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用可靠的包括数据在内的证据去证实世界。所谓数据.主要指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所得到的相关数据。数据意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2.
所谓数据是指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等得到的相关实验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数据是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最真实的记录,是他们通过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方式获得的,是科学探究的依据。对于科学教师来说,不懂得数据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就不能充分理解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就不能引领学生理解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正上好科学课。  相似文献   

3.
许华锋 《辽宁教育》2012,(11):60-63
所谓数据是指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等得到的相关实验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数据是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最真实的记录,是他们通过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方式获得的,是科学探究的依据。对于科学教师来说,不  相似文献   

4.
所谓数据是指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等得到的相关实验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数据是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最真实的记录,是他们通过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方式获得的,是他们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教学中的数据,是指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等得到的相关实验数字。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方式获得的数据,是他们科学探究的依据。不懂得数据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就不能充分理解科学的本质"严谨和证据"。那么,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呢?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一、通过对无效数据的讨论培养数据意识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数据。我们要有效利用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让学生自觉运用数据来解释相关的科学问题,不断利用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培养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经常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数据。数据记录作为探究实验中常见的记录手段,对事物、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时,它能使我们的条理更清楚,结果更精确,有着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数据的教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中得到的数据,使学生从被动记录到主动分析,让学生自觉运用数据来解释相关的问题或现象,不断利用可靠的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敏感的数据意识,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数据意识,能使学生努力通过实验寻求有利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自觉运用数据来解释相关的问题或现象,不断得到可靠的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教师数据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数据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那么,当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数据意识的现状是怎样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数据意识,能使学生努力通过实验寻求有利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自觉运用数据来解释相关的问题或现象,不断得到可靠的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教师数据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数据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那么,当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数据意识的现状是怎样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诚实的数据     
在小学科学课探究活动中,收集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是常用的手段。从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和现象,对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变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基于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能使我们的探究思路更明晰,结论更精确。同时,让学生经历获取、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实验的意义和特征,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指学生从对自然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行探求达到认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师探索对教材定性探究实验进行"定量化"改进,为学生创造学习"量"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数据测量、记录、整理和分析的常用方法,初步学会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的方法,形成将数据转化为证据的意识,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是学生构建新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前概念向新概念转变的过程,科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学生前概念的支撑。但是,在探究活动之前,学生大脑中与探究对象相关的前概念是分散而零碎的,处于休眠状态,不可能主动与探究对象建立联系。如果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创设一些活动,通过观察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前概念,让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寻求已知,就能促成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曲新华 《科学课》2009,(1):28-29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科学探究活动,二是科学探究技能。任何科学探究活动都包括如下一些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结果——制订计划并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获得有关的信息或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所谓“科学探究”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我们提出的“因特网支持下”,主要是指通过建设“主题学习网站”支持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探究活动会得到大量数据,为探寻科学规律、解释科学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实验教学中,数据分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对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正  相似文献   

16.
《2017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亲历科学探究实则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调查、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的定量或定性研究,对于学生而言,如果通过探究学习后仍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以严密的证据得出严谨的结论",不懂得"如何获得严谨的证据",就不可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数据处理类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的常态模式。数据是事实,把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就可以找到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数据处理类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的常态模式。数据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结果的呈现,蕴含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揭示规律,形成结论,建构概念。因此,数据处理类实验是指利用探究活动获取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揭示事物规律,推导探究结论,验证实验假设,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极为普遍。获取、呈现、分析实验数据,是小学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其主要的探究活动形式是利用实验数据揭示规律,在学生数据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18.
人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90%是通过观察获得的。科学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作用让学生感知事物,是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观察的目的性较差,注意力也不易持久。他们虽然天生具有好奇心,对周围事物感到新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复一日地重复机械观察同一内容,事物很快就会被他们所熟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具有如下特点:实验探究是针对一定的“问题”所展示的活动。因此,能够发现和正确表述所要解决的与化学实验有关的问题,对增强实验探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所谓“体验”,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它是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