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克·扬是世界课程社会学的奠基人,他早期提出了知识及学校制度的"社会建构性"和"有权者的知识"(the knowledge of the powerful)的概念;此后,随着他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尤其是对英国及南非课程改革的关注,他转向了对"强有力的知识"(powerful knowledege)的研究。围绕着从"有权者的知识"到"强有力的知识"的转变过程,张建珍和许甜发起了与麦克·扬关于课程知识观转型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当代知识论中的"弱纲领"与"强纲领"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知识论研究在科学知识的社会因素与外部实在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念,即传统的"弱纲领"和以科学知识社会学为代表的"强纲领".其中,"弱纲领"代表了正统的科学知识观,它将科学知识视为人类理性的产物,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强纲领"则通过"因果性"、"对称性"等原则把对人文、社会知识的社会分析扩展到了对科学知识的分析,要求对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人类信念都进行所谓的"公正"、"对称性"说明.  相似文献   

3.
论自然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对有关自然科学知识性质问题的研究有不同的论述。从实在论的建构主义观点看 ,自然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具有开放性、具体性、动态性、灵活性的特点。自然科学知识的性质与教育活动有密切关系 ,自然科学知识性质的改变对学校教育和课程改革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生产与习得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选择知识的生产与习得作为论述的主要方向。在对从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轨迹进行简要回顾后,本文对科学知识的成因以及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习得作了社会学的分析,并试图比较建构主义思想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与教育学两大领域内兴起与发展的情况,以便为两个领域中的建构主义研究寻找一个交叉点。本文希望教育界的理论研究者能更多关注诸如知识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进展,以便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渊源来自于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它从社会建构的纬度分析和研究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正确消解了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完全客观性进行了否定.科学知识社会学指出科学事实和科学论文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知识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室制造出来,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使科学地位得到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科学知识通常被认为是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是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正确性"等特性的.由此,不仅造成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师生缺乏对科学知识的反思、批判、追问与探究,而且造成人们不能清醒、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知识背后价值因素的渗透,致使师生缺乏对科学知识与道德、价值判断等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科学霸权"、"社会霸权"等的分析与认识.实际上,从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以及有关理论流派的研究来看,科学知识与一定社会的价值因素之间是存在着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的,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是具有"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等特性的.清醒、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对于更新人们的科学知识观、深化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克服课堂教学危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促进科学教育进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尔凯是当代有影响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他的《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是其代表作。他在书中批判了传统的知识社会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认为科学内容不能作社会学分析的观点,强调科学知识并不处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其内容也受社会和化因素的影响:他还对科学作了较为详尽的化解读和简略的社会语境分析,并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不仅对传统的客观知识观与科学知识观做出了解构与否认,同时强调了知识的社会性,并将社会因素作为知识生成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在对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做出阐述的基础上,对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反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学理论研究。其传统研究范式处于不断的被“消解”的境况之中.教学理论研究在不断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它显现出一种“自我”解构——知识论转向的景况。这一景况发生在教学理论研究的“知识体验”中,这种“知识体验”(渗透)表现在知识观、知识的心理学观、知识社会学三个方面。它表明了教学理论原有基石的裂变以及教学理论研究从规律(探寻)到规则(知识生成规则)的知识论转向。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育社会学在学理上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性质。它受到知识社会学和数学社会学的交互作用和影响。科学知识社会学和数学知识社会学关于科学与数学的认识对数学教育的社会学研究都有很好的启迪。在借鉴上述两种知识社会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作为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探讨了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内涵、层次和基本范畴以及对于中国数学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学家托马斯·波克维茨的“社会知识论”侧重考量知识的“社会性”,基本观点包括: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与权力密不可分;社会知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论.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碎片化思维”这一思想通道对学校知识、教育改革、研究方法论进行解构,教育研究者应理性表达批判、教育决策者应坚守知识分子立场、教育实践者亦应是“研究者”.这是波克维茨“社会知识论”给予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改革、实现社会重构的重要暗示.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观念的知识学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知识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充分体现出经验理性(实证知识)的诉求,现代教育理念的正当性就是得自这种实证主义知识论的论证。建立在实证主义知识论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教育正面临根本困境,教育的危机本质上是实证主义知识观的危机。在一个时代的教育观念中,必须同时具有信仰、理性和知识三个要素,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形成信仰、培养人的理性能力,要通过教育活动培养禀赋自由、尊严、自尊、个性和有创造力的生命个体。  相似文献   

13.
教育社会学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可以让教育管理者跳出教育内部,从大社会回眸教育系统,通过社会学与教育学跨学科研究,在"把学习打开"中"盘活社会资本",实现教育工作者知识共享,帮助老师提炼教学主张,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4.
"议题中心教学"是围绕社会中发生的争议性问题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方式。20世纪初以来,美国"议题中心教学"经过了初创、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议题中心教学"思想在初创阶段以关注社会问题为起点,以"社会重建论"为思想基础;在发展阶段,重视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的运用,提出了决策制定模型和反思探究模型等教学模式;在完善阶段,议题内容拓展到科学、语言与艺术等领域,"科学-技术-社会"的教学模式日臻成熟。美国议题中心教学思想的百年演变为认识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来自异域的图景。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扑 《教育科学》2003,19(5):19-23
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存在一个过程,从背景看:70年代教育社会学发展出现研究重点的转移;从学术取向看,教育社会学表现出对知识社会学从理念到方法的巨大认同;从交融结果看,教育社会学将知识社会学辟为其微观研究中一个专有的领地,酿就了教育知识社会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全部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不同于意见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分门别类的"科学的知识"及其体系,以解决他那个时代凸显的总的哲学问題--知识论问题.他的本体论和逻辑学都是力其哲学知识论服务的.他把能"说明事物的原因"、"事物必是其所是"、"不能异于自身的必然性"的东西赋予"是"的范畴,然后以这些范畴作为分析工具和逻辑基础,进而上升到演绎推理的形式以建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必须是证明的,要做到这一点,科学知识的对象就只能是能说明事物发生的原因,说明事物必是其所是、不能异于自身的具有普遍性的"是"的本体.不同"种"类的本体,构成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围和知识门类.  相似文献   

17.
理性和价值取向是思想研究的切入点,二者结合的视角方可洞察思想本质。二战后美国"学科-知识理性"的教师教育思想经历了从20世纪50-70年代回归学科知识的学术本真到20世纪80年代后解制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培养要求知识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教育是用知识生产知识的产业 ,不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意义上的“对人的投资”。因此应当重新认识知识社会的教育。教育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通过教育投资 ,受教育者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其相关方面的能力。美国学者马克卢普认为 ,科学生产的知识是提高未来生产率的一种投资。同时 ,科学知识作为社会生活的消费品之一 ,人们对它进行投…  相似文献   

19.
一、时代发展对创新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引发知识爆炸,使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人类知识总量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  相似文献   

20.
知识社会的来临使得知识的作用日渐凸显,大学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知识观经历了从形而上学的普遍知识到自由知识、从自由知识到科学知识,再到后现代知识的转变。面对后现代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价值性以及碎片化、弥散性等特点,大学面临着知识权威性、大学角色转变的挑战以及大学场所存在必要性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