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古为文重视炼字,炼字炼得好,能一字传神,全句生辉。古代留下的许多名言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随风潜入夜”之“潜”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弄”字,等等皆因用字传神而境界全出。标题“居文之首,勾文之要”。要使新闻标题字字珠玑,精美简练,必须下工夫锤炼标题的字词,力求做到“题不惊人死不休”。在新闻实践中,注重标题的锤词炼字,具有很显著的语用价值,能达到形象生动、贴切精当、简洁有力、意蕴  相似文献   

2.
《新闻爱好者》2010,(3):158-158
音近形近致误,是媒体用字的一大误区。2009年8月28日《湖州晚报》有一篇文章,标题为《湖州吴良材眼镜7年磨励出一把技术剑》。显然,这里误把词语“磨砺”写成“磨励”。“磨励”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之所以会把“砺”写成“励”,可能是作者对“砺”字含义缺乏了解吧。  相似文献   

3.
“看报看题”,读者看报首先浏览标题。好的标题不仅可以一下子吸引读者,而且过目难忘,回味无穷。那么怎样才能使标题生动、传神、醒目呢?笔者根据同仁经验,结合自己实践,认为作题时往往巧用一字,即能使标题生辉。  相似文献   

4.
常读报纸,常为某些记者写稿之随意、用字之不当而感到羞涩,因为本人也是学新闻、教新闻的,所在以此想指出一、二:比如7月31日《新民晚报》体育新闻版赫然入目的一大标题是:《力足于拼、争取连胜》,这儿的“力足”,显然应是“立足”,否则很难说通。又如7月31日《解放日报》同样是标题:《残疾女工杜学英无故下岗(引题)借助法律重获工作  相似文献   

5.
题好一半文。尤其对只有三、五百字的小言论来说,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文章增色生辉。那么,怎样才能制作好小言论的标题,使其既传神又富有魅力呢?笔者认为,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十种; 一是易字法。在引用成语、谚语或熟语入题时,对某个字巧妙地加以更换,会使其赋予新义,寓有新的意境。如笔者有价《喜闻“孔雀东南回”)的小言论,即引用“孔雀东南飞”这则我国古典叙事诗诗名,以“飞”易“回”,而后形成标题。“雀东南飞”这句话曾常常喻为本地人才外流。经过易字后的这则标题则对伟人故里湘潭投资…  相似文献   

6.
“看报看题”,读者看报首先浏览标题。好的标题不仅可以一下子吸引读者,而且过目难忘,回味无穷。怎样才能使标题生动、传神、醒目?笔者认为作题时不妨巧用一字,即能使标题生辉、传神、吸引人。 巧用一个动词 试举例: 例1:26.94米:60年前三镇尽成泽国 看今日—— 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 1991年7月13日《湖北日报》一版刊登此文。看罢此题,读者定会拍案叫奇,认为“锁”字用得妙。一个“锁”字,写出了坚固牢靠的武汉百里长堤在汹涌洪水面前奈我何的磅礴气势。如果用“拦”、“挡”,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制作标题为点睛之功。有人说,“文好题一半”。毋庸置疑,制作一个精美的标题,不仅使报纸的版面更具有动感,也能使广大读者激发出阅读兴趣,进而达到增加可读性,增强宣传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1986年5月12日的《新华日报》上,有一个好标题:《一个成功者的负疚》。细读内容,寻味之余,越发觉得这个标题好。好在哪儿?我想,不妨用“新”、“深”、“美”三个字来概括。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能否吸引读者,关键的第一步是看标题怎样。标题新颖独特,就能引人注目。当我蓦地瞥见这一标题时,心想:成功者理应高兴万分,怎么会“负疚”起来?反差之大,令人感到新奇!怀着疑间,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读毕,方知是赵绍龙同志写的一篇人物通讯,介绍淮剧  相似文献   

9.
一年时间过半,有些报纸老总已在未雨绸缪,考虑起明年如何改版的事了。在此,笔者根据目前报纸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点期盼,供改版者参考。 一盼题不过大。现在大题似乎是种时髦,有的标题用字大过了报头报名,版面上的条条大题就像张贴过密的标语,使文字淹没其中,这就未免喧宾夺主了。因为标题毕竟只是标题,主体还是文章。标题用字适当大些,能引人注意,从而去读文章,本无可非议,但若大过了头,吸引人的作用无以复加,反而因浮夸虚饰浪费版面使人反感,这就有害无益了。  相似文献   

