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怕作文 ,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大现象。要让学生喜欢作文 ,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路 ,冲破旧观念 ,淡化各种“清规戒律” ,让学生自由想象。一、淡化命题 ,自由表达小学生习作是起始作文 ,只要有话写就可以。如写人的作文 ,可让学生在“写人”这个范围内自选素材、自拟题目。可写爸爸 ,也可写妈妈 ;可写老师 ,也可写同学 ;可写大人 ,也可写小孩 ;可写好人 ,也可写坏人……只要学生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就可以了。他即使写了个坏人 ,只要他能把这个坏人坏在什么地方写出来 ,就可以。同样 ,如记事的作文 ,也可以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2.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许多学生都对作文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和抵触心理,作文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没有直接经验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情感。正应了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学生往往抱怨:生活一成不变,哪有那么多内容可写。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与其它教学相比较,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所以作文教学也难以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本应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但许多学生都怕写作文,很难把作文写好。其原因是无话可写,不知道写什么。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有话可写呢?  相似文献   

4.
温美 《现代语文》2008,(10):128-12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反映的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领悟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再要尺度。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谈起作文,老师觉得难教,学生感到难写。作文课上经常看到学生提笔抓耳挠腮,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在头脑里想好了,一下笔又不知道从哪写起,脑子变成一片空白,无从下笔,望题兴叹。作文真的有那么难吗?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有可写内容。当前许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而采用微作文的教学方法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立足于生活,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的一点一滴,从而事事可写,时时可写,处处可写。本文主要就微作文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应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探寻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有可写内容。当前许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而采用微作文的教学方法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立足于生活,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的一点一滴,从而事事可写,时时可写,处处可写。本文主要就微作文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应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探寻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感到作文难,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并能写一篇精美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难,但作文又如此重要。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形式的作文教学,它最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于是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披荆斩棘,勇敢探索,寻找作文教学的真谛和奥秘,从叶圣陶到陶行知,从钱梦龙到程红兵,无数语文老师,在默默耕耘,勤奋工作,积累了许许多多作文教学的经验,各自走出了他们自己的作文教学的成功之路。然而,当下不少学生作文仍然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变成了与个体生命、心灵毫不相干的干瘪的东西。学生作文难,一是无事可写、无话可写,二是不知道如何去写。无事可写、无话可写正是学生作文难的关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可是,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教学现状堪忧,学生怕写作文,感觉无话可写。无法从学习生活中找到可写的东西,只会从作文选中搬来套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等几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对新课标的解读和作文教学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认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必须要“有话可写”,让学生既有事可写,又能写得精彩  相似文献   

11.
每每和老师们谈起当前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大家总是眉头紧皱,吐出一大堆积郁的苦衷和无奈。有的说,命题难哪,不知什么样的题材适合学生口味,让他们有话可写;有的说,辅导吧,学生的文章落入俗套,千篇一律,不辅导吧,又无话可说,无法动笔;有的说,作文批改可谓焦头烂额,事倍功半;也有的老师埋怨学生基础薄弱,天资愚笨。放眼我们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现状,我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清梅 《学周刊C版》2014,(5):173-173
通常的作文教学训练比较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但实际效果并不见佳。问其原因.学生的回答是无话可写。我国传统写作向来重视文以载道,无“道”何以成“文”呢?学生无话可写也即心中无“道”。所以要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难题.关键还在于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关注人文性.让学生从机械僵化的模式化训练里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或是有话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语言积累,使学生有词可写;引导学生进行了有目的地观察,使学生有事可写;构建一个民主、轻松的环境,使学生想写;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写;展示学生作品,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愿意写。  相似文献   

14.
正通常的作文教学训练比较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但实际效果并不见佳。问其原因,学生的回答是无话可写。我国传统写作向来重视文以载道,无"道"何以成"文"呢?学生无话可写也即心中无"道"。所以要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难题,关键还在于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关注人文性,让学生从机械僵化的模式化训练里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5.
陈春芳 《湖北教育》2009,(12):39-41
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知从何说起,从哪写起。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学生或者把各种作文选作为他们取材的仓库,编造一些诸如让座、帮别人推车等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者从早上起床写到晚上睡觉,东一言,西一语,不知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或者凑合八九行、一二百字.由教师评改。这都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攻克这个难点?  相似文献   

16.
李桂荣 《文教资料》2014,(34):179-180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是我们教学交流的主要话题。本文围绕学生作文无话可写、不爱写、不会写的三大问题,从列提纲、教学方式、修改、讲评、编辑成册五方面阐述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作文教学远离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写作过程与现实生活脱节,缺少生活气息,学生写作纯粹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完成老师的任务,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造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曾经问过学生,大多数学生回答是没有什么可写的。真没有什么可写的吗?其实,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写作的素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意义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有感而发、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因此,教师在作文的教学及训练时,必须强调选材的真实性,要求学生在观察生活时注意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学生感到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每到作文时,学生感到很难,而写好观察作文,学生更感到为难,难于无法准确、生动、具体地表现事物,难于无话可写。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在观察作文教学中,我探索出观察作文教学的五步法,即:学习、观察、写作、评议、再学习。教学实践证  相似文献   

20.
沈开荣 《时代教育》2010,(9):227-227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害怕作文,常常觉得无话可写无事可写,尽管绞尽脑汁,也难以落笔成章;二是勉强写下一篇文章也是内容空洞,词不达意;三是有不少教师认为农村小学生见识少,是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这不很客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农村小学生的见识并不少,关键是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兴趣,使学生见识倾吐出来,以及怎样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增长见识,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