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和KHB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从家校共育视角分析了教师关怀对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依据大五人格理论框架下的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倾性衡量非认知能力,研究发现:家长主观感知的教师关怀能显著改善农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家长接触到的客观教师关怀会对农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产生差异化影响。具体来看,教师的学习关怀对农村儿童的外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显著改善其神经质;心理关怀能显著提升农村儿童的宜人性和尽责性;交友关怀能显著提升农村儿童的外倾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关怀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而对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产生影响,这一作用机制是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反应和要求这两个机制共同实现的,相较于父母要求,父母对子女需求反应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人格特质对利他行为的影响,采用整群抽样法对4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的得分较高,神经质、外倾性的得分较低。女生在神经质、宜人性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在尽责性上非独生子女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的得分。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利他行为水平比较理想,且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有更高的利他表现。(3)人格特质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人格特质五个维度中,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对利他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识别出同伴非认知能力对中国学生成绩的影响。根据大五人格理论,采用神经质和尽责性度量非认知能力,得到如下主要结论:首先,同伴神经质提高1个标准差使得个人成绩平均下降5.3分,同伴尽责性提高1个标准差使得个人成绩平均提高8.7分。其次,同伴神经质对成绩差的学生影响大于成绩好的学生,对女生的影响大于男生,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大于语文和英语成绩;同伴尽责性对成绩差的学生影响大于成绩好的学生,对女生的影响小于男生,对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影响无明显差别。再次,同伴非认知能力会通过自我能力评估、未来预期和朋友圈影响学生成绩。最后,改变同伴定义、非认知能力定义和随机分班的确认标准后,同伴非认知能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问卷研究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人格特征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征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与神经质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公正性存在负相关∮与外倾性零相关。路径模型表明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中社会支持是一个“中介变量”,人格因子中的开放性对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可能是通过社会支持而产生影响的,而神经质因子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且路径系数已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作为目前应用广泛的人格模型,“大五”人格因素包括: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在对“大五”人格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其在人事选拔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即“大五”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并对团体绩效也有一定的预测力等。  相似文献   

6.
作为目前应用广泛的人格模型,“大五”人格因素包括: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在对“大五”人格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其在人事选拔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即“大五”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并对团体绩效也有一定的预测力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大五人格与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采用修订版大五人格量表和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调查问卷对湖南省195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持积极的接纳态度,且随学段的升高而降低.(2)神经质可显著负向预测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均能...  相似文献   

8.
特定人文环境、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土家族独特的群体人格特征,重庆土家族在生产劳动、男女交往、婚丧习俗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民歌都透射出独特的群体人格。根据重庆土家族民歌的个案,运用人格心理学的“大五人格”理论,土家族群体人格特征具体表现为较高的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及神经质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5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人格特质、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宜人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不显著;(2)外倾性、责任性、神经质、开放性和自尊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自尊在外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开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责任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人格与学业拖延间的关系,揭示时间管理倾向在其间的中介机制,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对30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学业拖延从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中学生人格各维度、时间管理倾向在各人口学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生学业拖延与神经质有正向相关关系,与宜人性、尽责性、时间管理倾向有负向相关关系;时间管理倾向与神经质有负向相关关系,与外向型、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有正向相关关系;(4)时间管理倾向在神经质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时间管理倾向在宜人性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对学业拖延有重要影响,通过提升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微信即时互动情境中聊天时长对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笔者选取138名互不相识的大学生进行5min、10min和20min的微信聊天,对彼此的大五人格做出判断:(1)在所有互动组中,神经质的他评分数显著低于自评分数,而外倾性的他评分数显著高于自评分数;(2)总体而言,除神经质以外,大五人格其余四种特质的自我—他人一致性(SOA)均达到显著水平;(3)分组中,10min组的尽责性和外倾性,以及20min组的尽责性、宜人性和开放性的SOA都比较显著;(4)随着微信互动时长的增加,SOA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可见,更长时间的微信互动能使个体表露更多的个人信息,进行更深层的交流,因此观察者做出的人格判断也更准确,这对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对45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贫困大学生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外倾性、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指标相关显著;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大五"人格模式是涵盖人格的5个因素的简称,它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大五人格的这每一个维度与学校变革型领导有着密切的关系,成功的变革型校长应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外倾性、创造性、宜人性与强烈的责任感.因此,以"大五"人格模式为导向,对健全变革型校长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启示,即基于"大五"人格模式发展起来的人格健全的变革型校长才是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所真正需要的好校长.  相似文献   

14.
使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河南348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人格在宜人性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班主任的开放性、责任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班主任;中学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小学教师;10年以下教龄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低于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责任感、宜人性和神经质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宜人性、外倾性和责任感对一般教学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格是影响其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人格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探讨人格特征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43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和自编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考察人格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开放性与学习策略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因子则对学习策略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研究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我国初中生家庭劳动现状,探究家庭劳动与初中生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12.1%的初中生不参与家庭劳动,且不同特征的初中生家庭劳动时间存在显著差异;1小时以内的家庭劳动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家庭劳动对初中生开放性、外倾性和宜人性等非认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并且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合适的家庭劳动。同时,各方要积极构建以家庭为主体,以学校为引导,以社区为支持的内外交织、多元协同的家庭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已有众多研究基于人格特质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揭示了志愿服务参与和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本文基于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志愿服务参与和非认知能力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志愿服务参与究竟是筛选还是培育了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研究结果证实了志愿服务参与对外向性和尽责性有筛选作用,对宜人性有培育作用,对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既没有筛选作用,也没有培育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高校志愿服务主要通过人格特质机制筛选了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对非认知能力的培育作用有限,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高校志愿服务如何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和《大五人格量表》对某科技大学的3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男女之间自卑和强迫差异极其(P<0.01)显著.在不同专业之间焦虑和抑郁方面差异非常显著.(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大五人格的开放性方面差异极其(P<0.01)显著,不同专业之间神经质和开放性方面差异非常显著.(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各维度水平和大五人格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开放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和心理弹性量表对171名留守经历医学生和170名非留守经历医学生进行测评,发现留守经历医学生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医学生,外倾性和开放性以及心理弹性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经历医学生;留守经历医学生大五人格维度与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外倾性、严谨性、神经质、开放性对留守经历医学生心理弹性有明显预测作用,而友善性和留守经历因素对其当前心理弹性无明显预测作用。可见,留守经历医学生心理弹性受其人格因素影响,但留守经历因素对个体心理弹性水平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陕西省咸阳市284名少先队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中除神经质外,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均与少先队员的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在回归分析中大五人格可解释少先队员生活满意度的54.3%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