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构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特定的人际环境。人际环境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环境。作为社会的成员,人不能离开人际关系而生活,并且心理上对人际关系最为敏感。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或者说本身就是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交往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心理上相互影响的过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就是人际关系。研究表明 ,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效率和创造性 ,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日趋广泛 ,正处于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了解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状况 ,掌握他们人际关系的特点 ,指导青少年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以便了解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一个人不是人。其意思是,人都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独立于他人之外,每一个人都必须和他人进行交往,发生一定的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中学生人际关系,是指中学生这一同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而产生的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按苏格拉底的说法,每个中学生都是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有的学习、生活和环境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孤立的人,而必须与同学、与老师交  相似文献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距离。学生学习的好坏除了受主观因素影响,人际关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亲族关系。这三个方面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恰当处理这些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体育教学中,师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爱护时,心理上就亲近,学生进行学习是主动的,与教师的配合是积极的;反之,心理上就疏远.学生学习则是一种形式主义,不是真正地想学、爱学、自觉积极的学。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必然会发生与他人交往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上,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间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小相容性大,则人际关系融洽,反之,则心理上相互排斥,人际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7.
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必然会发生与他人交往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上,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间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小相容性大,则人际关系融洽,反之,则心理上相互排斥,人际关系恶化。良好人际关系不仅意味着校园内部有较好的人际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大学生在校园内的成长,同时也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角色转换,进一步社会化作必要心理、行动上的准备。 一、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一)满足大学生自身心理需要。人类的交往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任何人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生正处于个…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它也是人与人交往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个人与团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从学校具体的特殊的环境来说,师生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也是教师与人交往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占有首要的和突出地位的心理关系。研究师生的人际关系对做好教师与学生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福南 《中学文科》2007,(9):158-158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通过对我校共682位初、高中学生进行的共68道内容涉及学习心理、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心理咨询等方面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中,我们发现:有54%的人把“上大学”作为学习的首要目标;有78%的人认为学习压力源于自身;有83%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学习成绩;有57%的人认为中学生可以谈恋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人际关系及其环境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群体的一员,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与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学校群体,并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交往中,每个人的人际反应倾向可以有不同,这既受到人的个性差异的影响,也与人的认识及交际环境有关。中学生还处在思想品德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因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的成熟,仰赖于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影响。可以说,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优劣与否,成了影响学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营造良好…  相似文献   

1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有交往上的需要,所以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结束了初中的学习生活 ,成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其生活习惯、学习方法以及新的人际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面临环境变化及由此引起角色转变时 ,容易产生心理不适。如果这个环境是十分陌生 ,又充满竞争的环境 ;如果环境所要求转换的角色又是自己力难胜任的角色 ,就会加剧这种心理不适 ,与之相伴随会出现过度焦虑、抑郁、人际关系不适等症状。现简要分析一下几方面心理不适的表现及原因 ,探索纠正心理不适的对策。一、学生心理不适的原因1.过度焦虑焦虑 ,从本质上说 ,是人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人的需要目标受阻而产生的特殊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交往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人不与他人交往是不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往来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这种相互往来的结果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即人际关系,或亲近或疏远或敌对,表现为情感上的相亲或相斥。如果形成的是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使  相似文献   

1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动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人际关系问题是青春期初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该阶段学生充满活力、心情愉悦,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人际关系紧张则不仅会导致心情低落、学习效率降低,更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引起学生家长、老师和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校长的人际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全是靠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如同人们心理上的纽带和桥梁,显示着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在学校这个群体中,校长作为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最高领导者,完全有必要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去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勿庸置疑,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过去我们根本不能将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之一的人际关系“学说”引用到管理中来,谈人际关系,人们容易跟搞不正之风的人所信奉的“关系学”联系,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的人际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由个体的个性进行调节,并伴随着情感上的满意或不满意状态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学。这些关系可以是亲密的,疏远的,但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管理实践表明:校长只要建立了融洽的人际关系,就会使工作明畅、生活舒欣;否则,工作处处被动、畏难,心情抑郁,工作效率不高。因而,笔者认为校长应该认真地研究有关学校管理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并使其稳健,和谐地发展,从而激起全体师生员工的热情与士气,提高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6.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通俗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有好有坏,而人际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事业和发展。生活在现代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7.
陆斗南 《林区教学》2020,(2):106-108
人与人的交往既简单又复杂,对于刚刚走向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往往会遇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独来独往、心胸狭隘,甚至出现抑郁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培养的重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使学生懂得合作和分享,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概述团体心理辅导及人际关系,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分析造成高中生人际关系困难的因素,提出高中生人际关系改进建议,为现代高中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谢莎 《江西教育》2023,(8):18-19
<正>在大学里,最重要的是什么?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合理安排自习时间,这些的确都很重要。但有一点,在我看来十分重要,且不可忽视,那就是处理好宿舍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且人际关系具有不可避免性。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和室友相处得轻松自在呢?我给出的第一点建议是理解并学会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人际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是在人的交往中展开和实现的。所谓交往是指人的一种行为,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往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建立一定人际关系的直接活动。“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中心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交往,自己影响了他人,反过来,又接受他人应答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习相互了解和喜爱,学习共同的观点和思想,学习并丰富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因此,交往是教育的基本而必要的活动。”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往活动形成的。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交往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因此,他们对教学师生人际关系形成的作用也不相同。学生,是教学中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是影响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教学,是一种正式的、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是教学中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教学行为往往能影响或改变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决定教学师生人际关系的性质。因此,教师是形成师生人际关系的主导因素,是影响师生人际关系优劣的关键。卡尔·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师生人际关系中“所作所为是举足轻重的。”他说:“课堂气氛主要地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样做  相似文献   

20.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标志。教师人际关系满意度是指教师对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心理关系的满意程度 ,是教师之间人际关系好坏的标志。教师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健康具有保健功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只有创造出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 ,才能使人格得到完满的发展。人际交往的失败可能扭曲人格 ,导致心理异常。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达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是教师顺利工作的保障。若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