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8,(1):54-59
"后真相"是西方政治传播和新闻运作中的新现实。通过梳理西方的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将"后真相"这个舶来词汇放到西方语境中进行回溯和阐释,对"后真相政治"、"后真相时代"等概念进行了还原,对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根源进行了归因,对其间社交媒体的角色和传统媒体的作用进行了透视。本文认为,"后真相"是西方政治失灵和新闻失范的产物,而当下的西方媒体实践中的事实查验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媒体秩序,后真相政治传播仍是一个亟待厘清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2.
"后真相"是相比于客观事实,情绪和个人信仰更能影响舆论的特殊现象,"后真相"时代便是这一现象成为普遍的时代。经过2016年英国脱欧与特朗普当选两大"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后真相"的使用量开始迅猛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后真相"对于一个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一个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要面对"后真相"时代对国家形象传播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难题,并要表现出一定的应变与调适。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网络舆论在"后真相时代"中的失范现象。通过对个案的梳理分析表明,在后真相时代公众意见和网络舆论的表达路径和指向,具有深层次、多方面的生成根源,该过程深刻地体现了"后真相"时代中网络传播的情绪化、社交化特点,同时也暴露出网络舆论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信息失真、主体失落、非理性与群体极化、网络暴力与舆论审判等。对此,网络舆论的规范需要从媒体、个体、传播环境和传播技术多个角度进行切入,以实现网络传播的高效性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从"后真相"的现实特征出发,可以发现当前传播环境中真相供给和真相需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亟须一种新的叙事模式进行调适,而非虚构叙事在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事主题等方面的诸多特质恰好与后真相传播语境形成了多维度的贴合,这种贴合使得非虚构叙事逐渐成为当下发展强劲的话语模式。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非虚构叙事仍须在防范主观化倾向、借力新媒体提高竞争力和开发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后真相时代,传播模式的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受众地位的变化,令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等新闻价值要素出现了转变。本文以"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为例,探讨"后真相"是如何影响受众情绪以及如何影响新闻价值要素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后真相"引发的伦理问题越发严峻。虚假新闻、反转新闻、媒介审判等关乎媒介伦理的问题一再出现,挑战公众的神经和政府部门的能力。本文试通过后真相的现实背景,归纳后真相时代新闻事件传播的特征,以期寻求更加完善的传播方式,为后续新闻工作者以及政府机构解决舆情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7.
闫敏  夏明英 《传媒》2019,(15):94-96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样态,参与式交互纪录片以其所处的"后真相"时代背景,促进纪录片对"真相"的重构,让每一位参与者成为代码编写员,使每个讯息接收者转变为社会"真相"的协同构建者。与此同时,交互影像在中国纪录行业的发展机制还逾待建立,众创型叙事模式对纪录片真实性边界的追问也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
舆论逐渐转向网络空间,促生了新的媒介生态,形成了独特的"拟态环境",非规范化的网络舆论导致"后真相"事件频发。通过分析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传播趋势,发现事件反转后的舆情量,远比不上最初由摆拍、谣言引发的舆情关注,即便调查处理结果与开始的"事实"大相径庭,滞后的"后真相"也无法抹平公众已经激起的恐慌情绪。要防止后真相事件愈演愈烈,需强化网络媒体责任,构建行业性监管规则,更重要的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与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我曾经跟学生交流关于"后真相"的问题.记得当时我讲的主要观点是,在"人人都是记者"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新闻事件出来之后,人声鼎沸,众声喧哗,继而不断地出现新闻反转,让我们难以看清真相.虽然如此,只要没有外在对新闻传播的强制干预,假以时日,更多的事实会被披露出来,我们距离真相可能更近一点.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生概念的"后真相",其实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与其内涵相似的概念,即一二战期间的西方的宣传概念。两者都强调先入为主的非理性认知习惯,强调情感和感觉处于意见形成过程中的首位。战时西方的宣传概念在战后丧失了话语合法性,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后真相"是否也会如此?本研究认为两个概念所处的时代不同,造成了两者传播主体的差异,战时宣传主体是媒体,能够经过反思最终回归了新闻客观性,而现阶段的传播主体极大的多元化,难以形成一致的认知,后真相的克服最终更可能需要的是全体民众对于非理性话语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黄宇鑫 《东南传播》2021,(2):121-124
进入"后真相时代",情绪裹挟事实的现象屡见不鲜。文章梳理了与情绪传播相关的科研成果,描绘情感研究的学术缘起及发展脉络,勾勒出网络社会中情绪传播的研究路径,并对情绪传播研究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从情绪角度开展危机传播的研究成为社交媒体时代危机传播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由此本文主张在关注危机传播中个人情感因素的同时,引入社会情感的维度,主要分析了"怨恨""对立""不信任"这三种在我国危机传播中主要出现的社会情绪。同时结合媒介环境的变化,分析指出在社交媒体时代危机情境下情感传播呈现出"后真相"、"后现代"特征,以期丰富发展原有的理论,对危机传播管理和舆论引导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真相是什么?事物的真实面貌和情况,即为真相.《钱江晚报》从2010年1 1月底开辟的"真相"栏目,是要对各种抓人眼球,却真假难辨、似是而非的网络信息进行求证、厘清、公布,把事物的真实面目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时再通过网络广为传播,粉碎网上的虚假信息."真相"的核心理念就是版面报头上的十二个字:终结网络传言,还原真实生活.作为一个全新理念指引下的全新板块,"真相"栏目也采用了一些独特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后真相"和"后真相时代"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被西方知识精英捧为热词。这两个概念是英美自由知识分子无视真理的来源而制造的假象,用以歪曲和限制民众对社会真相的认识。鼓吹"后真相"和"后真相政治"既是西方主流媒体及其精英对他们信念的执迷与幻觉,又是他们掩盖预测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遭到惨败的遁词。  相似文献   