10.
“凯”字是“胜利的”意思,和“歌”字构成词组“凯歌”,意即“胜利之歌”。但在一些报刊的文章和标题中,时有在“凯歌”之前冠  相似文献   

11.
标题是新闻之眼,是新闻信息为受众所接受的必经通道,是新闻发生作用的起始点,再好的新闻都需借助一双传神的眼睛——标题的概括、评价,起到引导和强化的作用,以顺利进入传播渠道,寻觅自己的知音,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在几年新闻实践中,我也总结出了我对标题制作的“简”、“精”、“雅”三字原则。  相似文献   

12.
古人曾说:“文之有题,如射之有的、军之有旗。”今人也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一般文章的标题制作重要,时事新闻标题的制作更是如此。 时事新闻的标题制作是时事报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力求准确的基础上,如能做到化繁杂为简练,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就能更好地揭示新闻内容,更能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3.
搞批评报道难,搞广播电视批评报道更难。难在如何使被批评者在我们的话筒前、镜头下现身说话,躬身自省;难在如何现场拍录到被批评者的丑闻丑事,用事实来教育和感动受众;难在如何使有关领导感到批评报道不是在给他们脸上抹黑,而是在帮忙,为他们“擦灰尘”。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如何搞好广播电视的批评报道进行了探索,体会到采写批评报道一定要坚持做到: “恨”字切入 “成”字归宿 有的记者看到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常常出于激愤,因而用字刻薄,图一时之痛快。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我觉得应当采取“恨”字切入,“成”字  相似文献   

14.
漫画的标题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竣工后,园内暂无匾额对联,这时贾政曾说:“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在这里贾政道出了一个对“标题”的美学观:有了标题便会使作品生色,没有标题便会使作品减色。作文章、画漫画也同此理。我们不是经常说标题是作品的眼睛么,有了好的标题,便把作品的思想和精神概括地突现出来了。好的标题也能吸引人,很多时候读者是看了标题后才产生了看文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眼睛”是最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为一则新闻增色添彩,使之产生无穷的魅力,吸引读者非读完全文不可。英语新闻的标题亦然,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不遗余力地在新闻标题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上煞费苦心,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如押韵、套用典故谚语、比喻、  相似文献   

16.
标题是装扮版面的主角,标题的形式是构成版面形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报纸的新闻标题在形式上趋向醒目、传神、美观、多样。使版面大为增光添彩。首先,不少报纸更加重视运用变化字体,运用标点、线条、空白等手段,增加标题的强势。开放大上海重展魅力海外投资者增添信心这是上海《世界经济导报》的一则标题,其中“开放”二字用“大美黑”体,与题中其他字大小悬殊,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使整个标题显得颇有鼓动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一些优秀的评论文章,光是标题就能让人拍案叫绝。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足球应当“从娃娃抓起”》《做好人,不能做老好人》等,寥寥几字,直抵人心。题好一半文,无论读者阅读什么文章,标题都是第一个重要信息,是画龙点睛之笔。很多从事过评论写作的朋友,都会觉得打标题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有时冥思苦想好久,都找不到合适又亮眼的标题。那些优秀的标题是如何酝酿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依靠标题。标题是新闻之“目”,使新闻能够“眉目传情”,是每个编辑的基本功课。从新闻传播的受众——读者角度出发,去研究新闻标题如何实现人性化,展现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使新闻标题的信息揭示功能从“人”的角度通过“亲和”途径得以充分体现,我认为应该是编辑的又一“必修课”。概言之,标题制作应当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言论稿的命中率,我认为出好标题很重要。一个好标题不仅能起到“点睛”作用,往往也能引起编辑同志的“偏爱”。近三年来,在我被刊用的言论稿中,许多标题都是一字未改。 一、善用新名词。1995年7月中旬,我从一份报纸上看到,江西九江县农村,一些种养能手被政府推上“讲台”或被农民请进家门传授各类科技知识和创业经验的消息。于是,我就结合一些演员  相似文献   

20.
<正>一条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能不能打动读者,标题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好题一半文”,如果有了一个好的标题,就等于文章成功了一半。标题是报纸的“门面”和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报道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好的标题能鲜明地表达新闻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可以在一瞬间吸引读者的视线,使人产生阅读的强烈愿望。众多新媒体涌现,使读者面对大量信息进入了飞快阅读的“读题时代”。如果新闻标题生动传神、引人注目,就能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报纸新闻编辑要在制作标题上下功夫,精雕细琢,努力擦亮标题这扇新闻的“窗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