。现在回忆起这段生活来,还感到不胜留恋,记忆犹新。西柏坡,当时是属于晋察冀边区的河北建屏县(今平山县)的一个村庄,1947年3月延安撤退以后,这里曾经是以刘少奇同志为领导的中共中央工作委  相似文献   

8.
最近,学习胡乔木同志多年前写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很有感触。胡乔木同志在文中说:“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可惜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学会用事实说话这方面,仍然做得很差。去年初,乔木同志在给新华社领导同志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出了“新闻总是要客观地叙述事实”的意见。由此可见,在新闻界深入地议一议这个问题,对促进我们新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收到的大量读者来信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批评我们某些图书在语法、修辞、逻辑和标点上的混乱现象的。有些热心的读者,还千里迢迢给我们开来关于某本书的错别字清单,甚至列出多达数页的正误表。从一些来信措词之尖锐来看,读者对这一类“书疮”是深恶痛绝的。特别是一些小读者在信中就这个问题向编辑和作者叔叔、阿姨、老师发出的稚声呼吁,读罢令人心痛,不禁汗颜。遗憾的是,我们的一部分编辑和作者同志,对这个问题迄今仍未引起高度的重视。有鉴于此,我们特将胡乔木同志不久前关于提高文化修养问题的一封信转载在这里,请同志们认真一读。作为以文字为工具、以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为职业的书刊编辑和作者,我们应当象乔木同志在信中所指出的那样,把书刊文字上的舛误,看作“究竟是一个国家的文艺作品和编辑出版工作的文化水平的一种表现”,并充分认识其“对读者、作者自己和后来的作者编者影响非浅”,从而下决心、花气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我们出版物的文化水平。乔木同志在信中提及他在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我至少看过五遍,待印发后仍发现有多处语病。”为此,他在信中希望周扬和张光年同志多提意见,以便在《红旗》上公开发表以前再作一次修改。当这个重要讲话以《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为题在《红旗》一九八一年第二十三期上发表以后,我们和原来印发的讲话稿对照了一遍,发现改动之处又有六、七十处之多。乔木同志这种对文章斟字酌句、反复推敲、精益求精的严肃态度,十分感人,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大力提倡。现将有关文字方面的部分修改之处对照抄录附后,供同志们参阅。  相似文献   

10.
1989年,是范长江同志的80岁诞辰。回想40年前,他担任人民日报社长时的音容笑貌,一如既往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不久前,我在《新闻研究资料》第45期上,读到夏衍同志所说的《长江的道路》一文。文中最后说:“我最后一次见到长江,是1965年彭真提出二月提纲的时候,以后开了一个全国文教工作会议,这次会上我最后一次碰到长江。”在这最后一次见面时,夏衍同志曾问长江:“你现在写什么,他说他现在有一件平生希望做却还没有做的事情,就是很想写一篇回忆录。我说你想写哪一段,他说想写1947年延安撤退,跟着党中央转战陕北的时候。因为那一段除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以外,文化界跟着走的一个是陆定一,一个是范长江,新闻记者只有他一个。从延安撤退到全国解放是他一生最宝贵、最值得回忆的经历。”这是  相似文献   

11.
前外交部长乔冠华,早年曾以乔木笔名蜚声于抗战初期的香港新闻文化界。胡乔木原名是胡鼎新,在清华园读的是历史系(乔冠华在哲学系),二乔那时便已熟识。当乔冠华在香港新闻文化界大展拳脚的时候,胡乔木已在延安被誉为中共“党内一支笔”。两位都是大手笔、  相似文献   

12.
编后记     
这期刊载了胡乔木同志的一篇讲话,特向大家推荐。要开展编辑学的研究,要在大学中开设编辑专业,都是乔木同志首先提出的。本刊创刊号上就曾刊载了乔木同志《关于编辑学和在大学试办编辑专业》的一封信。本刊创刊后,乔木同志一直是经常翻阅的。这次讲话,又提到了本刊。这对本刊的编者、作者、读者都是极大的鼓舞。这期还转载了卢嘉锡先生的文章。作为著名科学家,在百忙之中,卢嘉锡先生还十分关注科技刊物的工作,并提出了他的看法。这是值得我们编辑同人学习的。卢嘉锡先生的文章原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我们转载,也是对兄弟刊物的创办表示祝贺和相互支持。有些兄弟刊物由于新办,或专业的面  相似文献   

