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的整个过程,始终在作者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都饱含着作者的自我思想,学生的写作也一样。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认知和思想品德行为都起着很大作用。文章分别从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三个方面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学生作文,同时也教学生做人。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标下研究作文教学,研究作文教学对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我们教学生作文是为了达到将来即使没人教,他们自己也能写文章的目的。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逐渐认识到:作文教学要有大的飞跃,重要的是作文教学观念的转化。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有哪些观念应该更新呢?  相似文献   

3.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这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学生们对作文的普遍心态;“作文难教,难教作文”近乎成了教师的心病,这简单的话语中暴露出的是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畏难情绪。为了解开师生畏惧作文的情结。让学生能够写好作文。树创作文的美好形象。两年前,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如何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作文,寻求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实验之初,恰逢《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我的探索吹来了强劲的东风,“课标”对作文的精当阐释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两年多的探索实验是否让学生改变了对作文的看法呢。作文在他们的心目中到底变成了什么样了呢?学生的家长到底对孩子的作文有些什么认识呢?为此,我特邀了两位家长、三位学生,与他们进行一番交流对话。他们那朴实真切的话语似和煦的春风抚慰着我的心灵,让我释怀。  相似文献   

4.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常常发现学生作文的题材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他们的感情都是别人的,缺少自己的真情实感,空洞无物,抑或言之生硬,缺少生气。以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教给学生带着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5.
作文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模仿,这是作文入门的有效途径;教学生学会观察,留意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生学会积累,提高他们造句的能力;教学生学会鉴赏,提高他们的选材能力;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常训练学生的习作,有一部分是表现生活的作文。这类作文是直接认识生活、评价生活的,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作文技能反映生活,发表见解,是学生将阅读转化为作文能力的实践。这类作文取材于生活,立意于生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类作文写的是生活。论说,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接触到许多人和事,再加上看书看影视,头脑里应当存有大量的信息。但是,让他们在作文里写教自己的老师,写养育他们的父母,写他们自己的事,他们却那样难为情,总觉得没啥可写。究其原因,当然与他们不注意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7.
教好中学生作文的关键是如何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可用发挥学生想象、观注周围生活、分类要求程度不同的学生、多用课题作文及鼓励等手段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8.
浅显易懂的作文教法肥西长岗乡红灯小学张富和克鲁普斯卡娅在《怎样教学生写作文》中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做看,耳朵不用做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会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初学写作文的学生,如刚学走路的娃娃,一...  相似文献   

9.
和小学语文教师谈起教作文,他们说难教;走访学生,说到写文章,他们说难作.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作文难有教材的原因,有教学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多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没有解决好几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偏离了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正确方向,违背了作文自身的规律.这就是:一、作文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作文,对学生来说,最大的难题是无话可说.那么学生真的无话可说吗?他们平日接触的虽然并不象成年人那样广泛,视野相对不那么开阔.但他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对他们来说,不但不陌生,而且时时刻刻在叩击着他们的心扉.他们不仅熟悉生活,而且  相似文献   

10.
陈国胜 《广西教育》2013,(2):61-61,6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去互相修改作文、去点评作文、去展示作文,以赏识的目光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写作活动,包容学生作文一些缺点,让学生通过活动逐渐克服掉这些缺点。当然老师的“教”一直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我,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又限制得过于死板。这样,作文教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练习作文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会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技能,而决不是教他们学会一种决窍,能够搜集空话,像搭七巧板那样拼凑成篇。因而指导学生习作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在作义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好方法。我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明确本学期的习作总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大纲要求,四年级作文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抓住特点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继续练习写简短的记叙文,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  相似文献   

13.
一、“度与金针”法有两句古诗这样说:“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于人,”说的是只让人看结果,而不教给具体“绣”的方法。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教师不能像那个刺绣女一样只让学生被动地看结果,而应该将批改的方法这根“金针”“度与”学生,让学生学会用教师“度与”他们的“金针”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学生只要掌握了这根“金针”的用法,将会终生受益。1.明确批改的要求。要教学生批改作文,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批改哪些项目。一般地说,一篇作文主要可从下几个方面批改:①字、词…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教作文犯愁,学生写作文犯愁。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并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他们多说、多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开发他们心智,这样他们一定会创作出精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这一课题,一直被人们探讨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教方法。求实效,针对学生实际实施全员、全方位训练,使学生在形成初步写作能力的同时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教观察,使学生言之有物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常遇到学生怕作文的现象。一到作文课,有的冥思苦想,有的抓耳挠腮。他们费了许多劲,写出的作文却是干干巴巴几句话,批改作文都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就是腹中空空,没啥可写。儿童对事物的性状、空间却觉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平时对…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最能反映学生思想修养和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学生的思想修养和语文综合素质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追求美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因应试而忽视作文教学的真正价值。作文教学就是教学生认识生活、教学生如何做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作文教学要教学生审美,在艺术和生活中做个美的使者。通过我们更新作文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满足学生想写、乐写的愿望出发,我们的作文教学困难的局面一定会被打破,会促进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在作文教学中只重视“写”,忽视教学生改作文。近一年来,我重视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教给他们修改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长期以来,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绝大多数教师怕教作文。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生活圈子的范围有限,加上所接触到的书面材料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较大的距离,在他们的作文中,所写的事情无外乎“割草”、“放牛”、“找猪食”之类,而且还经常会出现一些“方言土语”。如若教师一不小心遏制了他们写这类事件的思维和兴趣,则他们将无话可写,只好大段大段地去抄袭其它文章的内容来应付每一次的作文。这样的作文,不但读着给人一种“忒假”的感觉,而且对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毫无积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一种态度(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度实际上就是指怎样“做人”。中学作文教学,既要为学生打好“求知”的基础,又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李海林 《学语文》2012,(1):54-55
语文考试中作文分值占了“半壁江山”.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与学主体的迷失,学生都怕写作文。勉为其难写出来的作文中充斥着大量的假话、大话、空话;久而久之,老师也由此害怕教作文,作文课成了“调剂课”。改变这一状况,有必要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而这首要的就是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笔者为此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