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今天,我们学习<生命的壮歌>中第二则故事--<"生命桥">.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题目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生:"生命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为什么叫"生命桥"?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请大家先自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师:大家来谈谈从《生于忧息,死于安乐》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一定要经历磨难. 师:为什么是“一定”呢? 生:“必”就是“一定”的意思,强调了经历磨难的重要性,要担大任,一定要先经历磨难. 师:经历磨难能带来哪些益处? 生:“动心忍性”和“曾益其所不能”. 师:能解释一下吗? 生:“动心”就是“使他...  相似文献   

3.
师 :这节课 ,我们学习第十三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 ,同学们会想一些什么问题 ?生 :“十六年前”指的是哪一年 ?生 :是谁写的回忆 ?回忆了些什么 ?生 :都十六年了 ,为什么还要回忆 ?……师 :(把学生们提的主要问题写在黑板右边 )以上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 ,在课文或其他参考书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学课文 ,查找有关资料 ,同桌相互交流 )师 :(大约过了10分钟 )好了。现在 ,谁能回答刚才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 :刚才 ,同学们通过自己提问、自己学习和互相讨…  相似文献   

4.
<正>一、聚焦题眼,理解“大”之意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生:《开国大典》。师:学习课文从题目开始,题目中的哪个字特别吸引你的目光?说说为什么。生:“大”字特别吸引我,因为它能让我想到盛大隆重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师:你答得简洁明了,很好!这篇课文选自《浮生六记》,那么,《浮生六记》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大家看幻灯投影。(师出示多媒体幻灯片2。)师:《浮生六记》中的“浮”字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把《浮生六记》改为《人生六记》?生3:不可以改,改过之后太平淡。生4:可以改,不过改过之后不太好。师:为什么不太好?  相似文献   

6.
<正>一、妙解文题,激发兴趣师:课题中"跨越"是什么意思?生:跨过去。师:你能做个跨越的动作吗?(生离开座位跑跳步跨了一大步)师:(微笑着)你很了不起,不但知道意思,还能做出动作。谁知道"海峡"指哪个海峡?生:台湾海峡。师:为什么说是"生命桥"呢?生:可能和生命有关。师:用木头做的桥叫(木桥);用石头、水泥和钢筋筑的桥叫(石桥);树搭在河上供人们通过的桥叫(独木桥)。  相似文献   

7.
【案例】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动物的互惠互助》。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生:我认为动物之间只有相互残杀,怎么会有互惠互助呢?生:动物是怎样互惠互助的?生:动物们为什么要互惠互助?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生:可以读课文去解决。生:可以向老师请教。生:可以查资料。师: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那就是一个字——“读”。这么长的文章,看你能不能把它读短了,用简短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生:课文告诉我们动物不光有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生:课文讲了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生:课文讲的…  相似文献   

8.
师:刚才大家浏览了课文,谁能说说题目中的“飞”说明了什么?生;:“飞”说明了红军夺桥速度很快。生。:“飞”说明了红军夺桥时间很短。师:说得很好,课文写夺取沪定桥的经过是从两方面着手的:“飞”——“抢时间”,“夺”——“攻天险”。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沪定桥?最后结果怎样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文结构层次。)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出分别写“飞”和“夺”的段落。(学生依板书迅速找出。)师:(放灯片,出示题目)红军为什么要抢时间攻夺沪定桥?生;:因为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沪定桥,只剩24小时了,而红军…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导入:疑问分享与聚焦师:很高兴,我们一起学习王开岭先生的《精神明亮的人》。课前阅读了文章,希望大家能提出问题。你们阅读后有什么疑问?生1:文章第五部分“它也在注视着我们”,为什么说“最好看的霜”也在注视着我们呢?师:你说是结尾部分的“霜”有什么含义?是这个意思吧?生1:是的。  相似文献   

11.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师:听一位老师说,我们班同学特别喜欢学寓言故事,是吗?生:(齐)是。师: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题目叫《守株待兔》。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要求听清楚了吗?下面就听老师来读这个故事。(师范读课文)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生: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师:其实,题目“守株待兔”这四个字每个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都能找到。比如“兔”就是指句子中的——生:(…  相似文献   

