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高校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和教育途径,我们一定要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丰富和充实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加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仅仅能够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要充分利用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渠道和传播途径等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发展契机。在新时代以新载体、新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便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崇高作用,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本文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进行研究,在总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学习型组织、资源整合理论等,提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思考,以期为推动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融入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时至今日,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各种低俗思想的侵蚀。本文简单介绍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当下面临的困境和今后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发挥着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我们今天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予以扬弃,加以合理利用,从而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容,并在最后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须提升文化底蕴,将其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还有所欠缺。因此必须着眼于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众多领域都具有极高的运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举措,介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中体现的价值,并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途径的角度着手,对其运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阐释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困境。提出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方面多做工作,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融入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有教无类的平等式教学、因材施教的针对式教学、言传身教的感染式教学、学思并重的启发式教学、知行合一的实践式教学。只有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辅之以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我国传统文化是其内容的主要来源,因此,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伦理价值与资源意义,它是我国开展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支撑。我国要想促使构件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得以全面实现,必须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便要求思政教育者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并利用我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未来合格工作者、研究者以及学者的关键教育学科,也是加深我国人民思想政治觉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重视的加深,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统治时期的主流教育思想,其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巨大。儒家思想中具有现代社会发扬和提倡的优秀品质,能够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既保证了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的、普遍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了高校学生对儒家思想的了解。目前,多个高校开展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教学,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教学并未得到有效开展,本文对儒家诚信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并充分总结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二者结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这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就目前而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缺位及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更加有效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借助新手段创新传统文化育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更好适应现实需要来改进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开播至今,三十多年来在除夕夜陪伴每个中国人全家团聚、喜迎春节。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节目所具有的娱乐性是其蕴涵的最表层功能,同时还具有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央视春晚将丰富多样的节目形式如歌曲、相声、小品等表演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弘扬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以此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本文重点从春晚贴近生活、包容创新、树立榜样、形式多样与紧密联系国家政治主导意识五个方面的探析,论述春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地区,将客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继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对90后大学生有教育启示作用。本文指出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对传统文化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传统文化的方法提出了想法。希望以此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责任,校园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后盾等方面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部分高校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就其实践结果来看,其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传统文化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当前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关系、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展开论述,揭示出吸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须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系统、先进的教育理论体系,它强调着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倡导着国家兴衰的匹夫之责.论述了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探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