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高级记者刘振英。刘振英是中央电台的资深时政记者.从1973年起,一直采访邓小平同志的内事,外事活动。他说:“能够在小平同志身边采访.亲聆教诲,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他是那样深情地爱着自已的祖国和人民──回忆两次采访邓小平李年贵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逝世之后,我思绪万千,心潮难平。十几年前两次采访他老人家的难忘情景似乎更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1979年8月28日早晨8点多钟,新华社总编室接到中央办公厅通知:小平同志上...  相似文献   

3.
谈情感因素在采访中的运用熊兴保以凌厉泼辣的采访风格著称于世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契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在采访中,要恰如其分地运用情感因素。下面是她80年代初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采访开头。法拉契一见邓小平就说:“明天是您的生日!”小平同志有些惊讶;“我的...  相似文献   

4.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小平同志先后会见外宾187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我曾多次目睹小平同志接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他的外交家风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构想──忆采访邓小平向外国人谈“一国两制”虞家复1984年2月22日上午9时45分,邓小平同志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同在大厅等候的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北京国际战略学会会长伍修权、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宦乡、外交部副部长韩叙等同志握手,同时...  相似文献   

6.
对每一个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都会有许多难忘的经历留在他的记忆里。十几年前,我作为《北京日报》的记者,采访过邓小平同志植树,是我终生难忘的。2月20日凌晨,噩耗传来,敬爱的小平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在沉痛的哀乐声中呆呆地坐着、坐着,第一次采访邓小平同志的情景,一下涌现在眼前,格外清晰…… 那是1985年的初春,小平同志作为全民义务植树的倡导者,已经连续5年以一个北京公民的身份参加首都的绿化植树活动,而《北京日报》的报道,一直采用新华社的通稿。能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科教座谈会30周年,为此,科学界举行了纪念活动,作为当年采访这次会议的记者,我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撰写了这篇稿件,表示对小平同志的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8.
凡事预则立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哲理名言,对于新闻记者搞好人物采访,也同样是适用的。 成功的采访是情感与知识的交流,采访前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切题、中肯、深入,提问时才能灵活、机动。中外许多有名望的记者都十分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意大利著名的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每次采访之前总要用几个星期的时间作准备,准备工作的紧张程度“简直就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1980年8月,她来我国访问邓小平同志取得的成功,就是采访前做了许多准备的结果。据她本人讲,访问邓小平,事先研究过的资料有好几公斤重。那次采访,她是先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的: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点子,是记者进行采访与写作的点子。 何谓点子?俗话说:“百艺好学,一巧难得。”新闻报道亦是如此,下笔好说,立意难得。所谓立意就是点子。一个记者、通讯员会不会出点子,直接影响到他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成败。 许多有名望的记者,在新闻采写上取得的成就,都与他们会出点子密不可分,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就是其中的一位。1980年8月,她来我国访问邓小平同志取得的成功,就是她会出点子的结果。邓小平工作很忙,访问要受严格的时间限制,选择什么地方作为“突破口”呢?她在查阅邓小平的传记中了解到了邓小平的生日,而过去邓小平接受记者采访的资料,又没有记者向邓小平祝贺生日的。于是,她决定选择在邓小平生日前夕访问,访问从祝贺邓小平生日开始: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农村改革初期。曾经向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汇报推行“包产到户”情况的新华社西藏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李锦,在拉萨听到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后,心情十分悲痛。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伟人已逝,音容长在。”“2月19日深夜,当我在梦中被叫醒得知小平同志去世时,久久地陷于悲痛中。回想起15年前他老人家听我汇报山东农村改革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已经作为重大历史事件载人史册.迄今12年过去了,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作为全程随行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我想,有必要把那段难忘的经历报道出来,以便人们更详细地了解当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1988年3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选出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而且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角度而言 ,这是邓小平同志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开端和体现。作为新华社记者 ,从我采访党的十三大开始 ,就酝酿写一篇反映这方面改革的报道 ,到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我又在会上采访 ,并把写篇这方面报道的想法报告了杨尚昆、薄一波同志 ,他们两位老人家非常支持我的想法。薄一波同志说 :“你这个想法非常好 ,你们新闻界是得要有一篇反映邓小平同志带头不搞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重头报道 ,就由你来写吧。”他还陆续…  相似文献   

13.
初夏的一个下午,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科扬同志,请他谈谈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党的建设的宣传问题。话题自然从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说起。郑科扬同志开门见山地指出,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基本精神,是要求全党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抓住当前有  相似文献   

14.
由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发起,并联合四川、重庆、广西、北京、广东和广安6省市区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的“追寻小平足迹———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启动暨联合采访出发仪式于6月19日在四川广安邓小平纪念园隆重举行。“追寻小平足迹”大型系列报道从6月20日开播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学习悼念邓小平同志重要文献 通知说,我们要以更加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爱戴和怀念之情。为了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中央决定,当前,各级党委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央《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致悼词》和《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出版 本书汇集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致悼词》,《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邓小平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邓小平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接见烟台驻军!邓小平同志在烟台地委礼堂接见地直机关干部!邓小平同志与烟台海军负责人合影▲邓小平同志在烟台与亲属合影"#邓小平同志在烟台海水浴场(烟台市档案局提供)1979年邓小平视察烟台$烟台市档案局~~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这些天来,人们怀着无限敬仰和思念之情,认真学习和阅读《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以及江泽民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深切悼念邓小平同志,缅怀邓小平同志的光辉业绩,颂扬邓小平同志的伟大情操和崇高品质,决心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更加努力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播出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正在亿万观众高度赞扬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的时候,传来了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在全国上下沉痛悼念邓小平的日子里,电视台再度重播《邓小平》,构成了悼念邓小平现场,追思邓小平同志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概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和贡献,重点颂扬和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看过此片之后,我们清楚地感到什么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邓小平》第8集一开头介绍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谈话中讲的一段话: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人民日报的几代人抚今思昔,缅怀伟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们深情回忆邓小平同志在人民日报发展历程中给予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体会邓小平同志关于新闻工作重要指示的丰富深刻的思  相似文献   

20.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闭幕不过4个月,我们的新闻战线已经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可喜的变化。许多新闻工作者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一方面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另一方面深入实际采访、调查,写出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新经验以及广大劳动者可贵的精神风貌的优秀新闻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出现了鼓舞人心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