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切与音变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切是东汉末年产生的一种汉字注音法,“反”和“切”都是拼合注意的间思,反切注音的基本原量为:反切上字代表切字声母,反切下字代表切字的韵母和声调,反切产生的时代距今已1800多年了,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汉字读音也在发生变化,而被切字,反切上字,反切下字义各有自己的音变条件,因此,用古反切来拼现代音,许多切语就拼不出被切字的准确读音,甚至切出来的音在今天汉语语音本系中根本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2.
反切是一种汉字注音方法,用两个字相拼,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两相拼合即是被切字的读音。反切字是为交际需要而产生的特殊文字,它采用反切的方法创造而成,形体上用两个整字、整字与偏旁或偏旁与偏旁拼合而成,字音是组成它的字的音的拼合。拼合造形、反切造音是其基本特点。反切字与合文、合形字、合音字有联系也有区别。反切字存在于汉字型文字中,体现出反切不仅仅只是一种注音方法。  相似文献   

3.
反切与反语     
反切,是汉语传统的为汉字注音的方法。它用两个汉字来替另一个汉字注明读音。反切上字表明被切字的声母,反切下字表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即被切字与反切上字有双声关系,与反切下字有叠韵  相似文献   

4.
反切浅说     
壹、反切是怎么回事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例如“东,德红切”就是用“德”和“红”这两个字给“东”字注音。这种方法有点象是拼音,但又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拼音。用来注音的两个字,前一个叫它做反切上字,后一个叫它做反切下字,而被注音的那个字叫它做“被切字”或“所切字”。反切注音的方法是把反切上字的声母同反切下字的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音节,便是“被切字”的念音。“反切”本来是指这种注音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最初是称“××”,唐代以后一般均称为“××切”,后人因而把用这种方法所表示的音值也叫做“反切”了。如有人问:“东的反切是什么?”回答说:“是德红切。”其实“德红切”是反切这种方法在“东”字上的具体运用,说确切一些,它是“东”字的反切读音。  相似文献   

5.
古人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 我们的先人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常见的有: (1)直音法(2)叶(xié)音法(3) 反切法。 (1)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注音。有的找不到同音字;有的注音的字比被注的字还难认,这就没意义了。 (2)叶音法是临时改变读音,不尊重约定俗成的正确读音。易造成语音混乱。 (3)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成新的音,就是被注字的读音。多数情况下,古代的反切和现代的读音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掌握了反切的基本方法,一般都能切出现在的读音来。当然,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的反切已经切不出现在的读音了。  相似文献   

6.
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反切的方法是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这个方法大约兴起于汉末,开始的时候叫做“反”,又叫做“翻”。唐人忌讳“反”字,所以改为“切”字。“反”和“切”只是称名的不同,其实同义。在制定国语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以前,我国使用反切注音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许多古书传往和旧辞书都用反切注音,因此对于反切有必要作一番探讨。反切注音有个根本原则:“上字定声,下字定韵”。也就是,反切上字要用跟被反  相似文献   

7.
反切拼音,清代陈澧说得很清楚:“切语之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上、去、入;上字定清浊而不论平、上、去、入,下字定平、上、去、入而不论清浊。”这就是说,反切的基本规律是:反切上字必与所切之字同声母,同清浊;反切下字与所切字同韵母,同开合口和四声。周秉钧先生把它简化成“上字取其声,下字取其韵;上字定清浊,下字定四声”四句口诀。  相似文献   

8.
《唐韵正》是顾炎武《音学五书》的第四部分,顾炎武在《音学五书序》中说:“于是据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据古经以正沈氏唐人之失……而一一以古音定之,为唐韵正二十卷。”今音是指中古音,古音是指上古音,但是其今音注音所使用的反切却并没有照搬《唐韵》或者《广韵》,而是参照《广韵》音系,自己为被切字注音,所以在注音时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就顾炎武注音的声母进行分析,以《唐韵正?去声卷》里今音的反切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其注音时切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韵补》声类与南宋声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韵补》,南宋吴棫(才老)撰,是讲古韵分部的.它在古韵分部史上的价值,历来很受重视,至于它的反切上字所反映的南宋声母问题,则很少有人注意. 《韵补》一东:“江,沽红切……凡反切皆用今音,后仿此.”这就是说,《韵补》用今音注音.它着重用反切下字标明古韵的部居.至于反切上字,即声母问题,则比较复杂,应注意下述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0.
一.反切,即古代的拼音。它以两个汉字为“音标”,上字取声,下字取韵,上下相拼,“切”出第三字的读音。其法简便,本与今日以音标拼注汉字的拼音方法原理一致,因而当时及后世广为流行。  相似文献   

