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五年制第九册第四训练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作者目睹邱少云隐蔽潜伏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说明了邱少云是自觉遵守纪律的模范和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伟大战士。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因而,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通过了解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来体会他的高尚品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和途径。根据本课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联系周围环境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志愿军战士潜伏的情况,着力表现他们所处环境的特殊…  相似文献   

2.
想象描述法是通过言语的描述和插图的描绘,诱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历史画面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有机渗透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小学历史教学中诱发学生的想象描述? 1、运用画面唤起想象。课文插图、教学挂图一般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往往是历史瞬间的形象表现。让学生按顺序,对历史场面进行观察想象、描述,然后对照历史课本弄清历史事实,借助想象描述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北京人》用教学挂图让学生从图上的自然风光,人物特征、场面、社会状况去引导学生想象描述,变静态为动态。使学  相似文献   

3.
六、在迁移处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教材中有些典型的片断,语言精彩、语义深刻,包含着作者的情,作者的爱。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在不变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运用仿写片断,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第五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人物的外表和内心”,侧重于读的训练。它要求学生在读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能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自学能力是现代化人才应有的素质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教给学习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①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方法要求是理解字词,读懂每一句话;分段,概括段意;抓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了解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②教给学生掌握特殊的学习方法。教者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根据记叙文写人的文体特点,不光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表情、语言、动作,还要透过外表,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③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方法。如,做符  相似文献   

6.
补白,作为一种阅读教学中的操作技巧,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想象,补充课文中的“空白”,促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强化自己的内心体验;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然而,有些教师常常是随学生“自由”驰骋,结果出现了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7.
补白,作为一种阅读教学中的操作技巧,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想象,补充课文中的"空白",促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强化自己的内心体验;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然而,有些教师常常是随学生"自由"驰骋,结果出现了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8.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单元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做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热情。 2.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培养学生从人物外表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阅读能力。二、活动课准备: 1.排练课本剧《金色的鱼钩》。 2.收集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今天这节活动课,由我和×××主持,希望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主持人乙:下面我来宣布活动方式。我们这次活动有根据课文片断描述人物内心活  相似文献   

9.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的是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血,挽救了同伴垂危的生命。课文的情感非常强烈,作者着重通过人物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反映了人物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把着眼点放在朗读训练上.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难句、新词。这篇课文的朗读训练可如此设计: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1.学习老班长赤胆忠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和舍己救人的崇高的阶级友爱精神.2.理解课文是怎样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述反映他的内心世界的.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总结中心思想.4.自学生字、新词,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弄懂课后练习题中句子的含义.教学重点:1.理解老班长是怎样完成他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的.2.弄懂课文是怎样透过人物的“外表”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教课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的课文占很大的比重。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人物、提高认识、学习表达,让课堂呈现真思维、得到真收获、触发真感动,更丰满深刻、意蕴隽永。  相似文献   

12.
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按“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的记叙线索,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运用“抓住重点段中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学习“通过侧面烘托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 3.学习课文形象具体描写人物外表的方法。 4.懂得外表与内心是有一定联系的,内心是外表变化的依据,外表是内心活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情境创设、反复朗读、扣住"女扮男装""焦急万分"等关键词语想象情景、说话、微课植入等方法,让学生走进课文,走入人物内心,借助人物的内心变化,让学生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情境创设、反复朗读、扣住“女扮男装”“焦急万分”等关键词语想象情景、说话、微课植入等方法,让学生走进课文,走入人物内心,借助人物的内心变化,让学生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5.
语文第九册     
第五组:外表和内心。本组五篇课文除二篇韵文(《长征》、《革命烈士诗二首》)外,其余三篇都有以下特点:1.着重通过对人物外表(外貌、语言、动作)和内心活动(直接或间接)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境界;2.对人物外表和内心活动的描写都与这些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相联系;3.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并注意突出重点。《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通  相似文献   

16.
《小球门手》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图画和课文配合紧密,通过对小球门手及其场外观众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一场充满儿童情趣的画面。图画人物众多,文章描写有序。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领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所谓人物的特点,就是每个人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显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充分地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3自然段时,我在学生抓住“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一定要活”“一定要写”等关键词语,感悟出司马迁的高贵品质之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大胆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及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等,使人物形象刻在脑海之中,人物品质震撼自己的灵魂。如此处理,充实、拓展了课文的具体内容,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者写文,是把感情溢于笔端,诉于文字。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顺着文字的描述,去追溯和体验作者内心的感情,与之达到共鸣。这其中,靠的就是想象力。想象伴随着整个阅读理解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一、细读感知,发挥想象1.带领学生想一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在情境中细读,再现和丰富学生内心的视象。一位特级教师上《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在学生基本理解了关键词句后,请一名同学给大家朗读具体描述蝴蝶谷的一段内容,配上优美、舒缓的轻音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一听、想一…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好啊,那都是专家为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再加上老师精彩的讲解,我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可是,有些同学不善于记笔记,过一段时间,这些“收获”就会淡忘了。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学完课文一定要动笔写一写。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而且还积累了学习资料。那么,写什么,怎么写呢?一、写读书笔记1.记录对课文的独特感悟与理解例如:从《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待了一会”的细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大钊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他对党的忠诚和对孩子的关爱等等。2.记录课文中反映的资料信息很多课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些…  相似文献   

20.
一、加深理解,培养语感 1.想象联想,诱发语感。启发学生想象,把阅读与想象相结合,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进行阅读。有两种情况:①抓住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引导分析比较,想象理解,发现其内蕴,体会用词目的,语感即生。②运用形象思维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情景,产生内心现象,并将内心现象串起来。 2.反嚼意会,回溯语感。意会指凭借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与课文所包含的意义联系,直接获得对课文整体认识理解的心理过程。它侧重于对课文带有直观性质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