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漫画大师朱德庸将包括《什么事都在发生》、《关于上班这件事》、《绝对小孩》系列在内的新旧漫画作品未来三年的整体策划、出版、经营权利签约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磨铁图书)。与此同时,北京磨铁图书选择现代出版社作为朱德庸项目出版发行方面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台湾漫画大师朱德庸将包括《什么事都在发生》、《关于上班这件事》、《绝对小孩》系列在内的新旧漫画作品未来三年的整体策划、出版、经营权利签约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磨铁图书)。与此同时,北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 韩阳)磨铁图书公司去年高调宣布以1000万人民币签约朱德庸三年所有作品,陆续推出《绝对小孩》大、小开本、《关于上班这件事》。据悉,《绝对小孩》的第一部至今已经销售近100万册,2009年初,《绝对小孩2》在大陆台湾同步上市。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继《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之后,近日,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又推出新作——《关于上班这件事》。该书的创作源于朱德庸对上班提出的质疑: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草原上跑的动物,只有人类最不自由,每天的黄金时间是上班,一生的黄金时间也是上班。他开始以漫画的眼光观察世界,为公室里的员工老板关系进行幽默侧写。在书中,老板的无理要求与唯利是图被极度放大,而每天8小时以上紧绷的上班生活,员工多以打混来应付。因此,整个上班时间员工都处于“脑死”状态。朱德庸还一度将此书定名为《脑死族》。也许漫画比较夸张,朱德庸主要想以…  相似文献   

5.
热点书评     
<改变一生的饮食计划>:关于饮食的图书,这个月竟然占据了榜单的前两位.除了再次证明生活实用类图书这一市场热点继续蔓延以外,也让那些不认同生活实用类图书会成为今年图书主流的人不得不闭嘴.其实,这类图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其定位的读者都是有购买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版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图书出版界的一件盛事.这部图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的一个重点项目,它的问世,填补了出版学科发展的一个空白,是出版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值得热烈祝贺.应当说,新闻出版总署也因此为中国出版事业和出版学科的繁荣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做了一件功不可没的好事.<中国出版通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工作十几年,上班第一件事是先泡上一杯茶,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性质使然,这几乎已成了习惯.一直会喝茶,也知什么是佳茗劣茶,因为入口即有感觉.虽然没喝过极品,却也有喝过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的那种甘香润滑.看了林清玄的<茶禅一味>,我才知什么是极品,什么是好茶,也才知为什么会这么好喝.  相似文献   

8.
国家新闻出版署1997年3月的79号文件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然而,在<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中并不包括应用统一的、规范的自然科学名词,在随后颁布的新闻出版署第8号令<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也没有提及图书中关于自然科学名词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三联书店出版了"绿家园"创办人汪永晨的摄影图文集<绿镜头>,这是一本关于环境保护的图书.除了选题的特殊以外,它最为吸引眼球的是似曾相识的书名,它将一度喧闹沉寂的"镜头"再次带到了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各种关于<红楼梦>的书籍频繁出版,据不完全统计,除各种形式的<红楼梦>文本外,2004年以来出版的关于<红楼梦>的图书在140种以上,单是2005年前十个月就有六十余种.这种"红楼"出版热潮在学术界和大众读者间形成了新一轮的"红楼热".2005年中央电视台10套"百家讲坛"栏目关于<红楼梦>的讲座更是由于得天时地利,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轮的"红楼热";出版界紧随这一社会风尚,大量出版关于<红楼梦>的图书,一时间出版界、图书市场、读书界和媒体热热闹闹.对这一现象如何分析,记者在市场调查的同时,采访了相关专家,以察其实.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发出<关于开展向崔新一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后,崔新一同志的故乡--大连市再次掀起了学习崔新一事迹的热潮.  相似文献   

