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后排进攻起源于1997年的第三届世界杯男排赛上。当时波兰队的维托维奇、中国队的李建新、日本队的田中等人最先运用,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在这17年的排球运动发展中,后排进攻方兴未艾。从开始无意识运用,到有意识运用;从被动运用到主动运用;从男排运用到女排运用;从一攻到反攻;从次数少到次数多;从攻速慢到攻速快;从由一点到多点;从平面到立体等,无不反映后排进攻发展之快、效果之好。目前,已被世界各国男、女排所广泛采用,成为90年代排球运动进攻战术发展趋势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进攻形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排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各种多变战术的运用,后排进攻在比赛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并从开始的无意识被动运用到现在的有意识主动运用,从一人进攻到多人掩护进攻,从男排运用到女排,已成为当今排球进攻战术发展的趋势。而我  相似文献   

3.
提高防后排攻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近年来排球运动的发展,后排进攻从起初仅以一种弥补前排强攻之不足的新技术,已发展到运用次数越来越多,由前沿发展到纵深,速度由慢到快,进攻点由单一到多点,由只有后排参与到前后排相互掩护组成的立体多点攻的进攻战术体系。目前,各国排球专家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挖掘后排进攻的潜能上,而对如何加强提高防后排进攻能力方面研究较少,本文在这方面做一些分析探讨,以期提高排球同仁对防后排攻的重视。-,后排攻的技战术特点后排进攻虽然可以从后排任意位置上进行,但也受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其一,规则的限制使后排进攻队员只…  相似文献   

4.
后排进攻对中国女排拦、防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排进攻对中国女排拦、防的冲击高宝龙,郝利玲后排进攻的使用初期,只是作为进攻的一种补偿手段在男排比赛中出现的。自从波兰男排有意识地在比赛中大胆地运用后排进攻,并夺得了奥运会的冠军,这项技术在男排比赛中得到推广,并成为男排进攻的主要手段之一。现代女排随...  相似文献   

5.
在一九七七年的第四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中,后排进攻首次得到了有意识的运用,它以有异于近网扣球的速度、弧度和落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战效果。近年来,在现代排球运动进攻战术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下,后排进攻已成为“立体战术”  相似文献   

6.
后排进攻的拦网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运动员身材的增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比赛中从后排发动进攻,已不再是前排进攻受阻时的一种“过渡”打法,而形成横向和纵深都有进攻的“立体”战术。后排进攻以其独特的过网区域和时间,给对方拦网的判断、起跳以及后排防守的取位造成困难,使对手鲜有还手的余地,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世界强队的后排进攻运用的越来越多,形成目前进攻战术发展的方向。拦网是抑制进攻的第一道防线,如何根据后排进攻的特点,组织起卓有成效的拦网,争取比赛的主劝权,是当前排球运动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后排进…  相似文献   

7.
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后排进攻,已成为现代排球进攻的重要手段。后排进攻是指:扣球队员在本方进攻线以后起跳,扣击二传队员在进攻线前的开网球。后排进攻起源于1977年的第三届世界杯男排赛上,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在这20年的排球运动发展中,后排进攻方兴未艾,目前已被世界各国男、女排诸强所广泛运用,成为90年代排球运动进攻战术发展趋势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进攻形式。因此,本文拟从后排进攻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入手,揭示后排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2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随着拦网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后排进攻战术正向着进攻…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南宁市八运会气排球联赛决赛中两队各种扣球的特点。研究指出:(1)气排球扣球的主要手法有四种:下拉式、侧拉式、推压式和扣飘球,其中下拉式和侧拉式手法运用最多。(2)扣球数量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四号强攻、二号位强攻、吊球、三号位快球、后排进攻和探头球;得分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四号强攻、二号位强攻、三号位快球、吊球、后排进攻和探头球;得分率从大到小依次是探头球、三号位快球、四号位强攻、后排进攻、二号位强攻和吊球。失分率从小到大依次是探头球、后排进攻、吊球、三号位快球、四号位强攻、二号位强攻。(3)其中四号位强攻是双方最主要的进攻手段和得分手段;二号位扣球的得分率相对较低而失分率相对较高;三号位快攻数量少但效果好;气排球吊球与硬排相比,明显要多;后排攻的运用少且效果一般;探头球数量只有两次但都扣球得分。因此,比赛中应充分利用探头球和三号位快球,重点抓好四号位强攻和二号位强攻,适当采用后排进攻和吊球。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共13场比赛的后排进攻战术运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在总进攻次数中占比较低,同时不同场次之间在运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距;后排进攻运用存在明显的实施人员、位置分布和打法特征,主要以朱婷六号位无掩护的后排进攻为主;同时,运用效果在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1号位的后排进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1.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文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第28届奥运会女子排球赛的10场比赛的8支队伍,以及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12支队伍进行现状分析。2.研究结果与分析(1)后排进攻总体运用情况分析:①去年世界杯比赛上后排进攻运用的良好效果引起了各国对后排进攻的重视,不但加强了后排进攻的运用而且加了对后排进攻的拦防,使后排进攻的扣死率明显降低。②各国拦防后排进攻的水平和能力都有所提高,是使我队后排进攻扣死率下降和被拦死率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③我国运动员后排进攻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是使扣球失误率下降的一…  相似文献   

