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心记住六亿人口,两眼看清九个指头。”这是陈叔通先生在1960年元旦写下的一副对联。这寥寥16字,不但有极强的思想内涵,而且对仗工整,艺术上也属上乘。我现在试着把它改换一个字,成为“一心记住十亿人口,两眼看清九个指头”。今天,新闻工作者把这副对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恐怕是非常恰当的。我国是一个有着11亿人口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我们无论是解决吃饭、穿衣、住房、交通还是其他问题,都必须从11亿人口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而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副和付 “副”和“付”这两个同音字,字义很不相同,不能通用、但在书报上、商店里、机关里常被混用,主要是把该用“副”字的地方用了“付”字。如付食品、付作用、付主任、付业、一付眼镜等。误用的相当多。对这两个词的词义,应该分辨清楚。 “副”表示区别于“正”、“主”的意思,有居于第二位的意思,如副主任、副教授、副经理、副手、副官。“副食”是表示区别于“主食”的意思,“副品”是指没达到质量要求的不同于“正品”的产品。人有正副,物也有正副。“副”还表示附带和符合的意思。“副业”指主要职业以外附带经营的事业;“副作用”指随着主要作用而附带产生的不好的作用。“名副其实”的“副”,是符合的意思。“副”还可以作量词用,如一副手套、一副对联、一副笑脸。  相似文献   

3.
光明 《新闻三昧》2006,(4):27-27
春联称“副”不称“幅”2月3日《新民晚报》B6版《会走的春联》一文中,作者多次把“一副春联”说成“一幅春联”,这是不对的。“副”作为量词的第一义项通常用于成双成对或成套的东西,如一副眼镜、一副象棋等;“幅”作量词时通常用于单张的书画作品等。春联是春节时贴的对联,对联是由上下两联组成的对偶句子,因此春联或对联应该称作“副”而不是“幅”。是“福”不是“祸”1月26日《新民晚报》B6版《再读言志诗》中:“曹操的言志诗脍炙人口,令人百读不厌。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养怡之祸,可得永年’等句子已成为千…  相似文献   

4.
有些人不重视标点符号。有的乱点一通,有的一逗到底,有的甚至干脆不用标点符号。下面讲几个标点符号的小故事,希望引起大家对标点符号的重视。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曾经用标点符号作武器,战胜了杭州的一个恶霸。祝枝山在恶霸家的大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昨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钱财”。那恶霸见了这副对联,气得暴跳如雷,马上就找祝枝山评理。祝枝山说,我写的句句都是吉利话。于是两人用一百两银子作赌注。如果这副对联上写的是侮辱人的话,那恶霸就胜利;如果这副对联上写的是吉利话,祝枝山就获胜。结果祝枝山仅  相似文献   

5.
春节期间,北京电视台的“荧屏连着我和你”节目插播了几副对联,最后一副是“七载荧屏满堂红,今霄你我乐年华。”其中“今霄”的“霄”应是“宵”字。    相似文献   

6.
纠错三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6,(6):22-22
这不是象声词3月4日上海某报《杭州老街复辟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惜缺一副促销楹联:‘为儿忙,为女忙,忙里偷闲,咳!吃杯茶去/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去!拿壶酒来’,我私自添了两个象声词,那才叫洒脱。”显然,作者所指的象声词,乃是上述对联中的“咳”、“去”两字,然而这两个字并不是象声词。象声词是指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打枪的声音“乒乓”;又如水流的声音“哗啦”;此外还有“啪啪”、“轰隆隆”等等。而上述“咳”、“去”两字,一为叹词,一为动词,根本不是象声词。置疑和质疑的使用有区别3月7日上海《解放日报》8版《不要奢望每…  相似文献   

7.
词典,顾名思义应是收集词汇、按序立条目作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用的工具书。可是有的“词典”却不立词条.不按词典的形式编排,怎么看也不像是词典。倒像是把书名取错了似的。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联辞典》,就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对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编一本书,把近七千副对联汇集在一起,供读者学习、鉴赏、应用,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编者的辛勤劳动是必须肯定的。但《中国名联辞典》的编排,似乎没把好事办好,令人觉得遗憾。词典却不立词条.只把一副副对联分类编排在一起,各类的界线又不明  相似文献   

8.
第六个字名曰:“情”。所谓“情”是指感情、激情、情趣、人情味,也就是说写通讯要抒发感情,通讯本身要富于感情色彩。什么是情?情是主观对客观事物感受后发出的喜、怒、哀、乐。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爽”就是主观对客观事物感受后发出的情。“文以情动人”。我欣赏《红楼梦》中写在秦可卿房间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有一次,薛铸为我写字,问写什么,我说就写这两句。“人情炼达即文章”道出了写文  相似文献   

9.
曹鹏 《新闻记者》2007,(5):27-28
四月初在著名书法家王乃壮府上,蒙老先生青眼相加主动提出要给我写幅字,让我说写什么内容,我说那就写一副对联吧。“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李大钊写过的名联,新闻史上都要记一笔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一首描写赌徒的《十字令》:“一心赢钱,二眼血红,三餐无味,四肢无力,五业荒废,六亲难认,七窍生烟,八方借债,久(九)瘾泥潭,十面灾难。”时下反腐倡廉,有人用《十字令》为那些贪官污吏画像:“一心想贪,二目向钱,三餐公费,四方游遍,五色眼迷,六亲  相似文献   

