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市场机制、市场经济体制辨析漆向东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工作中对于计划手段的运用比较熟悉,而对于市场、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准确地理...  相似文献   

2.
十四大报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教育的改革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市场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起着极其巨大的积极作用.党中央深刻分析了我国历史与现状,遵循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根据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十四大上,顺应历史潮流,庄严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拉开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观念顾海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根本改变了以往在计划经济框架内思考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传统观念。反思近两年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过程,其间形成的四大新观念对我...  相似文献   

5.
来华留学生工作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周炳琦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教育体制改革。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也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如何认识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标定位是对改革成果的制度化界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始终未能摆脱市场经济是补充的概念,没有认识清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定位不准的瓶颈.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多年来市场与计划关系问题的争论作出了科学总结,为中国共产党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改革目标的定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南方谈话"讲出振聋发聩的话,"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作了有力的论证。中央明确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央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举措,都是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理论的目标价值,我们应当坚决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阐述江泽民同志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
经济生活全书共分"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收入与分配"和"面对市场经济"四个单元,基本的逻辑顺序是:从消费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进而给出进行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统计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确立、新的统计调查体系的逐步形成。但这些改革都是就政府统计而言的,相比之下,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由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现有的企业统计已不能适应企业生产管理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