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陈菁华 《学周刊C版》2011,(10):191-191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小红帽》。2.认识d、r,m、f、s,能够听辨音的高低,并学唱。 【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用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编创动作进行歌表演。  相似文献   

2.
小青蛙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首歌曲简短、活泼,歌词多采用重叠的形式,唱起来轻松、明快,适合在中班教学。歌曲一开始,就以活泼轻松的口吻描述了小青蛙在池塘里自由快乐地玩耍的情景,耳畔就传来了小青蛙“咕呱咕呱”的欢快歌声。教学时,教师的范唱要活泼、欢快,歌曲每句末的休止符应唱得轻巧跳跃,以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情绪。最后两句青蛙“咕呱”的叫声,是歌曲的重点,“咕呱”两字的反复交替和  相似文献   

3.
徐菁 《儿童音乐》2010,(1):79-80
选用教材:广东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七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牧童之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牧童放牧时愉快的心情,能准确、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歌曲《小拜年》是根据湖南花鼓调改编的一首童谣,歌曲为一段体,热烈欢快,运用了锣鼓节奏。表现了耍狮子、舞龙灯、庆丰收、迎新年的热闹场面。整首歌曲唱会并不难,难的是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和地方色彩。强拍要突出,歌词要唱得有弹性、欢快而跳跃,这方面要多下功夫练习。锣鼓声要唱得热烈有弹性由弱到强,加上锣鼓伴奏,激发学生兴趣,增添节日的气氛。歌谱并不难唱,让学生自己视谱跟琴唱。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小拜年》,使他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耍狮子、舞龙灯这一民间节庆活动的情景。2.初步…  相似文献   

5.
课前活动:师生共唱歌曲《小红帽》。一、结合歌曲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唱了一首歌——《小红帽》。知道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从现在开始“。(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素材研究《小红帽》原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中文歌曲由赵金平、陈小文译词,张宁配歌。《小红帽》的故事流传版本较多,但总体都内涵了孝敬长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意义。词曲简约活泼、浅显易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活动来源:歌曲《春天里来》改编自老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春天里》。整首歌曲轻松欢快,表现出春意盎然的美景,适合大班幼儿演唱。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2.学习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并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准备:1.图谱一张,歌词图片。2.幼儿已有关于春天的认知经验。过程:1.欣赏教师范唱。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请大家听一听。2.了解歌曲内容。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幼:花衣裳。幼:啷里个啷。幼:有花香。幼:太阳照我身。幼:我听到有“田野”,其他的我记不得了。老师你能不能唱慢点,有的…  相似文献   

8.
课前活动:师生共唱歌曲《小红帽》。一、结合歌曲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唱了一首歌——《小红帽》。知道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从现在开始”。(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游戏识字师:课前,小朋友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读给大家听?(指5名同学)其他小朋友端好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中部有谁?(生接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红帽》一课是歌表演。歌曲《小红帽》教唱完毕,准备进行下一项歌表演。正在这时候,我发现许小权同学正趴在那儿画什么。我走过去夺过画纸,想训他一顿。可是,当看到他那充满灵气的画———把小红帽挎着篮子走路的形象画得惟妙惟肖时,我突然改变了想法: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长和兴趣,何不因势利导,让他在音乐课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将画融合到音乐中?于是,我拿起他的画向大家展示:“许小权同学画的小红帽好不好?”同学们说:“好。”我接着说:“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地表现歌曲。可以编…  相似文献   

10.
陈洁 《儿童音乐》2011,(1):78-81
一、教材分析:本课沿着"新年"这根主线,通过唱、听、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喜庆的氛围中感受音乐。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民族风格浓郁,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Step1.热身环节,温故知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说爱唱。根据这些特点,教学中利用歌曲、歌谣、小韵文等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快、记得牢。开课伊始,教师让学生伴随欢快的音乐说唱前面模块学  相似文献   

12.
歌唱教学不论在高中歌唱模块课堂还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新版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歌唱是以人声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歌唱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这几种现象:老师指导学生要轻声歌唱,一部分学生的声音变虚了,轻声演唱变成了虚声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没有了声音;遇到情绪欢快、活泼的风格歌曲,学生在歌唱时音量很大,试图加大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这样的声音音色生硬、不细腻,缺乏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提示与教学建议】歌曲旋律活泼。歌词叙说小蝌蚪摇着小尾巴找妈妈的情景,告诉孩子大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妈妈。教歌前,先让孩子饲养一些小蝌蚪,观察它们的外形——大脑袋、小尾巴和黑溜溜的身体,在水里摇着小尾巴游来游去,引起孩子的兴趣。紧接着可以同时教唱歌曲的一二两段,并提问: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在孩子们议论中教唱第三段。唱时第一段要活泼欢乐.句尾可加问句:“小蝌蚪,你要去哪儿呀?”第二段要唱得急切,句尾加问句:“小蝌蚪,你妈妈是谁呀?”第三段要唱得喜悦,句尾可问:“小蝌蚪,你怎么不像妈妈呀?”歌尾增加问句,一可增加唱歌的趣味,二能引起孩子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刘盈 《儿童音乐》2010,(10):56-57
一、授课年级:小学三年级二、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家来环保》,能自主地、有创造性地表演歌曲。2.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三、教学难、重点:歌曲B段的学唱及活动组织,学唱并表现歌曲。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听唱教学法。五、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绿色小旗子,彩色卡纸,电子琴。  相似文献   

15.
我家两只鸡     
[提示教学建议] 这首歌欢快、活泼。教歌前可先出示图画:公鸡啼鸣,母鸡孵蛋,太阳初升。以引起孩子兴趣。学唱歌曲时,衬词“呀”,要唱得轻柔些,在“公鸡叫我早早起”后面可加上模仿公鸡的叫声“喔喔喔”,在“母鸡生蛋孵小鸡”后面加上母鸡叫声“咯咯嗒”,并配上相应的模仿动作,使歌曲更为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十二生肖歌》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音乐》(下册)中的一首轻快活泼,富有诙谐情趣,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明,曲调欢快,歌曲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逐一表现了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1、听:《阿里山的姑娘》:2、唱:《我的祖家是歌乡》;3、动:为歌曲加入声势、舞蹈等综合性的表演。【教学目标】1、充分感受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并对其相关文化感兴趣。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并背唱歌曲。3、能将演唱、声势、舞蹈相结合,综合性地表现歌曲,并在交流、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民歌的喜爱,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教学重点】综合性地表现歌曲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re mi fa sol 4个音符,并在歌曲中听辨和唱准它的音高。2、能力目标: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音乐小屋》,并能用身势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教学,能有表情地演唱《音乐小屋》,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体会唱歌的快乐。教学重点:1、识谱教学,听唱5 3 4 22、歌曲教学。教学难点: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问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二、情景教学1、(师):欢迎同学们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收  相似文献   

19.
常识的力量     
今天放学回来,女儿满脸的幸福,口中一直哼唱着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吃过晚饭,居然破天荒地拿出音乐课本,像模像样地唱起一首叫《小青蛙》的歌,一连唱了几遍,还忍不住问我:“妈妈,我唱得好听吗?”在一旁瞪大眼睛观望的我,知道这个小家伙心中一定有“戏”,决定问个究竟。“唱得很好,怎么这么喜欢唱这首歌呀?”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歌曲《小青蛙找家》(五线谱版),是一首较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全歌以浅显的语言、欢快流畅的旋律,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对于这样一首极为活泼、简练的儿童歌曲,孩子们很容易学会。但如果一节课只让孩子们反来复去地唱,他们就会失去兴趣。一年级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上课时常常坐不住,四十分钟的一堂课往往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