11.
从“质”与“量”的变化看后排进攻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高峰,黄辅周作为世界排坛最具划时代意义的进攻技术─—后排攻,已成为现代排球进攻的主要手段之一。后排攻无论在进攻数量还是在进攻质量上,都较之原始后排攻时期(1977─1985年)及立体后排攻初期(198...  相似文献   

12.
建立防御后排进攻的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后排进攻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双人拦网边、心跟进防守战术对其的抑制越来越弱。笔者通过对后排进攻的精细分析,提出了防御后排进攻的新体系-"三人拦网托后心跟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排球运动向高、快、多变的方向发展,国内外强队运动员身材大型化和弹跳力普遍加强,使后排进攻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由此而形成的立体进攻战术,在实践中被各队广泛采用,其结果充分证明后排进攻是突破拦网,争取主动的有效手段。从这次全国甲级联赛看,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最多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后排进攻在世界女子排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及与90年代后攻技术的差异,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世界女子排球比赛中后排进攻的使用频率与效果、后排进攻位置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以及后排进攻运动员掌握跳发球技术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排球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的发展,后排进攻屡见不鲜,当今世界女排球强队都有进攻好手来完成后排进攻。国内少年排球比赛中也有人才能组织后排进攻,后排进攻现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战术变化。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及运用后排立体进攻技战术是当前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进攻环节应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近几年来世界排坛上女子后排进攻被广泛地采用也普及导致女排各项技战术男子化,就我国女排如何充分挖掘后排进攻技术并在实战中加以运用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后排进攻代表了90年代排球运动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我国排球运动的特点,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国内外后排进攻的现状,认为虽然世界列强都广泛地运用了后排进攻,但后排立体进攻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有挖掘的潜能。目前,中国排球界应认清形势,抓往契机,大力发展后排进攻。本文还大胆提出了后排进攻战术,应以非交叉前排掩护和交叉前排掩护为参照的分类设想。  相似文献   

18.
尽管气排球已经在全国各地区广泛开展,但还没有专门的研究,包括现有教材和学术论文,针对气排球的扣球技术运用进行系统的录像分析,存在诸多疑问,比如:气排球的主要扣球手法有哪些?主要的扣球位置是几号位以及所占比重各是多少?等等,以至于在气排球扣球教学和训练中对其主要内容难以准确把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南宁市八运会气排球联赛决赛中两队各种扣球的特点。研究指出:(1)气排球扣球的主要手法有4种:下拉式、侧拉式、推压式和扣飘球,其中下拉式和侧拉式手法运用最多。(2)扣球数量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4号强攻、2号位强攻、吊球、3号位快球、后排进攻和探头球;得分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4号强攻、2号位强攻、3号位快球、吊球、后排进攻和探头球;得分率从大到小依次是探头球、3号位快球、4号位强攻、后排进攻、2号位强攻和吊球。失分率从小到大依次是探头球、后排进攻、吊球、3号位快球、4号位强攻、2号位强攻。(3)其中4号位强攻是双方最主要的进攻手段和得分手段;2号位扣球的得分率相对较低而失分率相对较高;3号位快攻数量少但效果好;气排球吊球与硬排相比,明显要多;后排攻的运用少且效果一般;探头球数量只有两次但都扣球得分。因此,比赛中应充分利用探头球和3号位快球,重点抓好4号位强攻和2号位强攻,适当采用后排进攻和吊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排球运动的飞速发展,后排进攻已经由一种被动的调整进攻手段演化成为由主攻手牵制,快球手掩护、后排游动攻击手进攻的主动攻击形式,以前排进攻为核心,后排进攻为牵制的立体进攻体系已经进入比较成熟与稳定的接点或时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后排进攻的特点,从几何图形中证明,后排进攻有较大的过网区域,两翼后排进攻比近网扣球的过网点内移并低44厘米。证明拦击后排进攻时要大胆地将手臂伸入对方场区,因为两翼组织的后排进攻占90%,取位做双人内移拦网效果最佳,并指出拦击后排进攻不可起跳过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