13.
宋汉炎同志写《新闻与美学漫谈》近10年,我也追踪读了近10年。对汉炎来说,这是一个追求、探索、思考、论证的艰苦过程。我知道,他为了这本书中的某些篇章,曾作过多方面准备,付出了大量心血与汗水;曾在自己的采编活动中反复实践,力求使自己的观点受得住实践的检验。现在,他把10年的研究成果汇集成书,并嘱我写几句话。借此机会,我重温了这部书稿,深深感到汉炎10年奋斗是一次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他运用美学理论和原理,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新闻现象,大胆提出并论证了新闻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审美活动这一命题,并对新闻报道中美的形态、美的本质和新闻采写传受中美的规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的许多独到见解,无论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讲,都对我们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陆恂 《军事记者》2003,(6):46-46
梁必业同志任总政副主任期间,对宣传新闻工作是很关心的。我记得在总政宣传部工作时,有一次和周岩、麻振铎同志到广州军区了解宣传新闻工作情况,梁副主任正在广州视察工作。1981年11月27日,我们去看望他,向他汇报了军区宣传新闻工作改革的情况,他听了很高兴,同我们谈了如何加强宣传新闻工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编辑,应当具备什么样的修养和作风呢? 一、不谋官,不为利,不图名凡有人要到出版社来工作,我都如实介绍情况,说明编辑工作的艰辛,同时郑重声明:为官、为名、为利,别进出版社的门。我这个声明不是多余的,做编辑要有点自我牺牲精神。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韦君宜,抗战时期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编辑,有一次去看胡乔木同志,谈起编辑工作,乔木同志特别叮嘱她:你要当编辑,就别想着要  相似文献   

16.
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之一的袁鹰同志,最近回忆说:“胡乔木同志对报纸副刊似乎有特殊的感情和兴趣。” 在五六十年代,胡乔木为办好《人民日报》的副刊,的确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他经常通过电话、写信和亲自到文艺部座谈等方式,为副刊出主意,定题目,找作者,有时候还要亲自动手修改文稿。袁鹰说:“乔木同志对副刊工作的指导,常常贯彻于一篇文稿的始终,有时候比分工主管副刊的副总编辑还要细致具体的多。”  相似文献   

17.
在伊川县■康宾馆见到著名记者纪希晨同志,他得知我在县委从事新闻工作后,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好,好,咱们吃的是一碗饭呵。”纪希晨司志1922年出生于伊川县平等乡莘营村一个农民家庭,现任《中国老年报》第一副总编。这次应邀来郑州开完河南省教育下一代经验交流会后,他没忘记自己是伊川县老干部局聘请多年的顾问,风尘仆仆地回伊川“顾问”老干部工作来了。坐在纪老下榻房间的沙发上,我望着面前这位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了半个世纪的长者和同乡,很想知道是什么引他走上了这条道路。纪老呷一口茶水,促了促眼镜,深有感触地回忆起往事来。1938年奔赴延安,经党的教育培养,担任神府  相似文献   

18.
人民出版社在出版《胡乔木文集》后又出版了《胡乔木谈新闻出版》。前者共刊载有关新闻工作的论文11篇 ,有关出版工作的论文3篇 ,共14篇。《胡乔木谈新闻出版》收录有关新闻出版工作的文章、文稿、讲话、谈话、书信等共90篇 ,其中有关新闻工作的61篇 ,有关出版工作的29篇。这些文章、文稿 ,很多是根据手稿和档案刊印 ,过去没有发表过。我读了以后 ,得以全面了解乔木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论述 ,大大地开阔了视野 ,感到得益非浅。为此 ,要对人民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乔木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长期担任…  相似文献   

19.
编完这本《新闻探索与实践》,心情有些沉甸甸的。回顾多年来新闻工作的历程,真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少年时代,凭着一颗纯真而热诚的心,我把当记者作为自己的人生之梦。中学毕业时,我写过一个剧本,名字叫《二十年以后》。自编自演,我就扮演了20年后的一名新闻记者.去采访我当年的老师和同学。演出之后,竟然受到了师生们热情的称赞。考上北大中文系以后,曾经听过郭超人同志回母校作的一次报告。那时,他才3O多岁.风华正茂,刚从西藏归来。他讲了他在平息西藏叛乱和随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采访经历.强烈地震撼…  相似文献   

20.
1989年,是范长江同志的80岁诞辰。回想40年前,他担任人民日报社长时的音容笑貌,一如既往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不久前,我在《新闻研究资料》第45期上,读到夏衍同志所说的《长江的道路》一文。文中最后说,“我最后一次见到长江,是1965年彭真提出二月提纲的时候,以后开了一个全国文教工作会议,这次会上我最后一次碰到长江。”在这最后一次见面时,夏衍同志曾问长江:“你现在写什么,他说他现在有一件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