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精湛的艺术内涵,更蕴含着家国理念和道德情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第二课堂平台,在实践中探索、归纳传统文化的校园融合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并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相似文献   

2.
樊智涛 《新作文》2022,(1):49-50
袁爱国老师的创意作文课充分体现了他的境界语文教学主张,他总是基于生活设计创意作文教学的情境,带着学生在"思"与"诗"的融合共生中拔节,最终奔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之"境". 一堂《观看之道:樱花与少年》作文课,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学生与听课教师得到心灵的净化、写作的启迪.这是一堂学习过程可见的生成性作文课,学生的才情犹如四月的...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是一个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范畴.受乐亭地方文化珍品皮影艺术的启示,乐亭县乐亭镇三刘庄小学力图把皮影艺术引进校园,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4.
在悄无声息的校园里,看那一个个坐姿端正,神色安静的身影,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学而优则仕"这柄功利利剑的魔力,被这种强烈欲望吊起的学生群体,就像是一架按既定程序运行的机器,转动起来顺畅而投入.但是,谁能说他们的投入是执着与主动的,抑或是乐而为之?反观职业学校,失去了"高考"这柄利剑的驱使,学生又像是一架失控的的机器,要么不转,要么乱转.教师应通过教学唤醒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打开学生自主学习之锁.作为课堂,我认为教师应该就像文火烧水一般,营造一种"非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好奇慢慢升温,逐渐达到本能学习欲望的沸腾.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简称"新体系",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通过充分引进国际著名音乐教学体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乐教理念,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扎实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一套优秀的教学成果,目前正在面向全国的推广普及中."新体系"的理念定位于"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也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好,并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时下,"书香校园"是一个十分时髦的校园名词,各地学校纷纷大兴读书之风,开展各种与读书有关的活动:"书香班级评比""书香活动月""书香展示周"……校园里一时间"书香"阵阵.让孩子爱读书,读好书,这是一所学校最须做好的事情.让每个孩子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用心读到一些优秀的作品,是多么有意义、多么应该的事情.说法是好的,想法也是好的,但被一些"歪嘴和尚"念着念着,校园书香就变了味.  相似文献   

7.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便会感到读书不苦,其乐无穷.书香不仅要弥漫在孩子们的心里,更要弥漫在整个校园,让书香在校园里慢慢地充盈开来……让这样的理念指引我们将"悦"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8.
扎染艺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将民间扎染艺术引入初中美术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审美情趣,让初中生得以了解优秀的民间艺术,并将其传承发扬。民间扎染艺术走进初中美术课堂,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是一个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范畴。受乐亭地方文化珍品皮影艺术的启示,乐亭县乐亭镇三刘庄小学力图把皮影艺术引进校园,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汲取了人类关于读书的一切优秀思想,并借鏊生命教育、解释学、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等理论,创立了科学读书观.在实践层面上对"营造书香校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对"营造书香校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理性分析.旨在改变目前中学生与教师的阅读状况,促进师生共同的发展,让教师与学生都拥有一个阳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孝道"与"礼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美德,经过代代相传,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孝礼文化.以家庭为实践体系的依托,由教师引导、家长指导学生在家的孝敬行为、礼仪行为.学生"孝礼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带给了学生思想和行为上转变,也带给了家长家庭教育的一些方法,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以在下一代的身上传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权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中挖掘教学知识.让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体验快乐,促使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书法走进校园、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珍贵的记忆,成为校园文化的宝贵财富?基于这些问题,南京市中央路小学遵循"儿童自体验"理念——融书法于校园活动的实践研究,独辟新路让学生成为校园书法活动的主体,活动内容自策划、活动过程自体验、活动效能自评价,让书法这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借助校园书法活动在学生心中萌芽。  相似文献   

14.
准剧起源于盐阜及两准一带.她根生苏北,花开江南,流行于大江南北,是江苏乃至华东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剧种之一.她集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准剧艺术引进校园,让民间艺术融入课堂,弘扬本土文化,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让草根艺术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一、实施淮剧教育,振奋民族精神 我国民族特有的艺术种类繁多,然而许多学生对西方音乐颇有兴趣,对外国作曲家了解掌握较多,而对中国音乐杰作却知之不多,尤其对我国戏曲艺术就知之更少了.准剧——江淮地区独具风貌的一种地方艺术形式的教学,由于其乡土性、草根性,必将激起学生对戏曲文化的认同和追求,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15.
在民国时期,尽管尚未真正形成"校园侵凌"之概念,相关文献中却已有对其治理的记载.将民国时期中小学校园侵凌研究从时间与内容两个维度进行梳理,并从侵凌治理方式、对待侵凌的态度、具体侵凌案例的社会背景三方面总结民国时期校园侵凌的特点.民国时期校园侵凌的治理路径包括重视并发挥教师作用、对教师提出针对性要求、设置校规校纪与惩戒条例、增设专门人员监管侵凌、利用学生组织进行监管、开设专项课程与活动以及营造温馨校园环境等.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中小学普遍推行校务公开,这让老百姓不禁为之拍手叫好.一个个被誉为"阳光工程"的校务公开栏,或者竖立在学校门口,或者置于校园的显要位置,将群众最为关心的各种收费、学生救助、学校建设等办学行为随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这无疑是不断完善的校务民主建设中的一大进步.然而,这项"阳光工程"在推行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不真实等种种"雾里看花"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围绕着强化课堂教学的"三步走"意识展开论述,阐述了让学生用心灵感悟音乐之美,让学生用行动、技能追求音乐之美,让学生以音乐特长表现、创造音乐之美的三种意识,并逐条展开论述,最终得出结论,"三步走"的意识对强化课堂教学效益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8.
一、消除理性与人文的对立.使学生领略和谐数学之"美" 1.以美"冶"情. [案例1]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字之美,我让学生赏析我国古典诗词中含有数字的佳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公认的长江漂流的名篇,以数字描述了一幅轻快飘逸的画卷.  相似文献   

19.
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教育学生方面,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协凋、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倡在培养学生自主和谐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的自主和谐持续发展,实现双赢;从学校角度讲,应确立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并通过建立"三园学校"即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形成和谐发展的动力,建立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建立和谐发展的办学机制,让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社会受益.  相似文献   

20.
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之母。然而,现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有识之士的共识是:必须让优秀的民间艺术回到民间去,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江苏现代教育培训中心与江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在此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