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杨建国 《课外阅读》2011,(10):43-43
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合格人才,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和议论的话题。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效率,提高教育质量。那么,做为起主导作用的广大教师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会做人”的重要要求之一。结交朋友是学生重要的精神生活,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只有建立师生间、同学问、与父母间的和谐感情,学生才会精神轻松,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但由于中小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同学之间》的教学活动是苏教版·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和我的同学”单元中的主题内容,主要是关于班级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为了教好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活动一、轻松游戏,营造无痕的教育场师:小朋友,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互相了解吗?生:了解。(孩子故意拖长了嗓音自信地说)师: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游戏叫“猜猜我是谁”。(A同学闭上眼睛,B同学说一句话,或朗诵一首古诗,或是唱一段歌曲,请A同学根据说话声音猜猜B同学是谁)…  相似文献   

4.
戴翠平 《文教资料》2006,(25):80-81
师生关系实际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得出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充分运用人际关系法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法则最起码的就是“尊重、平等、理解、宽恕、赞赏”,而“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在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的基础上,理解学生,宽恕学生的过失、不足,赏识每一个学生,要能真正做到这些,我们首先必须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从师学…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教导工作,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赞美学生便是班主任开展工作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JR人才调查中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位头脑出众、业务过硬的人士中,就有67位因人际关系障碍而在事业中严重受挫,难以获得成功。他们共同的心理障碍是:难以启齿赞美别人。美国《幸福》杂志,对美国500位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进行调查表明:其中937%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畅通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其中最核心的课程是学会赞美别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赞美,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多…  相似文献   

6.
张鸿虎 《甘肃教育》2014,(20):32-32
正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标准改革,班主任如何树立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新理念,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紧跟新课标的改革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做班主任工作,必须把一切建立在人际关系和谐、学生心灵自由快乐、生活融洽幸福的基础上,学会和家长合作,学会和学生交流,做学生优秀的心理保健医师。一、家长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和他们应密切交流合作,高效利用他们的教育潜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  相似文献   

7.
李清爱 《辅导员》2010,(2):45-45
“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对学生心理层次的关注,是承担每门课程教学的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教育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尊重,与同学真诚交往,形成和谐班风。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理解数学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教学使学生学会阅读理解,重视学生的核心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教师应该教育学生重视阅读教学,重视运用语言符号进行充满意义的学习生活,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活动中重视研究阅读的活动,教育学生形成对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教育学生重视主体积极思维的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加工信息,学会筛选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纠正人际关系教育误区,避免非健康人际关系造成的悲剧在学生身上发生。孩子是家长的学生,学生是老师的孩子,家长、老师要教育引导孩子、学生处好人际关系,这有利于其做人做学问的成功,也是家长、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网络媒体报道学生伤害同学或老师的案例屡见不鲜,试问:当今的学生到底怎么了?"亲师友,习礼仪。"为人学艺先学礼,礼不立,艺从  相似文献   

10.
人际碰碰车     
[活动理念]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和促进剂.同学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初中生交友的烦恼和困惑大多来自同学之间的交往,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本课辅导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辨证地处理这些问题,学会化解矛盾,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班级中通常存在着两种基本的人际关系:一种是有组织的人际关系;另一种是自发的人际关系。这两种基本的人际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生间有组织的人际关系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而学生间自发的人际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是学生精神生活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的自发人际关系对学习环境的建立、班集体的形成、学生身心的成长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一、自发人际关系对班级建设的影响在学生交往过程中,彼此建立友好关系的同学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辽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交友的原则,懂得关心、关爱同学,建立起和谐的群体关系,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利用他们以往生活中得到的情感体验做基础,以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为主线,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奉献爱心。整节课要使学生在愉快、和谐、互助的氛围中学习,塑造他们与人友好相处的品质。教学目标: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能够与同学平等相处,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13.
当史文梅彭顺钢思想教育工作要与学生需要接轨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它们与教育内部和学生内部的因素汇合在一起,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变化:第一,需要开放,要求自主。第二,要求新的生活方式。第三,要求发展友谊。在人际关系上,他们对学校和父母的过多干预不满意,愿意多与外界联系,多交朋友。第四,要求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喜欢快节奏,不满意老一套。面对这种变动中的社会与变化了的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细心体察学生的多种需要,使思想…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改呼唤人性化关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实施评价时,如何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呢?它不应该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一个遥远的目标,而应该是把平等的学生观实实在在反映在教育观念中,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教师要真心的接纳、赏识、呵护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把课堂看作是一个愉悦的学习历程,并在这学习历程中了解生活,探索奥妙,掌握知识,学会赏析自己和别人,在与教师、与同学、与知识、与生活的对话中初步奠定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切切实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同学友情是中职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情感依托和人际关系之一,是人生最珍贵的情感。它对中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完成学业乃至成就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此,职校教师应树立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观,切实抓好同学友情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同学及同学关系,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和发展中职生的同学友情,充分挖掘学生群体中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随机选取广州市203名12岁-14岁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对中学生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亲子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发展较好,但是亲子关系的发展却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交往困难的倾向。本次调查为我们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预警,提醒我们在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王有泰 《时代教育》2010,(2):158-158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这样才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同学友情是中职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情感依托和人际关系之一,是人生最珍贵的情感。它对中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完成学业乃至成就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此,职校教师应树立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观,切实抓好同学友情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同学及同学关系,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和发展中职生的同学友情,充分挖掘学生群体中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时期是一个渴望交往、需要理解和友谊的时期。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相对独立于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保证,是他们在大学阶段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多年的学生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人际关系上的问题。直接表现为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生活中经常感到孤独寂寞,不合群等。其它方面产生的一些问题深究其原因大多也是因为人际关系失调所致。比如,生活不适应是因为到了新环境未能及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下降是因为人际关系不良所致;不参加集体活动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中曾受过伤…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研究报告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终身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育并非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