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形式,被广泛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齿轮元件的一个重要参数是齿形角(压力角),它影响齿轮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传动能力,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技工学校<机械基础>(第二版)教材中关于渐开线齿形任意点之压力角与齿形角的表述欠清晰,虽然其值是相等的,但几何意义是有差别的,但在新版(第三版)中没有压力角的提法,只有齿形角的概念,笔者认为辩明两者的差别对初学者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机械传动中压力角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角是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掌握有关内容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此问题加以探索 ,具体做法是正确理解定义、统一两种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压力角是机械传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直接影响到各种机械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工作效率 ,在机械基础教程中 ,在讲授齿轮传动和凸轮传动时 ,对压力角的定义前后有两次不同的说法 ,由于两处的说法不同 ,使学生不易理解和记忆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在压力角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进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做法是 :一、正确理解定义在讲授渐开线齿轮传动时 ,“…  相似文献   

3.
滚刀的安装角是《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教材的重点、难点。而各个院校使用的教科书对滚刀的安装角及其画法都分析的不细、不透,使得学生难于理解,不易掌握。现作一些补充分析。 由于滚齿加工是应用螺旋齿轮啮合原理进行工作的,所以滚齿时滚刀与齿坯两轴线的相对位置应当相当于两个螺旋齿轮相啮合时轴线的相对位置,即在加工前必须调整滚刀的安装角度,使滚刀的螺旋线方向准确地与被加工齿轮的轮齿方向一致。这样就有了滚刀的安装角的概念。滚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的内容。教材是让学生观察实物(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从中初步认识角的;然后,要求学生用硬纸条折成活动的角,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最后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边和顶点。设计这一内容时,应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初步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简单的几何思维能力。教学过程由下面四个环节组成。一、回忆联想,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展…  相似文献   

5.
"角"是形的最基础的概念之一.现行六年制小学课本中分别在第五册和第八册两次安排了"角"的教学.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安排在两个不同的年级,它的编排方式、深浅程度和教学目标自然是不相同的.第五册教材先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含有"角"的物体,引导他们从形象上初步认识具体的"实物角".然后在"实物角"的形状中认识几何图形的角,进而认识直角的实物图形和几何图形.这部分知识是为八册进一步学习角作铺垫、打基础的.津市二完小陈晓明老师执教这堂课时,抓住教材编排体系和意图设计教学过程.在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优选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有意义的探索.1.观察、联想,初步感知角的概念.陈老师分别出示五角星、三角板等物体,让学生指出这些物体的角,摸一摸、看一看、闭上眼睛想一想角的形状.这一  相似文献   

6.
数学中的"角"将学生的思维从一维拓宽到二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特意将"角知识"分布在两个学段,形成知识螺旋。通过对角概念的再认识,提出了角概念的四个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角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起始课 ,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角作为几何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和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画法也是学习的重点内容 ,而通过直观感知抽象角的图形 ,角的大小比较则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所在。另外 ,学习这部分知识 ,则为今后高年级学习角的分类打下基础。所以 ,我们应当在角的认识的起始课上充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和概念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目…  相似文献   

8.
二年级孩子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相关”一向是教学时的难点。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这一内容时.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着重让孩子们体会“角的大小究竟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并采用了我国台湾的一些方法,即将两个不同颜色的、大小相等的圆纸片从中剪开一条口.然后重合,转动圆片,即可产生不同的角,以此让学生初步体会角逐步变大和变小的过程。接下来将两个圆片变成大小不一的同心圆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怎样学好角     
一、正确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本质角的概念有两种表述方法,第一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是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学习时,一定要抓住这两个特征:(1)由两条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人事版技工学校《机械基础》第二版教材(?)传动一章中,多次出现了压力角和齿形角的概念。而且,一会儿是齿形角,一会儿又是压力角。让读者扑朔迷离,无所适从。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专题教研活动,虽然基本达到共识,但仍有不少异议。现谈谈我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机构基础》第二版教材为什么要提出“齿形角”的概念。 “齿形角”这个概念,在《机械基础》第一版教材中是没有提到的。为什么在第二版中要提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情境及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和三角板画角和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抽象思维等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教学建议一、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角和直角在本册是第一次出现,角虽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几何概念,但它却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对于角,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角和直角,让学生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学时可先出示教材中的一幅校园生活的情境图,图中有的学生在做操、有的在踢足球,还有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拿剪刀修花木的老爷爷等,这些情境都与角和直角有关.出示情境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呈现在各种图...  相似文献   

12.
陆金华 《学子》2014,(11):56-56
一、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认识角”的教学中,同样应该从这一步入手。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在学习“认识角”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和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及三角形等。但对于角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如在学习角之前,小学生能讲出长方形、正文形、三角形有几个角,但可能不明白这四角是什么角,也无法比较三角形的角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小学六年制教材,两次出现“角”概念的教学,其目的和要求是有差异的.第五册P65接触的“角”概念是描述的,学生建立的概念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又要求学生指出实物和几何图形的角.第八册P53比较严格地叙述了角的概念,并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叙述度数不同的角的形成.笔者对两次“角”概念的教学有以下体会: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正确把握教材的标高,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细心观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学“角”概念:首先出示实物五角星、三角板、钟面、扇子,让学生指出以上物体中的角,然后闭着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形成角的表象;第二步用抽动片演示由实物图形的角到几何图形的角.并对照图形指出:“这样的图形就叫角”,建立角概念;第三步演示角的形成、画角.通过自学找出角各部分的名称;第四步通过判断角,让学生知道  相似文献   

14.
角是小学阶段一个常见的几何图形。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教材往往会提供一些实物图,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角,帮助建立角的概念。国内一些小学数学教材采用的实物图主要有哪些?抽象出怎样的角?在历史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教给学生,而要引导他们自己寻求知识产生的起因,在对相关事物的观察、比较中逐步形成概念,寻求规律,获得结论。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以下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教师在课前设计了前置性“学习单”,内容如下: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角?  相似文献   

16.
怎样学好角     
角的概念有两种表述方法,第一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是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学习时,一定要抓住这两个特征:(1)由两条射线组成;(2)这两条射线必须有  相似文献   

17.
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度 量是“角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我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收到了较好效果。 1.联系生活经验激疑,引出量角工具。 在学生初步建立了“角的概念”后,我出示了大小一样但边的长短不同的两个角,提问:“这两个角哪个大?说说你的依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1、例2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角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并且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对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没有专门讲解.但在解题中经常遇到这类问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教材和相关资料认为:按以下四方面进行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学得快.掌握得牢.  相似文献   

20.
简艳 《四川教育》2003,(1):42-4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科学的圣殿。历来人们都这样赞誉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工作中努力钻研教材,宁愿自己多吃苦,少让学生走“弯路”,力求寻找一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的个别地方存有异议:人教版第三册小学数学教材中,在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后,第58页出现了这样一道题:4.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在图一中,学生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这个图形有三个角;在图中,学生把这个图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能很容地数出六个角,而且上面的那个大角也能找来,但是,下面的那个平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