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网瘾"已经成为新世纪一个让学校和无数家庭困扰的问题。"网瘾"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耽误他们的学业,甚至引发犯罪。用"五导法"解决大学生"网瘾"问题,主要包括德育教导、文化倡导、心理辅导、规范引导、合力疏导五个方面,通过学校和家长齐抓共管,长期监督,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瘾",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重新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网瘾少年"到底有多少?大约4000万未成年网民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有将近400万网瘾少年,庞大的数字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3.
网瘾的心理学甄别及教育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强网瘾的预防与治疗刻不容缓.心理学研究表明,可从网络使用的特点和时间长短来判断是否网络成瘾以及网络成瘾的程度.为了有效地防治网瘾,需要采取的教育应对措施有:秉持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学校增设预防网瘾的课程内容,构筑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四位一体"的网瘾预防体系,加强防治网瘾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各种方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其中网瘾过重会给一个人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由于学业负担较轻而又有较多的课余时间,逐渐成为"网瘾"一族的主力军.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网瘾"大学生与非"网瘾"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和一千米跑等六项身体指标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予我们便利的同时,其附带的反面影响也日益凸显,而青少年"网瘾综合症"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对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理解入手,分析现状,指出"网瘾综合症"对青少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当前在网络环境下有关对我国青少年成长环境优化以及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以及课外活动教育的一些看法,对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防治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青少年"网瘾"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别论述了它的成因以及预防和矫治的措施,提出了"学校教育是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网瘾'的主渠道"的观点,并对"网瘾"矫治专门学校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网瘾战争     
据2010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共有约4000万名青少年感染了"网瘾"的病毒,并呈不断上涨的趋势。不可否认,网络已经成为中学生除学校外,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一场关于网瘾的战争,势不可免。  相似文献   

8.
新生入学后不久,我了解到一名叫于小杰的学生染有网瘾,虽然他的父母和以前的老师采取过许多措施,但都收效甚微。面对这棘手的问题,我感到只有另辟蹊径,才有可能帮助他真正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与发展,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院部分学生因"网瘾"和"手机病"导致课堂纪律散漫、作息时间混乱、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和夜不归宿等问题。本文针对"网瘾、网迷和手机病"的形成过程、心理变化和行为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识了其规律并提出了预防和戒除"大学生网瘾和手机病"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网瘾是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喜好而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网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伤害.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指出图书馆在网瘾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阐释了将阅读疗法与心理咨询相结合,与学习支持相结合、与文体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四结合"疗法协助戒除网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25岁以下)规模为1.75亿人,由此带来的大学生"网瘾"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就高职院校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从上网现状、网络特点、网瘾表现、成因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高职学院学生网瘾问题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在职业高中普遍存在。作为计算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将学生的网瘾迁移到计算机课堂,发挥它的良性作用?针对学生的"网瘾"因势利导,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3.
据《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3日报道:由总后卫生部组织、北京军区总医院牵头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近日通过专家论证,这意味着我国医学界诊断"网瘾"将实行标准化,"网瘾"也首次被该标准列为精神疾病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4.
触目惊心的"网瘾"案例"网瘾"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先生提出,由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发展并完善。"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出现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在国外,根据  相似文献   

15.
班上有一个全校老师公认的"调皮大王",上课不是干扰其他学生听讲,就是睡大觉,作业从来不做,还染上了网瘾,经常偷跑去网吧上通宵网.起初,我尝试着去寻找他的闪光点,并采取以前惯用的表扬方式来激励他上进.虽然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却无动于衷,甚至毫不领情.  相似文献   

16.
<正>沉迷游戏的"坏孩子"1990年,陈星在湖北武汉出生,上有两个姐姐。父母一直忙于生意,无暇顾及3个孩子的教育。从小学起,陈星就跟在大孩子身后,长时间泡在游戏厅里,初中接触了电脑后,他玩网游染上了网瘾,只要一开电脑,可以几天几夜不出门。若不上学,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登录游戏。平日里他双  相似文献   

17.
明宗峰 《成才之路》2010,(1):I0013-I0013
2009年。“网瘾”是让整个中国都绕不开的一个词:网瘾少年被殴致死事件,雨后春笋般冒头的网瘾治疗机构,网瘾少年抢劫团伙落网,网瘾少年自杀事件……“网瘾”,成了许多家庭挥之不去的梦魇,许多家长和孩子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痛。  相似文献   

18.
网瘾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瘾导致青少年学业荒废、人格扭曲、行为失范、道德与法律意识弱化,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家庭及网瘾少年自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网瘾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防范网瘾少年犯罪,关键在于预防青少年陷入网瘾。  相似文献   

19.
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IAD。其表现就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生活,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好处不言而喻,其出现本身更没有过错,患上网瘾的孩子也会因为互联网优点的吸引才接触网络,其也没有过错,从这种意义上上来说,患上网瘾的学生是聪敏的、充满智慧的,他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去表达自己的个人意愿,实现自己的个人追求。  相似文献   

20.
玻璃球游戏     
<正>故事梗概何布恩是一个网瘾少年,在网络世界里,他生龙活虎。可在现实生活中,他上课心不在焉,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被母亲责骂,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某一天,他得到两颗玻璃球,在这两颗玻璃球的世界里,他发现了亲情的温暖、学习的快乐,最终赢得了玻璃球游戏的胜利,走出了网络世界。人物何布恩:男主角,网瘾少年。老师、邓不布利多博士:何布恩的老师,镜中世界里的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