12.
由王益、汪轶千主编的<图书商品学>,为图书发行事业的商品学填补了空白.是从事图书发行人员值得一读的好书.经营任何商品都必须掌握有关商品的知识及其运行规律.经营图书,就必须掌握图书商品的知识及其运行规律.图书发行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图书商品的特点和知识.<图书商品学>给图书发行人员提供书的知识,让人们更好掌握服务本领,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时代在前进,已进入电脑管理阶段,但须知电脑是由人脑去主宰的,没有人脑的电脑,不懂得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按图书发行工作的自身规律去办事,必然有损于我们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王岳 《编辑学刊》2006,(4):29-33
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辞书出版管理的通知>,重申"辞书出版必须严格履行图书按专业分工的规定".2006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发布<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重申"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新闻出版总署连续颁发文件,旨在强调:只有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定,具备辞书出版资格的出版单位才能出版辞书.并依此原则实施长效管理,以建立规范的辞书出版秩序,切实提高辞书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外资进入中国出版业的四种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中国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步骤,外资出版机构投资、参股进入中资出版企业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随着<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颁布,以及图书发行和零售市场上频繁的资本变动,国际出版企业进入我国出版体系的路径也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因为几本书的缘故,我和师永刚曾经有过一些沟通.当时,师永刚做<凤凰周刊>的执行主编一两年. 后来再见时,他问:"你打算采访我什么?是关于<凤凰周刊>还是关于书?"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凤凰周刊>,也通过<凤凰周刊>认识了他.但我还是愿意聚焦到他所编著、合著的书--力图探讨一本图书的畅销可以有多少种形式,在偶然之中究竟有多少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8,(13):77-80
如果你想看到一条可能预示着未来互联网时代报纸走向的新闻,可以打开浏览器,输入下面的网址:http://www.washingr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7/04/04/AR2007040401721.html. 这条由<华盛顿邮报>吉恩·韦恩戈顿采写的报道讲述了发生在2007年年初的一件事,一名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扮作一名街头小提琴手,为早上上班的行色匆匆的人们用心演奏.  相似文献   

17.
另类图书营销之A:买报赠书,赔本赚吆喝?南海出版公司为斯宾塞的新书<礼物>造势,不惜借<新京报>改版之机,利用上班高峰,在北京各地铁站口随报赠送2万册图书,开创了随报赠书的先河.2万册图书,每本定价16元,粗略计算成本约为1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此次的营销费用不低于10万元.一本书如果一年能销2万册,在小出版社应该算是不错的书了.所销图书的毛利润也不过10万元,再减去营销费用10万元,一年下来算是赔本赚吆喝.  相似文献   

18.
杨苗 《编辑学刊》2004,(3):70-72
去年7月17日美国<时代>周刊书评版用怪头怪脑的文字开篇:"星期六魔术半夜时刻刚过了几秒,出版历史上最搅人也最无必要的市场战役终于送出这件货了!"迅速的,一股以<哈里·波特>、<魔戒>为代表的魔法旋风迅速席卷全世界.这股旋风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奇谲诡异的魔法世界,也给众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以<哈里·波特>为例,其作者罗琳就凭借已出版的5部作品以及附属权授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从一个潦倒的单身母亲一跃成为英国女富豪榜家族中的一员.目前"哈里·波特"不仅是图书、电影、还是游戏、玩具、生活用品中的宠儿.  相似文献   

19.
<正>"这件事很有意义,对市档案局提出表扬。"这是2016年7月30日,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在市档案局报送的《关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两学一做"主题档案展览情况的报告》上作出的重要批示。唐军书记的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大连市档案工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也是对全市档案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全市档案工作者的鞭策和鼓励。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403-444)在著名的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中讲了一个故事,说东晋的蔡谟(他因被授以司徒,坚不肯就而被免为庶人)在江南见到一种状似螃蟹的蟛蜞,弄来烹煮了吃,吃后腹泻大吐,狼狈不堪.他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谢尚.谢尚说:"阁下一生劝人博学苦读,自己却连<尔雅>也未读透."他的意思是指<尔雅>中本有"蟛蜞"条目,说明那不是螃蟹,是吃不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