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产业,作为美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是美国进行文化扩张与渗透的主要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通过对美国文化精神及价值观念的影像建构,披着审美与娱乐的"合理"外衣,试图以"优秀"的美利坚文化影响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结构。本文以美国动画影片《疯狂原始人》为例,粗略研究美国文化价值取向在影片情节设计、叙事结构、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从电影媒介形态窥探美国文化扩张与渗透的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2.
靳旭林 《今传媒》2011,19(3):129-130
二战以后,随着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确立,文化传播在其对外扩张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介渠道的飞速发展,更使其文化传播如虎添翼,它在"民主与自由"的幌子下不断兜售其霸权主义的文化观,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大肆进行文化渗透,利用传媒优势极力为其全球霸权鸣锣开道,以确保自己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在政府的直接投入和政策扶持下,美国建立起了技术超群、覆盖全球的"传媒帝国",呈现出传播手段高技术化、传播方式多媒介化、传播力量强势化、传播渠道市场化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不断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好莱坞电影也不断地融入更多中国元素.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表征的是西方对东方的"凝视",既是美国对中国"东方主义"异域想象,又是作为界定"他者"、确认自我的文化霸权.在新时代全球化文化对话的演变中,只有寻求电影文化的多元对话,才能使得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绽放其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叶枫 《新闻世界》2013,(5):287-288
在当今和平年代中,霸权主义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缓和方式进行。近些年来,美剧在世界范围内热播,它的传播并不仅仅是作为娱乐品来推行的,而是美国实行文化霸权的一种方式。本文从美剧受欢迎的原因,美剧中所渗透的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对他国受众所造成的影响、如何应对以美剧的传播为代表的文化霸权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以期能正视美国的文化霸权,重视本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努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姚佳颖 《今传媒》2014,(5):81-82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也面临着霸权危机。为了寻求新的国家利益,美国越来越注重增强软实力,并通过大众文化等媒介输出其制度、文化和价值观以谋求文化霸权。本文试通过解析国际环境对美国文化霸权产生的影响,并以热播美剧《反恐24小时》、《国土安全》等影视剧为例探讨美国大众文化在价值渗透中的作用,利用受众解码理论论述其传播过程及效果,揭示其传播意义和对文化霸权输出的应对。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不断深入,多元文化作用下的跨文化影视作品也成为文化输送的重要手段之一.除去文化融合及文化传播的优势之外,跨文化电影背后也暴露出了时下跨文化电影背后的两大现象——即"西方配方"下所呈现的二度编码下的文化折扣与文化霸权.本文将以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遭遇爆冷为例,分析跨文化电影如何通过建构叙事实现文化霸权,并从电影制作、有效利用多元文化优势、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7.
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其独特性、影响力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上,足以成为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之外的"第三极文化".依托"第三极文化"、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电影文化,可以构成欧洲电影文化和美国电影文化之外的"第三极电影文化".提出"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旨在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在提供休闲娱乐、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中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要使代表和反映"第三极文化"的电影作品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观众所共享,使其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及其他各国电影一起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靳旭林 《报刊之友》2011,(3):129-130
二战以后,随着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确立,文化传播在其对外扩张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介渠道的飞速发展,更使其文化传播如虎添翼,它在"民主与自由"的幌子下不断兜售其霸权主义的文化观,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大肆进行文化渗透,利用传媒优势极力为其全球霸权鸣锣开道,以确保自己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在政府的直接投入和政策扶持下,美国建立起了技术超群、覆盖全球的"传媒帝国",呈现出传播手段高技术化、传播方式多媒介化、传播力量强势化、传播渠道市场化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9.