11.
与譬况注音或直音相比较,反切注音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注音方法。它一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除个别的独字韵(如《切韵》残卷里的“拯”字)外,没有注不出来的字音。反切注音法早在汉魏时期就被发明出来,在当时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反切的构造原理很简单,人们应用或理解它本来是很容易的。只要对一个字的声、韵、调三方面能加以区别,就可以了。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课本内容分两大系统:一个是文选,一个是常识。两者相比较,常识更重要一些。其重点所在:一、工具书工具书这一节主要是记住十来种工具书各自的特点。1、《说文解字》是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说明每个字的造字本义。2、《康熙字典》先注音后释义。注音依次列《唐韵》、《广韵》、《集韵》等前代韵书的反切(反切是古代注音方法之一,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前一个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然后解说字的本义,别音别义,有所考辨就在释文之末用一个“按”字表示。3、《汉语大字典》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  相似文献   

13.
反切是我国古代韵书中一种重要的注音方法。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中古时期所制定的反切已经不能准确地切拼出所切字的普通话读音了。普通话语音可分为声韵调三个系统,在每一个系统中,反切与其有着清晰的对应规律。只有全面总结反切今读的音变规律,综合运用相关成果,才能准确掌握反切的拼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反切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所创制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注音方法,在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反切一直起着对汉字标音的重要作用,反切作为一种重要的注间方法虽已成为历史,但历史掌握一些反切方法对于阅读古籍和从事汉语史的研究工作来说仍然是有必要的,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要想通过古切语切出今音,必须根据音变规律对反切上下字作一定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有的合体字,就是合音字。如“甭”(béng)就是“不用”的合音。“为汉家除残去秽”的“秽”(buì)(《赤壁之战》),“指点江山如赪”的“赪”(chéng )(《过小孤山大孤山》)。也是合体合音字。大体说来,一些合体合音字的音是按反切原理读出。反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的声母相同,反  相似文献   

16.
《梦游天姥吟留别》“唯觉时之枕席”一句,其中“觉”字,课文注为jué,意为“醒时”。笔者以为有必要商榷。查《汉语大字典》,“觉”有睡醒的意思。《说文解字·见部》说:“觉,寤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又进一步解释说:“谓眠后觉也。”并举例《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辞源》也作如是解,并举例《庄子·齐物论》:“觉而后知其梦也。”“觉”作此解时,其音《广韵》注为古孝切。根据反切变读规则,上字声母今读ɡ,下字今读齐口呼,新拼音节声母则变读为j,因此,这个音应读为jiào。这个读音及反切注音形式,在《…  相似文献   

17.
东汉学者曾经利用自然语言和典籍讽诵中的连读同化音变作为注音材料,这种注音用一个字的声母和另一字的韵母及声调合起来表示被注字主时,虽以读若、直音旧形式出现,实质上已是雏形的反切。  相似文献   

18.
语音起了变化,反切上下字承袭旧制不变,则反切注音功能,在今音国语音系中必见削弱。古今音变,要在“声韵协变“、“浊音清化“;而反切依今音出切,其有宏观原则,即当视声韵调之彼此制约而上字定其声、下字定其韵。将此原则加以细化,表述为可供操作的出切方法,即有反切的现代门法。  相似文献   

19.
一、坡空翅: 1.《康熙字典》是按部首列字的,它的部首共有 个。 2.反切法是古代重要的注音方法。“苦瓜切”的 读音是_。 3.从“六书”t说,“止”是个字. 4·从“六书卜L说,“锦”是个_字. 5.《周易·系辞下》:“尺镬之屈,以求信也.”其 中的通假字是_。 6.《左传·庄公八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音切声韵分别系联后考察师古韵类开合口和重纽的性质,认为师古音切韵类开合关系相当一致,唇音字不分开合;师古音切喉牙唇音重纽韵在反切下字上无对应关系,不能用师古的反切下字定被切字属于寅A类或寅B类重纽韵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