15.
只有将记者的职业标准由"真实"(真实的事实)退到"自由心证",这一行业才能一方面实现整体追求"真相"的目标,另一方面,普通人,而不是上帝,才可以继续当记者. <判断真相的权利属于公众>一文发表后,有新闻界的同行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文章中论述的是媒介传播的法律底线,但是,从媒介自身的立场看,传播的底线又是什么?"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道,"真实"不能成为媒体传播的标准,否则,表达自由就将无法实现,因此,法律的底线"应当容许"虚假新闻的传播.但是,作为一家媒体,尤其是负责任的媒体,不能将法律底线当作职业标准,随意"容许"自己成为虚假新闻的传播平台,那媒体的传播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媒体传播的职业标准,应该是从业者的"自由心证".  相似文献   

16.
刘瀚擎  陈功 《今传媒》2022,30(4):5-10
后真相社会,公众对事件传播方向的影响不断增强,公众情绪逐步超越理性,对事实走向构成干扰。但在社会发展中,公众从未放弃对真相的辩驳思考,而主流媒体在探求真相的过程中也遭遇舆论失焦、传播权分散等困境。本文在剖析主流媒体信任困境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信任的三条路径:其一,着力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及其传播影响力;第二,建立新媒体的新闻准入规则,加大监管力度;第三,推动事实核查新闻建设,纠正原有的信息偏差,重现新闻真相。  相似文献   

17.
杨昉 《新闻前哨》2022,(8):37-38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导方式,新闻信息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多元性,均加速了"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传统新闻媒体的地位受到冲击,新闻媒体行业呈现传播群落化特征,事实核查虽然发挥着不可替代性,但单纯依赖其作用并无法改变大的格局,而是需要以新闻媒体主体出发,在新闻生产中谨慎查验事实与寻求真相,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科学隐喻的解构与建构出发,分析“后真相”时代科学传播面临的诸多问题,发现在情感重于事实的“后真相”时代,传播者对科学隐喻不加解构或解构不正确,极易造成传播内容信息失真,原本简单的科学问题会被不断误读。传统科普出版能够为公众理解科学和有反思的科学传播提供科学事实文本,是科学传播的源头和基础。从重“信”轻“知”到“知”“信”并重的变革,将会使传统科普出版浴火重生,进而破解“后真相”时代下科普出版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后真相时代"的命题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典主张、"后真相时代"的现实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局解构、"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突围路径等建立分析框架,探究新闻专业主义"公共服务"与"客观性和公正性"诉求,在融媒新时代的实现形式,为深入研究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后真相'时代,'真相'与事实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渐扩大,'真相'成为一种'相对真相',甚至'多元真相','多元真相'的背后是一种认知偏见。在信息的传播方面,时距的缩短带来了碎片化的理解,由于个人记录与信息的传播能力被激活,社交媒体赋予了全民成为记者的可能性,然而信息的传播速度太快,使得事实已经跟不上谣言的传播速度,而眼见为实的视频、图片亦可拼接,形成了一个缺乏信任的时代。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并不彻底,而所谓的意见聚合也只是一种'网络围观',目前的分发式热点的背后是商业化运作和娱乐化倾向。而区块链技术能够扩大传播的空间,有效地将碎片信息整合到公共的新闻公告板上。在传播过程中,'技术把关'代替传统的'价值把关',中心节点的存在将不再固定,由人们自由决定。直播、VR拍摄、区块链这三者的结合,将有助于人们全场域把握第一现场。基于区块链技术,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最终形成'分散—聚合'模式,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自主性,而最终通过公共的新闻公告板了解真相,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