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内容“轴对称”.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文化价值,能够识别简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 1.1地位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图形变换知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像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本节课通过对典型图案的欣赏、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等图形变换手段进行图案设计。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内容"轴对称".  相似文献   

5.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第5章第1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的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图形与坐标"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作为第一二学段"图形与位置"的发展,本节课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它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而且也为学生今后从坐标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也为后续的一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目标分析本节主要介绍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基本概念等内容,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轴对称,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文化价值,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  相似文献   

7.
1 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中已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统计的基本方法,体验统计思想的第一课时.本节课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景,使学生认识到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得到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常用实施方法.这些活动的实施就是想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或其它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初步形成运用统计的思想和方法(用数据说话)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轴对称图形》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这部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初中阶段,它既是前面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又是图形全等的具体应用,是与平移、旋转等相关联的又一种图形变换方式,也是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图形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学分析学生通过小学数学中《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学习,对等腰三角形已有了初步认识,知道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腰、底、底角,顶角等概念,并且通过动手操作初步掌握了等腰三角形部分特征.本节课是在全等和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的基础上展开探究的.本节课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也是学习等腰三角形判定和等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基础,还是说明角相等、线段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本节  相似文献   

10.
本微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第四节“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1)运用动画等手段让学生体验最短路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轴对称等相关知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3)帮助学生建构该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节是《二次函数》的复习课。初中阶段学生虽已学过这部分内容,进入高中阶段又进一步学习这部分内容,由于职高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多是机械的,很难从本质上加以理解。对知识掌握不扎实。而二次函数的内容涉及面广,灵活性大,技巧性强。复习时要以“课本”为蓝本,注重浓缩知识,使之系统化。纵向深入,加深对性质、概念、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一)》第一节《图形的旋转》.本章是在学生学过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全等、轴对称图形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对平面图形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图形的旋转是继图形的平移与翻折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变换,也是研究中心对称的基本方法.八年级的学生喜欢通过自己观察、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知,他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初步了解了研究图形变换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几何图形变换"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材七年级《平面几何》在三角形及全等形的概念之后,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有一段“读一读”材料:全等变换,在教材中是“了解”内容.教材中指出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翻转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是全等形,这样的变换是全等变换.让学生直观认识几个含有以上基本变换的几何图形,而这些基本图形是后面全等三角形证明的最常用图形,同时这三种变换又是《平面几何》中最根本的变换规则.但是,由于学生没有“轴对称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轴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教师一般认为这段材料不易解释清楚,只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自然不能体会到此材料的重要作用,因此,此阅读材料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14.
刘冬云 《生物学教学》2004,29(12):22-23
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吸收作用”。本节内容与前面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起,构成绿色植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并为后面要学习的蒸腾作用起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这节教学内容涉及到一些七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学习起来会感到有些抽象,  相似文献   

15.
黄鹏 《化学教学》2009,(12):48-49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内容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1。本课题涉及到的成分检验的方法都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而且可究对象又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的教材只提供了操作流程示意图作为参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在实验中的主体价值,所以上好本节课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如行尸走肉;一节课没有了灵魂,就如一潭死水。有灵魂的课堂,就能与学生的心灵相互激荡,激活学生的学习细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试从大赛所展示的二十三节评优课,结合参赛课例的部分内容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一、说教材 对称是<标准>"空间与图形"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考虑到对称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作图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些,因此,在三年级上册安排对称知识的学习,共2课时:感知对称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作图;三年级下册安排平移和旋转内容的学习.现在我说的是<感知对称现象>.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1990年人教版)中“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一节,其教学设计是从教学内容、学生知识现状、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几方面进行的,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功能。教学体会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参与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节,它在本章中起着开启新课的作用。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进入图形中的轴对称世界,深刻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学习与探索,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至深,为后面学习抽象的轴对称图形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0.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课曾获得江苏省高中化学评优课一等奖。这节课的备课经历了多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细究,更经历了多位专家的悉心指导和精彩点拨,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供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