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曾听一些教师上作文指导课,强调写作的“文无定法”,这让人颇有些感想。“文无定法”,含有深奥的道理,中小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如果断章取义,解释不清,或者说解释不到位,难免会让学生望文生义,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反而造成误导。  相似文献   

2.
宋懿专 《现代教学》2008,(10):44-44
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疼,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高英语写作课的有效性呢?我认为,“以读导写”是走出写作教学困境的有效方法。为此,我在任教的班级进行了一系列“以读导写”的尝试,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最难做、最怕做的一样作业,却是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随着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作文分数增加,作文分数在总分中所占比例更大,作文更显重要。绝大多数学生想写好作文,但难以为之。怎样指导学生写作,使学生写作有法可寻、有文可依,这也是许多教师在探讨的问题。教师如果在遵循学生习作规律的基础上,能经常亲自写一写学生的同题作文,试试“水”的深浅,或经常动笔写一写其他文章,这样既能使作文指导、讲评有的放矢,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之更好地完成习作,也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写“下水文”。  相似文献   

4.
耿建红 《现代语文》2010,(7):134-135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写作课上,学生眉头紧蹙,久久不能下笔:布置作文时,学生嘟哝“不知道怎样写”“想不到写什么”……这些正是学生写作焦虑的表现。写作一直是让学生头痛的难题,从小学阶段开始的几句话,到几段话,升入初中,就要写不少于600字的长篇了。在“几经辗转”“绞尽脑汁”后,终于模式化的作文“新鲜借鉴”出炉!  相似文献   

5.
王宏玉 《考试周刊》2010,(11):77-77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按照“教师指导一学生写作一教师批改一教师讲评”的流程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缺失。长此以往,学生会只关注写的环节,一写完,作文任务就完成了。如此“粗枝大叶”的文章,很难实现在写作训练中提高作文能力的目标。叶圣陶先生曾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引领学生亲历加工美、创造美的快乐写作之旅。  相似文献   

6.
郑华仙 《小学校长》2006,(6):18-18,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导”在先,学生的“写”在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循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自己不动脑筋,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写,因而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甚至出现雷同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这是先“导”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听一位教师执教三年级的习作指导课《谈谈爸爸妈妈的爱》。他在指导学生写作思路时给出这样一个表格:  相似文献   

8.
李敦明 《广西教育》2008,(32):38-38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在传统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课型单调,一般都是“写”与“评”两条线周而复始,学生写作与教师批改讲评两大块机械循环。这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甚至厌恶写作,以至于写作能力提高缓慢,把作文当作一门苦差事。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下笔如有神”是教学任务中的当务之急,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有以下五点感受:  相似文献   

9.
林培明 《现代语文》2006,(7):111-111
公文写作是技能课,学生的写作练习当然是少不了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也是必要的,而且有着重要的功用。  相似文献   

10.
写作课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它是以学生为对象,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以系统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并结合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内容的一门课程。自古云“文无定法”,又云“教无定法”,可见写作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活的艺术,同时这也注定了写作教学的困难重重,有时写作教师全情投入,却收效甚微,致使教师不无尴尬,常有“吃力不讨好”的苦恼。我执教写作课以来,也曾饱尝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11.
冯华 《语文天地》2015,(4):61-6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课是不可或缺的课型。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将阅读与写作割裂了,且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并侧重课堂主线,忽视课外补充,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对写作文缺乏兴趣,甚至厌烦或害怕写作。为提高学生写作热情与能力,教师要注意“三整合”,即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整合、课内与课外整合,从而优化作文教学。一、阅读与写作整合,以读促写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与阅读往往是分开授课的,割裂了两者的联系,无法发挥  相似文献   

12.
常堰丽 《成才之路》2011,(2):93-I0022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作文教学中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课前设计激兴趣,学生写作思路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例如,在上作文课之前,要做好课前设计。在写以动物为主题的作文之前,  相似文献   

13.
<正>传统的"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讲评"的写作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毫无吸引力。如何改造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实施有效的写作教学,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一、传统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教师重"成果"轻"过程"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用于批改、讲评学生的"成果",却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了。这样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有时会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分析分析怎么写,空洞乏味,接着就只是读几篇范文,让学生体会体会。这种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的指导方式,会导致学生写作思路越来越狭隘,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空洞乏味,毫无灵性。在"我的故事"的读写指导中,我们尝试增加了教师写"下水"文章的环节,效果不错,既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语文教师也很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鲜活的材料,学生还是觉得没东西写?或者写的大多是陈旧、单一的内容呢?这就像是一个没有打通“任督二脉”的人在练武功,就是不见长进。如何打通学生写作的“任督二脉”呢?王生福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给了我很大启发。一是“触景生情”。这里的“景”,我的理解是,不仅是“景”,还应有“境”。  相似文献   

16.
徐雪明 《学子》2012,(4):36-37
众多语文教学前辈呼唤教师要“潜水”作文。当下的作文教学“革命者”管建刚对写“下水文”情有独钟。他说,学生崇拜老师的写作,作文教学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个老师常写“下水文”,必然会有很多切身的作文经验,这样有利于习作教学。“下水文”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份资源,它弥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儿童写作兴趣激发、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难点。语文教师需不断研究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拓学生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那么写作教学就可一马平川。一、培养写作兴趣。促进主体参与兴趣是成功之本,如果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完成。而现实中学生往往是一提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干巴巴没有味道。带着畏难情绪去写作,哪里能写好作文?脑中无物一是缺乏语言积累;二是不善于观察生活;三是缺少写作训练,不能把“大白话”形成于笔端。越是写不好,内心深处对写作就越拒绝,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点越来越低,失去主动参与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讲评的基础。传统的作文,学生每两周写一篇。教师对作文的处理往往要经过"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过程。教师批改的方  相似文献   

19.
张维芝 《文教资料》2010,(7):235-236
高职师范的《基础写作》课,按照常规教学法只要教师按照课本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课下写几篇作文,教师逐篇写上几句评语或者只写一个“阅”字、加上批改日期、给个分数。就可以了。因为从来没有任何规定:高职院校主讲《基础写作》的教师怎样做,才更合理、更实际、更规范、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胜任语文教学工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高职师范《基础写作》课的教改作了具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毛新普 《学周刊C版》2010,(5):103-103
谈起作文教学,许多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疼。作文指导课上,老师讲的是唾沫纷飞、口干舌燥;写作时学生却是唉声叹气、抓耳挠腮。学生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更是内容空泛,语句不通。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化难为易、收效明显的作文指导之路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既动口又动手,经常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下水文”,一定会大大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