11.
现在过春节,有些居民要在住宅的大门上贴副用红纸墨笔书写的语言吉祥的对联,叫春联。此外,结婚时新房门上也常贴上对联叫婚联,给老年人祝寿也献上对联叫寿联,人去世又常送上对联叫挽联。另外在文人雅土的书房里也常挂着名家书写的而且婊得很难活的对联,过去大住宅的厅堂上还把这样的对联挂在正中大幅画轴的两边。更有些对联是用漆描在木板上,也有刻在木板上,分别悬挂在厅堂前部两边的往于上,宫殿、词庙以及某些公共场所也多有这样的东西,因为这两边的柱子古人叫“槛”,所以把这种对联叫做槛联,后来这槛联又成为了一切对联的雅称…  相似文献   

12.
王欢 《记者摇篮》2006,(6):12-12
“如何让你遇到我,当我最美丽的时刻”,这是舒婷《致橡树》中的一句诗。而作为记者的我,将这句诗改为“如何让你记住我,当你第一次看见我的时候。”在参加各种新闻发布会时穿上“黄色外衣”,明亮的颜色很容易让我“脱颖而出”。而我的第一个提问、第一个递上名片以及第一个伸出右手表示出的友好与谦虚,让采访对象第一眼记住了我。我努力做到的是:第一眼记住我,穿上记者行业中的“黄色领骑衫”!2006年3月22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让我永远铭记。这一天,我成功地独家专访了沈阳市反渎职侵权局首任局长蔡铁良。而赢得这个独家专访的机会,要归功于…  相似文献   

13.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象“云破月来花弄影”、“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两句诗,作者用一个“弄”字和一个“闹”字,便把全诗都写活了,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兴味盎然,这叫做“诗眼”。唐人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好文章,但它给人以深刻启示的只有这三句话:“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三句话点明题旨,总领全篇,便是“文眼”。鲁迅谈他写小说塑造人物的经验,也说,最要紧的是“画眼睛”、描画人物,即使把这个人物的头发描画得根根逼真,也毫无意义,只有“画眼睛”才能画出人物的  相似文献   

14.
一、从“中华民族”四个字谈起有人把每个汉字当作一部机器,而且认为汉字也如机器一样是由“零件”或“部件”装配起来的。例如“中”字是由四个零件装配而成为一个部件的汉字;“华”字是由六个零件装配而成为三个部件的汉字;“民”字是由五个零件装配而成为两个部件的汉字;“族”字是由十一个零件装配而成为三个部件的汉字。这一譬如比较形象化。而且以此为据,可以把汉字笔形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如下表:  相似文献   

15.
幽默戏曲联     
早年在农村看戏,草台班甚为流行。台下看客黑压压,台上热热闹闹锣鼓声。戏台两旁,好事的读书人往往贴上一副戏曲对联助兴,很有情趣。如:窦娥冤、秦香莲、黛玉葬花、孔雀东南飞,自古女子多薄命;文昭关、野猪林、苏武牧羊、关羽走麦城,从来男儿怀悲愤。横批是“悲从中来”。这副戏曲对联无疑是“微型说明  相似文献   

16.
穆青走了。我很喜欢众多新闻媒体给这位德高望重的新闻大家冠以“一代名记者”的头衔,虽然他生前曾担任过中共中央委员、新华社社长。确实,穆青是以“一代名记者”立世的,毫无疑问,他的名字,仍会以“一代名记者”传世。有关报道的一个细节格外值得我们新闻同行重视、动容:“了解穆青的人都知道,他很少给人题词,实在推不过去的时候,他题的永远是四个字———勿忘人民。这四个字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勿忘人民。字字千钧。不仅做官的要牢记这四个字,做记者的,同样要记住这四字箴言。它应是我们的“四字经”。穆青同志正是这“四字经”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7.
四月四日和四月九日人民日报登载的《传“绝招”》、《两粒滚珠》两篇千把字的短稿,引起读者热烈的反响。《传“绝招”》是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史越峨写的。这篇短通讯发表十几天之内,新华社、人民日报连续收到广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十九个省市写来的九十八封读者来信。所有来信都热情地赞扬了老焊  相似文献   

18.
王佩 《档案管理》2005,(6):92-92
我敢打赌,感冒”的“冒”,十个人中,有九个不会写。大多数人会把“冒”字上边的这个偏旁写成“曰”或者“日”,错!你盯住这个字仔细看一分钟,这个偏旁既不是“曰”,也不是“日”,它中间的两横与边框是不相连的。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许慎!很遗憾,许慎今天来不了,他在东汉年间就死了,留下一本《说文解字》。那我们就请出《说文解字》吧。《说文》解释,冒的本意,是蒙着[睛前行“,冒”字脑袋上这玩意,正是盖住[睛的头巾。我自从去年开始学习《说文》,才恍然大悟,以前别人说我是文化人,原来是在…  相似文献   

19.
徐珂的《清稗类钞》,记有一厕所对联。说一某生屡试不第,回乡务农。为求生计,在路旁造一厕所,积粪以售其资。同时书一联:   “但愿你来我往;   最恨屎少屁多。”   虽通俗,却幽默。不高雅,但深刻。借用过来,于写文章似不无帮助。那就是勤深入,多调查。挤水分,少空话。于是不觉间又让人想到,当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一副对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字空”。   这就高雅了吧 ?文章不写一字空@李人凤  相似文献   

20.
通讯《五月的北京》(新华社5月27日播发)被报纸电台广泛采用,读者听众连连称好。文章的开头借用了我国一副古老对联的上联:“春前有雨花开早”。乍看起来,这是个浅显、轻松的开头,等读完这篇报道,方琢磨出这七个字的深刻含义。稿中继续写道:“几场春雨,数夜春风,五月的北京生机盎然。漫步街头,驱车郊外,红花绿树,游人熙攘,到处是春的气息。”这一段描写看似平淡实雄奇。因为在去年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以后,报道今年五月的北京有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