网络化语境中的帝国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昭 《图书馆论坛》2004,24(6):73-76
信息网络化、全球化正从根基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美国倚仗其因特网的霸主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与文化侵略,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弱小国家的文化主权。文章试图运用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殖民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阐析,揭示网络化语境中的帝国霸权。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最能透视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中国和美国电影都频频融入对方文化,形成了中美电影独特的“文化交融”景观.研究发现,在中美电影的文化交融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两国对异质文化的误读现象:美方电影中常出现对中国深层文化的有意识误读,即运用美国文化的符码系统来编码中国的文化符号,其实质表达的是美国文化的精神意涵;而中方电影面对美国强势文化的单向灌输,渴望在文化的交融中展示中国文化,却容易出现扭曲自身文化、误读美国文化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1.
孙梅 《编辑学刊》2002,(3):77-78
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全球化.某些西方国家以其强势经济推行其文化观念,企图在全世界实施文化霸权.作为一名编辑人员,应该对这一点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学习、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等于"全盘吸收",更不是"全盘西化".作为西方文化渗透的第一防线,编辑人员首先要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跨文化交流作为切入点,用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理论对美国以电影作为媒介向中国进行信息输入过程中诸要素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虽然东西文化的差异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障碍,但是由于好莱坞电影大量冗余信息的存在使得干扰减少甚至消失,这正是文化霸权产生的直接原因,由于这种过度的通畅衍生出美国强大的"文化侵略",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固本是在文化全球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传播民族文化意识的根基。本文以《功夫熊猫》为出发点,探讨这部电影的真实内涵,挖掘美国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借用电影产业以达到"文化美国化"、"文化本土化"的目的。从而得出,如果想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保留自己的文化原味,传播本族文化精髓,就首先要做到文化固本,继而才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范鑫 《视听》2016,(7):56-5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国以文化产品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传播为手段,实施文化渗透和侵略。好莱坞电影具有投资巨大、特技视觉效果绚丽、故事情节离奇等国产片难以比拟的优势,使中国一大批观众为之倾倒。对于青少年观众来说,身心阶段的发育特点使其在心理上对影视信息高度信任,因此在观看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电影中的一些问题会给青少年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浅议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传播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时代下,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在媒介的力量下快速的流动和扩散.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然而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出现了"不对称"现象,出现了"霸权"现象.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文化传播强国凭借自身在政治、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不断地向多数文化传播弱国传输本国的意识形态,企图控制支配它们.面对此现象,唯有提高本国的软实力才能与之抗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作为第三世界文化工业的台湾影业在冷战框架下的发展,及60、70年代电影杂志与帝国文化传播的关系。本文认为,台湾电影杂志对电影工业的批判,尽管充满第三世界的民族激情和对帝国、威权传播体系的抗拒,实际上却是一个与帝国霸权不断辩证的过程,需要以文化实践的角度来重新估量。  相似文献   

17.
杨晴 《新闻世界》2014,(3):216-217
大众媒介为流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大众媒介在传播异域流行文化时可以巧妙的进行文化渗透,从而达到传播意识形态的目的。本文从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角度解读流行文化传播中的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及其基础,并用其理论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输送"文化霸权"思想,造成了对其他国家自主权的挑战。借助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热潮,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发达的信息产业,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输出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全球化已经悄然演变为西方主宰,它赋予了其浓厚的"西方性"特征。本文旨在运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提出应对措施,以提高我国广大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以建立自己的文化领导权,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最终达到提高综合国情来排斥"文化霸权"主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张爽  于秀秀 《新闻世界》2014,(6):309-310
21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在媒介的推动下逐渐成为现实。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存在着霸权主义,一些国家的新殖民主义正在试图控制着另外一些国家。本文从媒介发展的角度入手,浅析媒介发展对文化霸权的影响、文化霸权产生原因、文化霸权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以及媒介在文化霸权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根据"凝视"的原理,我们在观看美剧的同时,剧中的人物也在观看我们,这也是媒体的互交性。美剧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种符号其真切地蕴含着美国的普世价值观。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渗透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新型的美国文化渗透"中最典型的一个渠道就是美剧的大量输出,尤其是对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输出形式最典型。美剧作为较成功的商业产品,符号的塑造是美剧热的法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