12.
课例一 《征服世界第一高峰》教学片断(苏教版第六册第4课) 师:要想读出感情来,就必须理解包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眼里噙着泪花”的“噙”是什么意思? 生:“噙”是眼里含着泪花。 师:为什么噙着泪花,大家什么心情? 生:大家被刘连满的精神所感动。 生:大家心疼刘连满。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和背景资料介绍(3分钟) 师:同学们昨晚都读了《孙权劝学》,文中的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详,能讲讲他们的故事吗? (师板书课文题目.) 生:孙权任用四杰的故事. 生:鲁肃独劝孙权联刘抗曹的故事. 师:关于吕蒙的故事,谁知道? (生沉默.) 师:看来大家对这位制造了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没有什么了解啊!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翻到《孙权劝学》,先大声朗读课下注释①,然后对照PPT上的资料,在书上批注.  相似文献   

14.
某教师教学《密林怪客》时,一进教室,便在黑板上写下“密林怪客”四字。师:请大家一齐读题目。(学生一起大声地读)师:读了题目后你们有什么问题?生1:怪客是谁?生2:为什么叫怪客?生3:怪客怪在哪里?师(欣喜地说):好,请大家初读课文,自由地读,读准确,读通顺。(学生纷纷放开喉咙大声地读起来,一时间人声鼎沸。读着读着,有许多人渐渐地读到了一起,声音也响了起来)师(急了):自己读,不要和别人一起读。(有些学生停下来等别人先读,但有些学生还是停不下来)师(提高声音):自己读,不要和别人一起读。(教室里的声音终于又散乱了起来。大约过了3分钟,有5…  相似文献   

15.
(教例 )四年级《我们家的猫》师 :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体会到什么 ,然后提出不懂的地方。 (生读后提问 )生甲 :“蹭”是什么意思 ?生乙 :为什么说猫的脚印是几朵小梅花 ?师 :同学们认真读书动了脑筋 ,提出许多问题 ,让我们共同来解决。谁说说“蹭”是什么意思 ?生甲 :“蹭”指上下磨擦。生乙 :老师 ,这里为什么不用磨擦 ,而用“蹭”呢 ?师 :提得好 !大家给予他鼓励。 (生鼓掌 )哪个同学来说说 ?生甲 :“磨擦”给人感觉很生硬 ,不能表现猫亲近主人的样子 ,用“蹭”才有这种感觉。师 :哪个同学来做做这个动作…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看课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从课题中发现什么了?【课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形式较为特殊的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生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意思正好相反。生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加了引号。师:遇到这样的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1:什么“精彩极了”?什么“糟糕透了”?生2:为什么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并列在一起?师:好!让我们带着各自心中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生:(自由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2005,(3)
1.导入:师:老师送大家一个终身受用的小礼物。(投影出示一个很大的“?”)师:这是什么?生:一个问号。师:对,一个大大的问号。师:知道为什么老师送大家一个问号?生:老师想让我们学会想问题。生:希望我们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师:讲得真好!送给大家这个礼物,希望大家在做事情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师:你们是否想过,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呢?(板书:“食物”)现在请大家讨论讨论。(生讨论,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 生:是为了长身体,为了强壮。 生:为了吸收食物里的营养,使身体健康。 生:人吃食物是为了维持生命,否则就不能生存。 生:人吃食物才能有气力,有了气力就能干活。  相似文献   

19.
犤片断1犦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淘气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图,图略。)请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1:淘气想:“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生2:我从图中知道这座桥限高4米。生3:图上告诉我们汽车高3米。师:图中的信息看明白了吗?还有问题吗?生4:“限高”是什么意思?师:问得好。谁能帮帮他?生5:“限高”的意思是不许超过的高度。师:这座桥不许超过的高度是几米?(4米。)汽车能不能从桥下通过?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觉得3米4米,汽车能从桥下通过。犤评析犦此教学活动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节讨论交流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师:(板书: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呢?生:什么样的桥?生:哪里的桥?师:今天咱们也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学习第16课《桥》(在桥前面板书:16)。课前大家已经自己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围绕"探究目标"进入小组讨论学习。(出示PPT1)PPT1:一、积累运用:你发现了哪些难记难写的字词呢?文中有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