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致使城乡教育差距非常明显,城乡小学的"数字鸿沟"日益显现,城乡教育"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欠缺。通过问卷的方式对200名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乡村教师信息化知识欠缺、信息技术能力不足、信息化专业能力提升的动力不足。通过分析乡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与网上互动的行为数据,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加强县(区)域教育云平台建设;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县(区)域网络社群运行机制建设;县(区)域教师网络社群的职能应从数字资源共享向教育智慧分享转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利用率仍然比较低。为了搞清楚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我们对北京城区的5所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方式,并结合课堂观察。得出结论:当前,在北京城区中小学,计算机和网络在课堂上使用率不高,制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障碍依次是"时间、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问题的根源是与信息化相关的教育、教学及管理问题,只有实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才能让基础教育信息化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利用率仍然比较低。为了搞清楚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我们对北京城区的5所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方式,并结合课堂观察。得出结论:当前,在北京城区中小学,计算机和网络在课堂上使用率不高,制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障碍依次是“时间、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问题的根源是与信息化相关的教育、教学及管理问题,只有实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才能让基础教育信息化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迅速发展的今天,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然而数字鸿沟的存在影响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发展,本文就数字鸿沟对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数字鸿沟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是乡村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就目前而言,我国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乡村教师数字化意识不足、数字化知识与技能欠缺、数字化应用能力偏低、数字社会责任履行不够充分、缺乏利用数字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等。大幅提高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有助于乡村教师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实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强化乡村学生的数字能力,消弭城乡基础教育的“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同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加强对于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及实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必不可少的因素。明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向,包括强化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意识,使其树立理性的数字观;加强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实践与反思力度,提高其数字应用的能力;创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模式,实现乡村教师研修的数字化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规划以来,成都市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地进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发展不均衡;数字资源不多,深度融合不够;师生信息化素养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通过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信息化建设中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改进中小学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乡村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面临着新的教学问题。为了解乡村中学高中生化学数字化学习真实情况,从归因视角,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NVivo12软件对37名受访者的访谈文本进行整理编码,构建出乡村中学化学数字化学习效果归因模型。依据模型阐释得出乡村中学化学数字化学习主要问题在于前提缺失、信念薄弱、情境淡化、过程低效四个方面。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建议:助力乡村教育转型,消弭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师生数字素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各方联动保障教学;创新数字化教学方式,关注化学学科特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义务教育城乡间的数字差距逐步扩大,形成了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阻碍,不利于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本文对义务教育城乡间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情期间,我国中小学开展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引发了对在线教学的广泛讨论.文章以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为切入口,调查了解当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对于在线教学的看法.根据"在线教学策略""在线课堂管理""促进学生参与""提供技术支持"等四个维度的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水平较高,教师在线教学经验、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学校支持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对其有正面影响.为提高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未来政府可加强相关政策支持与培训引导,学校应着力构建信息化愿景,教师可进一步丰富在线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中小学纷纷依托信息化平台和网络技术积极开展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在此期间,线上教学充分发挥优势与长处,灵活调配各类网络资源与平台,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以基础教育领域中的班级管理为出发点,试图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宝贵经验中为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的班级管理提供相应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对城乡教育数字鸿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平衡发展,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与实施对消除我国城乡在教育方面数字鸿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危害,通过对湖北地区部分边远学校进行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对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来消除数字鸿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胡宏志 《考试周刊》2014,(55):178-178
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是国家三部委根据当前形势,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加强和促进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教育工作信息化的重要结合点,有利于提升农村电化水平,让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享受到和城市一样优秀的教育资源,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教育鸿沟",在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并逐步形成研究资源、开发资源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数字媒介素养是信息化教学素养的重要构成,实施数字媒介素养教育是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变革的必然要求.鉴于此,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文章在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已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教师为概念载体,对数字媒介素养的内涵及结构做了重新界定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并深入剖析了开展中小学教师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APP模式,以期对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数字媒介素养水平,推进数字媒介与基础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字素养已成为未来教师的必备特质之一,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成为影响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关键所在。该文选取东中西部9405名中小学教师作为测评样本,考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现状与差异所在,找出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测试题科学有效;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整体水平较高;在数字社会责任维度上表现最佳,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维度上表现最差;东西部地区教师显著高于中部,城乡教师数字素养没有明显差异,小学教师数字素养高于中学教师,男女教师数字素养没有明显差异。基于测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提升的突破路径: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政策引导;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体系;缩小教师数字鸿沟;重点提高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校园网作为"校校通"工程实施的重要技术平台,其建设与应用直接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研究者以陕西省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针对校园网的建设、师生使用网络情况以及校园网的教学应用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显示,师生的网络应用已成为常态化,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应用还较少,校园网的信息化教育服务体系比较薄弱。在信息化教育实践中应加强学生网络应用的引导和规范,并就校园网教学应用及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文章综合应用文献研究、归纳和演绎等方法,首先,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层数字鸿沟:数字技术的接入鸿沟、数字技术的使用鸿沟、素养鸿沟;其次,从技术赋能的内涵、技术赋能的运行逻辑及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技术赋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行逻辑;最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核心层、应用层、支撑层、基础层、保障层等五个层面组成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路径,以实现从数字鸿沟到技术赋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中小学师生已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但网络行为主要依托商业网站提供的交流沟通、娱乐为主,校园网只是一个通讯平台.研究者以陕西省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针对师生使用网络交流沟通工具状况、校园网为师生建立主页空间的可行性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建议应把师生网络交流纳入校园网建设体系之中,并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模式和途径,以实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为跟进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的步伐,教育部明确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信息化环境发生了新的转向,由信息化衍生而来的数字鸿沟的内涵也发生了新的转变.如何平衡数字赋能与数字鸿沟,这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从新数字鸿沟的角度探讨新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与核心要素;其次,阐述弥合新数字鸿沟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最后,以三种鸿沟为主线,提出六条相关策略,以期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弥合新数字鸿沟,推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18,(3):59-65
数字鸿沟经历了从信息鸿沟到素养鸿沟两个阶段的变化,反映了从信息技术的接入差异向人们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差异的演化。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推广和普及,信息鸿沟逐渐弥合,而素养鸿沟日益凸显。在深入分析教师"素养鸿沟"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文章从国家、区校和教师个人层面提出了弥合教师素养鸿沟的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乡教育二元分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日本进行了近100年的探索,推行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即通过教师定期的城乡流动,使城市与乡村教师资源得到均衡化配置,有效地阻止了因城乡师资的巨大差异而引起的城乡教育的不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