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语绘本是小学阶段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资源,因此"绘本教学热"及"绘本教学研究热"逐渐兴起.以中国期刊网录入的论文为参照对象,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知,我国大陆英语绘本教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引进-介绍-本土化尝试三个阶段.从已有文献看,小学英语绘本研究集中于英语绘本的价值与选择、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和英语绘本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三个主题.今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探究适切模式,优化学习过程"是我区信息科技学科的研讨主题。该主题从"主题引领、问题贯穿,任务分解、层次推进,尝试先行、合作跟进,展示交流、评价深化"这四个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来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此,我在教学中关注主题、主线、主体。  相似文献   

3.
认知追踪是一种数据驱动的学习者建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导学、智能课堂编排等系统.尤其是2015年深度神经网络被引入认知追踪任务以来,认知追踪成为智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当前研究普遍存在的"重模型、轻数据"以及数据处理不一致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近六年国内外35篇有关认知追踪的论文,全面梳理和分析其中被高频使用的数据集,提出以学生、知识、问题三个对象及六类交互关系为核心的认知追踪概念框架,为深层次理解数据内涵和统一数据操作提供指导.本研究还运用该框架对数据集特征进行分类,围绕数据重复、数据顺序、支架题目、技能缺失以及多技能题目等关键问题进行数据一致性分析,特别是针对多技能题目,提出了基于多热编码的表示方法.本研究最后从五方面讨论了认知追踪及未来智能教育的发展趋势:从个体自主学习到多模式混合学习、从单一学习行为到多模态数据融合、从深度学习算法黑箱到可解释分析、从数据驱动到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以及从技术意识垄断回归教育价值本位,为拓展认知追踪研究边界、促进智能教育创新突破提供参考与指引.  相似文献   

4.
大学学习研究的方法取向、核心观点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对大学学习研究这一问题的关注已经有近40年历史,而在我国,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时间还很短。要了解大学学习研究未来的发展,就有必要全面梳理和反思其基本方法取向、核心观点及未来趋势:方法取向看,主要应了解学习方法传统和信息加工方法传统;从核心观点看,可以考察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从未来趋势看,应强调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研究、基于真实情境改进的设计研究、特定学习规律研究和学生学习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五忌"。"三看":一看图表的标题(表格名称)。二看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三看表注(备注)。"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啰唆;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相似文献   

6.
学习进阶是指在学生学习之前预设不同的学习路径,学生沿着这些不同的学习路径逐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文章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对学习进阶的构成要素和构建步骤进行分析,以"磁场"主题为例,通过对"磁场"核心概念的分析,从基本性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三个进阶维度划分进阶层级,构建"磁场"主题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并阐述其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引论:涵义、课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信念,是个体对自己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或网络通讯工具等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具有明显的学习性和指定域的特征.本研究旨在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两个层面分析当前国内外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课题,其中以"学习者差异""学习内容分类""学习过程参与"和"学习绩效改进"以及"综合交互效应"等课题为主,大部分采用了实验研究,同时兼顾质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课题对教学设计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启示意义,表现为:应关注目标的"完整性"、应强调策略的"激励性"以及应提倡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王德明 《考试》2014,(4):22-23
<正>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审题的关键在于设问。因此,在政治主观题审题过程中,我们阅读主观题的顺序是先看设问,后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使对试题情境的思考有一个主题。因此,要把握情境的主题需要对设问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明确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究竟需要从设问部分得到什么。通常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教材知识范围、情境材料范围以及设问模式,应该说这三个部分是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在设问部分的"三味真火"。  相似文献   

9.
学习分析是“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发了教育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并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学习分析的形成过程,然后从利益相关者、研究目标、研究对象、技术方法四个维度,回顾了近五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学习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遇到的挑战,便于相关人员制定教育决策、优化教育管理过程以及完善学习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分析研究主题主要涵盖学习者知识建模、学习情绪建模、学习行为特征抽取、学习活动跟踪、学习者建模、学位获取分析、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优化、自适应学习系统和个性化学习、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分析九个方面;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集中式学习环境、分布式学习环境以及身体活动数据;常用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分析、话语分析和网站分析。目前,学习分析研究遇到的挑战包括教育数据预处理难度大、数据访问权限不明确、学习分析适用性有限。虽然学习分析尚处于发展初期,但由于能够为教育系统各级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1992—2021年收录的关于劳动教育相关主题的核心期刊进行分析,发现:从年发文量看近三十年来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经历了波浪式起伏、平缓式下降及突破式增长等三个阶段,且目前仍处于突破式增长阶段,未来该领域依然有极大研究价值;从研究者和机构看,刘向兵、顾建军、檀传宝等人是该领域高产作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是该领域核心研究机构,但总体高产研究者数量少且跨机构合作密度低;从关键词共现和突现上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新时代""劳动技术教育""实践路径""职业院校"等是热点,围绕热点主要讨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劳动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区分与课程开展、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特征与路径、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及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特征与育人模式等主题研究.基于分析结合当下劳动教育发展要求,提出未来劳动教育应"开发自身价值,顺应新时代要求;转变单一研究观念,拓展多维度视角;构建科学评价模式,促成完整性发展",最终实现劳动教育横纵向深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Ogbu's (1988) “cultural model of success” guides us in understanding one's success through historical, cultural, structural (normative),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Perceptions of schooling and achievement are related and affected by these important factors. Therefore, this chapt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its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Background literature on South Korea, such as its demographics and history, is used to introduc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South Korean education. Finally, a brief history of Korean education provides a context for the study.  相似文献   

18.
"后人类"已经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可以用来指称各种不同思想运动或学派的概念,包括哲学的、文化的或批判的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就其中外熵论的、自由的或民主的超人类主义而言),女性主义研究中的新物质主义进路,以及具有完全不同视野的反人本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性论和后人性论等。无论对于专家还是非专家而言,后人类这个概念普泛和无所不包的使用,已经引起了方法论和理论上的混乱。探讨上述各种不同运动之间的区别,聚焦后人类主义和超人类主义所共有的指称域,并阐述这两种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思想可以表明,后人类主义为反思可能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